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國家這種存在形式出現在人類社會以來,可以說擁有充足的武備防禦外敵入侵始終是各個國家生存的根本。所以在多數朋友的印象中,擁有軍隊也是一個國家存在的必要條件。不過在現代世界,卻實實在在地存在15個完全沒有軍隊的國家。這其中有一些國家從誕生以來就沒有軍隊,另外一些國家則是曾經擁有軍隊,卻在某個時間點放棄了軍隊。那麽具體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首先桃花石雜談可以告訴大家,這15個國家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比較小。在這15個國家裏,最大的所羅門群島領土面積只有2.89萬平方公裏,人口也只有73萬人,在世界上分別排名第139位和第167位。
而其它多數國家如果單論面積和人口,基本上在世界上都排名倒數前列,其中梵蒂岡更是無可爭議地世界最小國家,無論是在領土還是在人口方面都是如此。
不過雖然到這裏我們已經可以下一個定論,即不設軍隊是小國,甚至是袖珍國的專利,但這15個國家沒有軍隊的原因卻也是多種多樣,各不相同的。
在這些國家裏,基裏巴斯、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諾魯、帛琉、聖盧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所羅門群島、吐瓦魯和薩摩亞這10個國家可以說是從其建國開始就沒有設立過軍隊的。
而其原因也很簡單,這10個國家可以說都曾經是英德西等國的殖民地,而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和帛琉除了曾被列強殖民之外,在二戰後還曾美國以托管名義完全控制,所以即使在獨立之後,其前宗主國可以說都仍然對這些國家有巨大影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有些國家只是在名義上從前宗主國獲得了獨立,讓前宗主國在聯合國擁有了一個隱形「小號」而已。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國家沒有軍隊也就非常正常了。
而即使有些國家確實獲得了真正的獨立,它們畢竟仍然非常弱小,其國力和前宗主國或者周邊大國(如美英以及大洋洲的澳新等國)相比也都有著幾何級數的差距,因此即使建立軍隊,如果前宗主國或者周邊大國有意入侵,這些小國也基本不可能有能力阻止,所以也就索性幹脆不設立軍隊了。
當然,雖然這些國家從未設立軍隊,卻也都擁有相對於其體量並不算小的警察機構,而且基本都還擁有海巡力量,所以說這些國家完全沒有國防其實也是不準確的。但相對於能夠起到防備外敵入侵的軍隊,這些國家的國防力量還是基本可以忽略的。目前這些國家事實上的國防還是都由前宗主國或者是周邊大國以及由周邊大國主導的區域防衛體系所掌控
而另外5個國家則曾經有過軍隊,但這些軍隊在後來卻相繼消失了,而其消失原因也是各有各的不同。
其中中美洲國家多明尼克曾經在1975年前後建立了一支自己的軍隊,但由於該國的總人口只有幾萬人,所以這支軍隊的體量始終也不算大。而在僅僅存在了6年之後,多明尼克的這支軍隊就被該國總理指控正在策劃政變,之後就被解散了。此後,多明尼克再未設立軍隊。
而安道爾、列支敦斯登和梵蒂岡這3國軍隊消失的過程則可以說是和歐洲大陸整體的政治演變密切相關。
關心桃花石雜談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安道爾和列支敦斯登這兩個袖珍國都是歐洲封建時代的遺存,可以說都是因為被夾在周邊兩個「大」國的中間,同時有其它復雜因素的影響,所以才存在至今的。
其中列支敦斯登本來是神聖羅馬帝國解體之後獨立的德意誌公國之一,它也曾擁有自己的軍隊,但因為它體量實在太小,所以它的軍隊在公元19世紀曾經長期接受德國巴伐利亞地區的軍官指揮,為其作戰。但在公元1866年,普魯士擊敗了奧地利,統一了德意誌。而奧地利則很快自行改組為奧匈帝國,基本不再參與德意誌地區事務,這就使被夾在奧地利和瑞士之間的列支敦斯登處在了一個尷尬的位置上。
因為它雖然是一個德意誌公國,卻和統一和德國並不接壤。而自己的兩個鄰居雖然主導族群也都可以算是廣義的德意誌人,但奧地利已經結束德意誌事務,瑞士則早就成了中立國,不擴張領土也是其中立得到周邊國家接受的前提條件之一。所以這兩者也都無意吞並列支敦斯登,但其體量卻都是列支敦斯登的數百倍(瑞士領土和人口都是列支敦斯登的200倍左右,奧匈帝國領土是瑞士的15倍),所以列支敦斯登那幾十人的武裝此時可以說已經沒有了任何價值,因此列支敦斯登索性就在公元1868年將其解散,成為了一個無軍隊的國家。
而安道爾這個地區從很早開始就是由法國和西班牙邊境地區的貴族和主教聯合控制,後來其主權幾經演變,到現代落入了西班牙與其接壤地區的天主教會和法國政府手中,其國家元首也由法國總統和西班牙與其接壤教區的主教聯合擔任。所以雖然在早期安道爾也有可以被稱為是「自己」的軍隊,但這支軍隊在歷史長河中也早已消失,目前安道爾的國防由法國和西班牙軍隊共同負責。
而梵蒂岡的情況則更加特殊。許多朋友也都知道,梵蒂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中世紀主導歐洲的羅馬教廷的繼承者。在公元15世紀歐洲封建體制開始瓦解之後,由教廷直接控制的區域不斷縮小。到公元1870年,教廷控制的區域就只剩下了羅馬這一座城市。
而當時義大利也已接近統一,從教廷手中奪取羅馬作為自己的首都可以說已經是大勢所趨。在公元1870年9月20日,5萬義大利軍隊對羅馬城發動了總攻。雖然當時教廷手中仍然掌握有大約1.3萬守軍,但當時的教皇庇護九世也意識到自己無力守住羅馬,所以在意軍開始進攻僅僅幾個小時之後,羅馬城中的聖伯多祿大殿就豎起了白旗,教廷放棄了抵抗,羅馬被並入義大利並成為其首都,義大利基本完成統一。
但因為教廷特殊的宗教地位,所以義大利政府同意羅馬城中梵蒂岡區域繼續由教廷控制(面積僅0.44平方公裏)。這樣到1929年,義大利政府和教廷再次達成協定,承認梵蒂岡為獨立國家。但因為梵蒂岡全國都位於羅馬城中,所以它也不可能有自己的軍隊。梵蒂岡的國防事宜始終是由義大利軍隊負責的。此外,教皇本人還擁有一支瑞士近衛隊,但這支準軍事組織在本質上是歷任教皇的私人衛隊,而並不是梵蒂岡這個國家的軍隊。
那麽說到這裏,我們就只剩下最後一個國家沒說了,這個國家就是中美洲國家格瑞那達。格瑞那達是位於加勒比海上的一個中美洲島國,當地從很早就開始有美洲土著部落居住。在公元17和18世紀,格瑞那達先後被法國和英國吞並為殖民地,直到1974年才獲得獨立。
而格瑞那達能夠獲得獨立,也跟當時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獨立運動密切相關。在這個過程中,當地民眾曾建立了自己的武裝國家解放軍(NLA)。在格瑞那達獲得獨立之後,國家解放軍最終在1979年演化成了格瑞那達的官方軍隊人民革命軍。而除了這支正規軍之外,當時格瑞那達還擁有民兵武裝人民革命遊擊隊,這兩支武裝力量一同構成了格瑞那達的人民革命武裝力量。但因為格瑞那達全國總人口只有10萬人左右,所以這支武裝力量最多時也只有1200人左右。
而大家從這些武裝力量的名稱上也可以看出來,當時的格瑞那達政權和東方陣營是有著密切聯系的。但格瑞那達畢竟位於加勒比海,就在美國眼皮底下,所以美國在其國內也擁有重大影響。這樣格瑞那達在獨立之後就出現了國內不同勢力激烈爭鬥的局面。
在1983年,格瑞那達親蘇派和親美派矛盾激化,其局勢陷入動蕩之中。美國則借機聯合周邊一些親美國家對格瑞那達發動了大規模入侵。1983年10月25日,大約8000名美軍及其仆從軍隊攻入格瑞那達。此後,格瑞那達人民革命軍和人民革命遊擊隊也立即集結起了大約700余名作戰人員對美軍進行了相當程度的抵抗。
雖然當時在格瑞那達工作的600多名古巴建築工人也很快采取行動,為格瑞那達軍隊提供了支援,但無論在人員和還裝備上格瑞那達抵抗力量都和美軍相差懸殊,因此其抵抗在持續了兩天之後即告失敗。在此過程中,美軍共有19人陣亡,116人受傷,而格瑞那達軍隊則遭受了了45人陣亡,358人受傷的代價。此外古巴建築工人也有25人死亡,59人受傷。
此後,格瑞那達完全被美國占領,格瑞那達軍隊被迅速解散,美國也很快針對格瑞那達武裝力量殘余人員展開了大規模逮捕行動。這樣在此之後,格瑞那達就也成為了一個沒有軍隊的國家。可以說這個過程也使它成為了現代唯一一個戰敗之後軍隊被外國完全解散而且始終沒有重建的國家。
而除了上述這15個國家之外,哥斯大黎加、冰島、模里西斯、摩納哥、巴拿馬和萬那杜幾國也都只擁有極為有限的武裝力量,所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視為基本沒有軍隊的國家。當然和上述15國一樣,這6個國家基本也都是體量相對較小的國家。
而除了這21個國家之外,目前世界上存在的170多個國家可以說都擁有自己的軍隊(也許不叫軍隊,但事實上是軍隊)。所以雖然本文的主題是世界上沒有軍隊的國家,但在最後其實我們還是可以做一個小結:沒有軍隊的國家在目前的世界上仍然是相對罕見的,而且多數都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國巨大影響的小國才會出現。對於大多數國家,特別是真正獨立自主的國家來說,擁有能夠保衛國土的軍隊可以說還是不可或缺的條件之一了。(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