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F-15轟炸機群對敘利亞的大規模空襲,震撼了整個中東!
原以為1800枚彈藥能炸毀一切,誰知山區裏的「飛彈隧道」竟紋絲不動,這一仗打得讓人大跌眼鏡。
![](https://img.jasve.com/2024-12/48513a4c110cd42b5985a2405e83f0bc.webp)
數小時內投下1800枚炸彈,轟炸500個軍事目標,這樣的火力覆蓋,說出去都震驚世界。
以色列軍方還自豪地宣稱,敘利亞90%的地對空飛彈庫存都被摧毀了,連五個中隊的戰鬥機也化為廢鐵。
大馬士革北部的T4機場損失慘重,蘇-22和蘇-24戰機被炸得支離破碎。
布萊機場的戰機中隊也沒能幸免於難,成了以色列空軍的活靶子。
荷姆斯省的武器生產工廠更是重點打擊目標。
那裏可是敘利亞的戰略要地,生產和儲存著「飛毛腿」飛彈,還有伊朗提供的重型制導火箭彈。
以色列空軍派出F-15重型戰鬥機,狂轟濫炸,美制鉆地炸彈不要錢似的往下扔。
他們打的什麽算盤?
無非是想一勞永逸地解決敘利亞的飛彈威脅。
![](https://img.jasve.com/2024-12/5eefef3b1a789d903a9683f9fa802aae.webp)
可是天不遂人願,拉塔基亞山區的地下飛彈發射陣地竟然完好無失真!
敘利亞抵抗戰士釋出的視訊讓以色列軍方尷尬了:飛彈隧道安然無恙,「火星-6」仿制版戰術飛彈發射車整裝待發。
這些藏在山區的飛彈隨時可以飛向以色列本土,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事。
看來以色列的如意算盤打錯了,鉆地炸彈也不是萬能的。
以色列的野心不止於此。
【以色列時報】報道說,他們正尋求襲擊伊朗核設施的機會。
敘利亞防空系統都瓦解了,是不是覺得伊朗也好欺負?
可是伊朗的實力豈是敘利亞能比的?
![](https://img.jasve.com/2024-12/0a7d6a494c7e72e3f5ef2533566caa13.webp)
遠端彈道飛彈的威力,以色列可是領教過兩次。
這回敘利亞的地下飛彈陣地都炸不爛,還想摧毀伊朗的地下設施?
這場空襲行動代號「巴珊之箭」,可惜箭沒射中要害。
以色列或許該明白,有些目標,即使投下再多炸彈也是徒勞。
伊朗看到這一幕,想必心裏更有底了。
地下設施的防護能力,遠不是表面看起來那麽簡單。
一擊不中,後果可是很嚴重的。
這些飛彈隧道到底是怎麽修建的?
![](https://img.jasve.com/2024-12/3eeff46fff8803d45839adf5f243ce33.webp)
為什麽美制鉆地炸彈都奈何不了它們?
這裏面大有文章。
山區地形復雜,地下設施經過特殊加固,這些都是關鍵因素。
軍事專家們看到這一幕,恐怕要重新評估地下軍事設施的防護能力了。
以色列引以為傲的空中打擊戰術,在堅固的地下工事面前,似乎也有了短板。
這場空襲給世界軍事史留下了深刻的教訓:即使是最先進的空軍,也不能小看地下設施的防護能力。
科技再發達,也要尊重地理和工程的客觀規律。
現代戰爭不只是比拼火力,更要考慮防護和隱蔽。
![](https://img.jasve.com/2024-12/91af82d80b9b33ad0df09201683dbb9f.webp)
敘利亞的這些飛彈隧道,或許會成為其他國家效仿的典範。
一場聲勢浩大的空襲,最終卻沒能達到預期目標。
這讓人不禁思考:在未來的戰爭中,單純依靠空中優勢,真的能確保勝利嗎?
從更深層次來看,這件事也反映出現代戰爭的復雜性。
光有先進武器還不夠,如何破解對手的防護系統,才是真正的挑戰。
這次行動的結果,無疑會影響以色列未來的軍事決策。
他們必須重新思考如何應對地下軍事設施這個難題。
防空系統可以被摧毀,但地下的飛彈依然完好,這種防護能力值得深思。
![](https://img.jasve.com/2024-12/6d1637ea7e63fae0dafc52d0caef2e61.webp)
未來的軍事較量,可能會更多地轉向地下領域。
世界軍事格局正在悄然改變,這場空襲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它告訴我們,科技再先進,也要正視防護工事的價值。
看來,伊朗和其他國家會從這次事件中吸取教訓。
地下設施的建設可能會成為軍事發展的新趨勢。
那麽問題來了:面對堅固的地下設施,未來的空戰要怎麽打?
這個問題恐怕會讓各國軍事專家絞盡腦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