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熱點問答|歐盟大筆軍購費用為何落入美國口袋

2024-09-14軍情
新華社日內瓦9月13日電(新華社記者陳斌傑康逸張章)歐盟委托撰寫的一份戰略報告指出,歐盟國家近年來從海外購買了太多的武器裝備,其中約三分之二的軍購費用落入美國軍火商的口袋,這不利於歐洲實作防務自主。歐盟不乏「飆風」戰鬥機、「豹2」型主力戰車等先進軍事裝備,但為何成員國仍不斷將大筆軍購款交給美國企業?歐洲加強軍工路在何方?
2023年10月14日,在美國休士頓航展上,F-35閃電飛行表演隊的一架飛機進行表演。 新華社發(陳晨攝)
歐盟軍購費用花在哪
受歐盟委托,義大利前總理、歐洲央行前行長德拉吉撰寫的這份關於歐洲未來競爭力的戰略報告日前釋出。報告指出,2022年年中到2023年年中,歐盟國防裝備采購總支出的78%流向非歐盟供應商,其中63%流向美國。
報告認為「歐洲正在浪費共同資源」。2022年,歐洲協同采購占國防裝備采購支出不到五分之一。歐盟成員國沒有在國防工業中聯合起來,幫助歐洲的軍工企業整合並達到規模。
據媒體報道,荷蘭、德國、波蘭、羅馬尼亞、比利時、丹麥、捷克等歐盟成員國均打算購買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35隱形戰鬥機,波蘭還耗費約百億美元采購美制「阿帕奇」武裝直升機。
2020年2月9日,兩架新加坡AH-64阿帕奇直升機在新加坡樟宜展覽中心舉行的新加坡航展媒體預演上進行飛行表演。新華社發(鄧智煒攝)
在大西洋對岸,美國軍工產業一片繁榮景象。【華爾街日報】援引美國國務院的訊息說,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美國獲得超過800億美元軍火訂單,其中歐洲訂單約500億美元,是歷史正常水平的5倍。
美國知名理財咨詢網站「彩衣傻瓜網站」建議股民們今年優先考慮投資軍工股,因為從長期來看,這類股票的報酬「豐厚而且穩定」。而被其推薦的六大投資物件中,全球最大的五家美國軍火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波音公司、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通用動力公司、雷神技術公司占據前五位。
購買美制軍火為哪般
分析人士認為,相較歐洲「本土制造」的武器裝備,美國軍事裝備更受歐盟成員國「青睞」有多重原因。
首先,在美國的推動下,北約各成員國2014年承諾10年內把本國防務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重提高至2%。烏克蘭危機升級進一步刺激歐洲國家增加防務開支。歐洲多國增加國防預算,但軍購需求遠遠做不到自給自足,這兩年歐盟武器產能有限、交付困難成了輿論關註焦點。有些武器歐盟國家自身不生產,只能從美國采購。
這是2024年3月14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拍攝的北約總部一角。新華社記者 趙丁喆 攝
其次,歐洲防務一體化進展緩慢,其內部的武器系統不統一,美國主導的北約近年來在大力推進武器裝備的互操作性。從協同作戰角度看,歐盟成員國也傾向於采購「美國制造」武器。正如報告所言,歐洲有12種不同型別的作戰坦克,而美國只生產一種。
第三,美國武器的技術水平、作戰能力和可靠性相比歐洲武器更高。美國多次進行對外軍事行動和戰爭,包括對烏克蘭大規模軍事援助,讓「愛國者」飛彈系統、「海馬斯」火箭系統等美國武器得以在實戰中獲得更多表現機會和用於升級改良的技術反饋。歐洲國家采購最多的F-35隱形戰鬥機是第五代戰機,效能優於歐洲的「台風」和「飆風」等競品。
第四,美國軍事研發投入大,具有價格優勢。美國擁有龐大的國防預算,能夠投入巨額資金進行武器研發,而歐洲國家在軍工領域存在競爭關系,一國單獨研發武器資金和技術儲備不足。美國武器的大規模生產銷售拉低了成本,訂單已達3500架的F-35隱形戰鬥機售價低於產量一共不足900架的「台風」和「飆風」。
2022年1月19日,在希臘首都雅典以北的塔納格拉空軍基地,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右一)與戰鬥機飛行員握手。首批6架法國產「飆風」戰機19日抵達希臘首都雅典以北的一個空軍基地,正式交付希臘。據報道,希臘是歐盟國家中第一個購買法國「飆風」戰機的國家。新華社發(馬里歐斯·羅洛斯攝)
此外,購買美國武器被視為加強與美國政治和軍事關系的一種方式,部份歐洲國家希望透過購買武器來確保獲得美國在軍事和安全上的持續支持。
總之,歐洲國防工業「過於碎片化」,缺乏大規模生產能力,在軍事方面依賴美國,久而久之形成了惡性迴圈。
歐洲加強軍工路在何方
德拉吉的報告指出,為實作真正的戰略獨立並增強其全球地緣政治影響力,歐洲需要發展強大而獨立的國防工業能力。
報告建議,歐盟應加大國防支出和相關研發投入,以恢復由於幾十年投資不足而喪失的能力,並補充枯竭的裝備庫存。當前,歐盟的國防總支出約為美國的三分之一,僅有10個歐盟成員國達到國防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比例超過2%的北約目標。而在國防支出中,美國2023年用於研發等目的的費用約占16%,歐洲2022年該比例僅為4.5%。
2021年2月26日,歐洲理事會主席蜜雪兒(右)和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抵達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歐盟總部,準備出席歐盟領導人視訊峰會第二日會議。為期兩天的歐盟視訊峰會26日結束。在當天的議程中,與會領導人再次強調歐洲加強戰略自主能力和自身承擔更多防務責任的重要性。新華社發(歐盟供圖)
報告指出,歐洲國防工業還面臨碎片化挑戰。如果歐盟各國「各自為營」,規模有限的歐洲市場可能形成內部競爭,還會因生產的武器制式不同而出現缺乏標準化和互操作性等問題。
復旦大學中歐關系研究中心副主任簡軍波說,歐盟正在推進武器系統的統一標準和聯合研發,長期來看有利於加強歐洲的軍工產業,並讓更多的軍購款留在歐盟內部市場。
據【歐洲安全與防務】雜誌網站報道,歐洲國家已經采取了一系列合作防禦舉措,以增強集體行動能力和戰略自主性。歐洲防禦基金、永久性結構合作和歐洲防務工業戰略等國防合作計劃為歐洲國防企業帶來發展新機遇。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