2012年9月25日,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正式服役,標誌著中國海軍跨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隨後,2017年4月26日,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也加入人民海軍的序列。如今,中國已擁有自己的航母編隊,在茫茫大海捍衛國家利益、維護海洋權益。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中國航母的發展,與上世紀80年代從澳洲買來的一艘"破船",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
時光倒流到1984年,中國以3000萬美元的價格,從澳洲購買了一艘退休航母。
這艘航母名為"墨爾本號",曾是英國皇家海軍的驕傲,後被澳洲海軍接手。然而,服役期間,這艘航母卻頻頻出事,數次與其他艦船相撞,甚至造成人員傷亡,被澳方視為"燙手山芋"予以售賣。
訊息傳出,西方國家一片嘩然。美國更是口無遮攔地嘲笑道:"中國一定是瘋了,才會花3000萬美元買一堆破銅爛鐵!"然而,誰也沒想到,就是這艘"破船",卻讓中國在航母研發上獲得了寶貴的啟示,更讓西方國家追悔莫及。
原來,在"墨爾本號"的甲板下,中國工程師意外發現了兩件"重寶"——完好無失真的蒸汽彈射器和阻攔裝置。這兩項關鍵裝置,恰恰是制約中國自主研發航母的技術瓶頸。有了這兩件"法寶",中國航母研發團隊如虎添翼,至少縮短了5年的研制時間。
得知真相的西方國家如五雷轟頂。美國更是惱羞成怒,呵斥澳洲是"豬隊友"。而中國,則用實際行動證明,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
時光追溯到20世紀40年代。彼時,"墨爾本號"還是英國皇家海軍引以為傲的"莊嚴號"航母,1945年服役。1955年,澳洲從英國手中購得這艘航母,為彰顯威懾力,特意配備了大量先進武器和艦載機。然而好景不長,這艘本該作為力量象征的航母,卻成了名副其實的"闖禍王"。
1957年,"墨爾本號"與澳海軍"藍卡號"戰艦相撞,拉開了它事故頻發的序幕。1964年,它又撞沈了澳軍"航海者"號驅逐艦,造成82名官兵喪生。澳方調查後,竟然將責任推給"航海者"號艦長"指揮不當"。
1969年,"墨爾本號"參加澳美聯合軍演,結果演習途中它又如一把利刃,刺進了美國"伊文思"號驅逐艦的艦身,導致後者當場沈沒,73名美軍官兵葬身海底。"伊文思"號艦長被指責擅離職守,但美軍從此對"墨爾本"號敬而遠之。
接下來的日子裏,"墨爾本"號像是中了邪一般,連年惹是生非,與商船、渡輪相撞,甚至在港口也閑不住,出現火災、鍋爐爆炸等事故,成為澳洲海軍的"定時炸彈",軍方上下談"墨"色變。
1982年,澳洲終於下定決心,將這個"麻煩制造者"打入冷宮。而中國適時伸出了橄欖枝,提出購買"墨爾本"號。澳方喜出望外,為防中方反悔,還將航母上的機密裝置一並拆除。但出人意料的是,中國不僅欣然接受,還派出專家組登船考察。
1985年5月,"墨爾本號"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廣州黃埔港。中國海軍總司令劉華清登上甲板,凝視著這艘飽經滄桑的鋼鐵巨獸,不禁浮想聯翩,中國航母戰隊在大洋馳騁的宏偉場景躍然眼前。
隨後,中國工程師開始對"墨爾本號"進行拆解研究。當他們發現被澳方遺漏的蒸汽彈射器和阻攔裝置時,無不欣喜若狂。這兩大裝置,是攸關航母戰鬥力的核心部件。有了它們,就等於中國航母研發一日千裏。
訊息傳來,西方國家無不懊惱不已。美國更是怒斥澳洲是"豬隊友"。而中國,則用實際行動證明,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
從1985年"墨爾本號"來華,到2012年"遼寧艦"下水,再到2017年"山東艦"服役,中國海軍僅用了30年時間,就邁進了世界一流海軍的行列。這一切,都凝聚著中國廣大科研工作者的心血。是他們披荊斬棘、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托舉起了中國航母的雄偉身姿。
今天,中國的發展成就舉世矚目。但我們絕不會忘記,這一切都源於無數仁人誌士前赴後繼的奮鬥。從"墨爾本號"的故事,我們更加體會到落後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訓。唯有自強不息,唯有銳意進取,中華民族才能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同時,中國的發展,從來不以犧牲他國利益為代價。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捍衛國際公平正義。中國的強大,不是為了稱霸,而是為了和平。中國的富強,不是為了逞強,而是為了共贏。
讓我們攜手前行,讓和平的陽光普照人間。讓發展的果實惠及全球。
讓"墨爾本號"的傳奇,激勵我們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讓中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共創人類美好未來!
"墨爾本號"航母的前世今生
一艘"破船"的誕生
1943年4月13日,英國皇家海軍在北愛爾蘭的一個造船廠,開始打造一艘被命名為"莊嚴號"的輕型航空母艦。這艘航母全長192公尺,滿載排水量達到2萬噸,艦載機數量可達24架。整整兩年的時間,1945年2月28日,"莊嚴號"航母終於在人們的期盼下正式服役。
然而,好景不長。僅僅服役10年,英國就決定將這艘航母出售。1955年,澳洲從英國手中,以200萬英鎊的價格,買下了這艘航母,並將其改名為"墨爾本號"。為了讓"墨爾本號"更具威懾力,澳軍為其配備了大量先進武器,還添置了3個中隊的艦載機。就這樣,煥然一新的"墨爾本號",從英國的貝爾法斯特港,啟程前往澳洲。
誰知,"墨爾本號"剛一服役,麻煩就接踵而至。1957年10月,它在阿德雷德港口停泊期間,竟然與"藍卡號"戰艦發生碰撞。雖然並未造成人員傷亡,但也給澳軍敲響了警鐘。
然而,澳軍並未引以為戒,反而輕視大意。1964年2月,"墨爾本號"再次禍起,竟然直接撞沈了同屬澳軍的"航海者"號驅逐艦,造成82名官兵遇難。調查之後,澳軍非但沒有深刻反思,反而將責任推給"航海者"號艦長"指揮不當"。
接下來,"墨爾本號"仿佛開啟了"作死"開關,不斷制造事故:1969年6月,它在參加澳美聯合軍演時,又撞沈了美軍"伊文思"號驅逐艦,導致73名美軍葬身大海;同年6月,它在雪梨港口,又與"馬魯"號商船相撞;1970年9月,它再次與一艘渡輪碰撞;1972年10月,它還在港口發生火災……一系列事故,讓"墨爾本號"成了澳軍的"闖禍大王",軍方上下談之色變。
一次次事故的教訓,終於讓澳軍下定決心,要為"墨爾本號"徹底"改頭換面"。1978年,澳軍斥巨資對其進行大修,不僅擴大了甲板面積,更換了先進電子裝置,還為其配備了新型艦載機。然而,即便如此,"墨爾本號"依然我行我素。1979年3月,它又上演了一出"自燃"好戲,幸好及時撲滅,才沒釀成大禍。同年8月,它又不知為何,竟將一部雷達從支架頂端,硬生生"甩"進了海裏。
至此,澳軍徹底對"墨爾本號"失去信心,恨不得立馬擺脫這個"燙手山芋"。終於,在1982年,澳軍下定決心,將其打入"冷宮",宣布"備用"。從此,"墨爾本號"在澳洲海軍的歷史中,畫上了一個不光彩的句號。
★關註!點贊!評論!歡迎在評論區和大家分享、討論你的觀點,共同學習歷史,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