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約幾個好友出去找個小吃攤搓頓小燒烤,這在我們的認知裏是非常普通的一件事情。
可就是如此普通的事情在西方的很多國家是想都不敢想的。
西方國家的夜晚幾乎就是罪惡的天堂,普通人晚上敢出去隨意的亂躥和找死無異。
之所以治安差別這麽明顯,是因為中國和西方國家對待槍支的態度是完全不一樣的。
中國是一個全面禁槍的國家,個人私藏槍支是違法行為,一旦觸犯就會被判刑。
可誰又能夠想到,全面禁槍的中國曾經把上千萬支的56式步槍直接發給了全國的壯勞力。
不但發槍,國家還專門派了人來教大家如何射擊。
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為什麽國家會做出這樣的舉措呢?
中國版的AK-47
新中國成立之後,雖然人民解放軍的戰鬥力非常的強大,但是部隊中的武器裝備卻是五花八門。
很多基層的連隊甚至都沒有一個統一的裝備標準,戰士們手中的武器從漢陽造、中正式到三八大蓋應有盡有。
這樣的雜亂的武器裝備不但給後勤補給帶來了大麻煩,而且非常不利於提高部隊整體的戰鬥力。
中央領導們都是從槍林彈雨中走過來的,早就察覺到了部隊的這個弊端。
只不過國家剛剛成立千頭萬緒,一直都沒有時間和精力來處理這個事情罷了。
1950年的時候國家的局面基本上全部都穩定下來了,這個時候改變軍隊裝備的時機已經成熟。
在經過了慎重考慮之後,中央決定和蘇聯老大哥取得聯系,想辦法仿制一批他們的先進武器。
之所以會選擇仿制蘇式武器,一是因為當時新中國和蘇聯正在蜜月期,關系非常的融洽,蘇聯是非常樂意幫助中國的。
二是因為蘇式武器不但火力強大且皮實耐用,非常的符合當時的中國國情。
於是1951年的時候,時任中國解放軍總參謀長的徐向前元帥帶隊存取蘇聯。
這一次存取的主要目的,就是爭取讓蘇聯來援助我們研發仿制一批先進的蘇式武器,從而解決部隊的裝備問題。
在經過了雙方多輪的談判磋商之後,蘇聯同意派出專家到中國指導仿制包括AK-47在內的8種輕型武器。
AK-47可是一款非常了不起的武器,它槍身短小、射程遠、彈容量大殺傷力大、操作簡單還易於保養的維修。
刨除後坐力大準度不足這個缺點,可以說AK-47就是最完美的近戰武器。
因此這款槍生產出來之後就受到了士兵們的寵愛,很快的成為了蘇聯軍隊裝備的常規武器。
有了蘇聯專家的指導,中國很快就摸透了AK-47的設計理念。
在做了相對應的最佳化之後,1956年的時候中國武器專家參照AK-47仿制出了一款經典的步槍——56式自動步槍。
這款步槍的效能非常優越,不但完全復制了AK-47所有的優點,而且還大大的降低了槍支的後坐力,提高了射擊的準度。
在經過測試之後,中央軍委決定裝備全軍。
人如龍槍如林
56式自動步槍的裝配讓解放軍的戰鬥力大大的提高,也減輕了後勤部門的壓力。
這款火力強大的自動步槍後來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大放光彩,讓敵人吃盡了苦頭。
在新中國剛剛建立的時候,蘇聯給中國的幫助確實不小。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蘇聯領導班子的交替,他們漸漸的顯露出了霸道的本性,在邊境和主權問題上不斷的挑戰新中國的底線。
這讓兩國的關系開始不斷的惡化,上世紀五十年代末的時候中蘇關系基本上到了破裂的邊緣。
1960年7月16日,蘇聯方面在完全沒有照會中國的前提下,單方面撤回了所有的援建專家,中蘇關系徹底破裂。
蘇聯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給中國的經濟建設和科學研究造成了非常大的損失。
這一年之後,中蘇關系不斷的惡化,邊境上各種的小摩擦時有發生。
1969年3月的珍寶島事件更是讓中蘇兩國徹底進入了戰爭的狀態。
當時中國方面為了應付蘇聯可能出現的進攻,在東北三省、新疆、甘肅等地部署了多道防線。
考慮到戰爭一旦爆發將會波及到整個新中國,所以中央決定給民兵部隊裝備強大的火力。
這些火力包括自動步槍、輕重機槍和高射炮以及手榴彈地雷等。
當時全國的民兵部隊超過一千萬人,給這些人裝備的自動步槍幾乎都是中國自己生產的56式。
這些56式自動步槍大多都是從一線部隊換裝下來的,雖然不是全新的武器,但一點也不影響使用。
當時大到省會城市,小到基層鄉村都有屬於自己的民兵部隊。
這些民兵部隊人人帶槍,天天訓練,而且訓練的時候都有專門的教官指導。
最誇張的是進行實彈打靶的民兵部隊還有死亡名額,一切都是按照實戰的標準來訓練的。
如此條件下訓練出來的民兵部隊,戰鬥力強的嚇人。
在國家制發的【民兵訓練手冊】上,不但有射擊方面的指導,而且還有制作火藥、制作地雷的方法。
毫不誇張的說,當時民兵部隊的整體實力如果放在抗日戰場上,一定會讓日本鬼子都付出慘痛代價的。
當時的民兵部隊除了每天進行常規的射擊訓練,還會教大家用高射炮和機槍來打飛機。
這完全是按照一線常規部隊的標準進行訓練的。
如果真的把一千多萬全副武裝,而且戰鬥力非常強的民兵部隊拉到戰場上。
那將會徹底的改變整個戰場的走勢。
因此中國的民兵部隊是任何國家和勢力都要非常重視的一股力量。
可怕的人民戰爭
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裝備優良訓練有素的民兵為國家的穩定和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很多地方,民兵們每天都要進行固定的巡邏和警戒。
這不但緩解了當時各地嚴重的警力不足,而且也大大的震懾了一些不法分子。
那一段時間裏面民兵是具有一定執法權的,對於一些可疑的人員民兵部隊是能夠進行抓捕的。
從東北的黑土地到西南沿海的漁船上,到處都是背著槍的民兵,到處都是訓練有素的人民武裝。
這些人有男有女,平時他們穿著最樸素的衣服,每天都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勞作著,看上去沒有一點的特殊。
可一旦他們扛起槍,就散發著完全不一樣的氣質,一個個眼神犀利,行動縝密,讓人望之膽寒。
每個地方的民兵都有著自己鮮明的特色。
在新疆和內蒙古地區,民兵背著槍騎著馬,一個個都是矯健騎兵。
他們反應迅速,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如同草原上的狼群一樣,守護著自己生存的地方。
隨時都準備著給入侵的敵人最直接最殘酷的打擊。
而在西南沿海地區,民兵又變成了海中的蛟龍,是水性俱佳的海軍戰士。
他們駕著船遊走在祖國的海疆上,守護著一座座零星的海島。
而在內陸地區,民兵們就是最好的遊擊隊,他們精通麻雀戰、地道戰、地雷戰等我軍所有的遊擊戰術。
如果真的有敵人侵入到了這些地方,一定會面臨可怕的人民戰爭。
曾經在抗日戰爭的時候,缺槍少練的遊擊隊就讓日本鬼子吃盡了苦頭。
現在有了強大的火力,有了專業的訓練,民兵遊擊隊的殺傷力和威懾力更是呈幾何倍的遞增。
在形勢最緊張的一段時間裏面,民兵預備役幾乎槍不離身,時刻準備著。
當時毛主席和黨中央提出了兩條全民戰略。
那就是「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和「備戰、備荒、為人民」。
在這兩條戰略的指導下,全國展開了積極的挖洞備戰熱潮。
全國人民都做好了應戰的準備,在很多地方挖出了幽深而隱蔽的地道。
地道裏面放滿了包括糧食在內的各種應急物資,為的就是應付可能到來的蘇聯核打擊。
現如今依舊留存完好的很多防空洞,基本上都是在那一段年代挖出來的。
新中國的人民把心擰成了一股繩,在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帶領下,毫不無懼任何國家的威脅。
如果當時戰爭爆發了,上前線打仗的絕對不止那一千多萬拿著槍的民兵,而是所有的中國人民。
英勇的中國人民一定會讓敢對新中國挑釁的人見識到人民戰爭的可怕。
結語:
不管是現如今祖國全面的禁槍還是曾經大規模的發槍,都是為了讓我們的國家和平安定。
在不同的時代,中央有不同的決定,人民有不同的選擇。
當年我們只能選擇那種最極端的方式才能夠讓敵人望而生畏,才能夠讓新中國獲得喘息的良機。
現如今祖國強大了,那種極端的情況是再也不可能出現了。
但如果真的有一天需要人民再次拿起槍的時候,相信我們也是會毫不猶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