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根據你的要求覆寫後的內容:我:鐵錘,你能跟我說一下你是怎麽看俄烏沖突的嗎?鐵錘:那我就跟你說道說道。俄烏沖突的根本原因是凱瑞米亞的歸屬問題以及美國、北約進一步東擴對俄羅斯安全產生的威脅。這場沖突不僅對俄烏兩國,對歐洲乃至全球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閃電」戰機(F-35)的推銷之路可謂是一波三折,美國曾極力向盟友推薦這款號稱最先進的隱身戰機,結果美國自己卻拒收了很多,原因是這款戰機問題太多。
嘿,你知道嗎?今年 3 月,五角大廈和洛馬公司宣布,「閃電」戰機的自身問題已經解決,將進入「全速生產」階段。但從美軍拒絕接收這款戰機的情況來看,這哪是解決了問題,明明是問題還在,而且不少。更有意思的是,「閃電」戰機的產量是上去了,但因為不合格,美軍不接收,導致大量戰機積壓在洛馬公司的工廠,現在都快放不下了。要知道,「閃電」戰機可價格不菲啊,這麽多戰機堆在一起,風險可就大了:要是發生什麽意外,損失可就慘重了!
美軍「閃電」戰機交付量慘不忍睹,相比之下,解放軍殲-20 的交付率簡直逆天!有訊息稱,解放軍第 11 部隊已經換裝殲-20 戰機。西方媒體估計,到 2024 年,解放軍預計將接收 100 架殲-20,到 2025 年,這個數位預計將達到 120 架,這意味著殲-20 的交付率將比美國空軍的「閃電」戰機高出 2.5 倍以上。相比之下,「閃電」戰機的問題可真不少,這嚴重影響了美軍的戰機列裝進度,未來美軍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優勢恐怕會被削弱。
美軍拒收「閃電」戰機,因為問題太多,現在這些戰機都快堆不下了。
據【環球時報】報道,日前,美國【防務新聞】網站爆料稱,美國空軍拒收洛馬公司制造的「閃電」戰機,理由是這款戰機不符合美軍要求。拒收就像拒收快遞一樣,如果使用者不想要,可以直接拒簽。不過,快遞拒收可以原路退回,但戰機體積龐大,無法退回原廠。無奈之下,洛馬公司只能先把拒收的「閃電」戰機找地方存放起來。
這事兒有點奇怪啊!你知道嗎,「閃電」戰機可是美軍新一代的主力作戰機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美軍都得靠它在全球執行任務,威懾戰略對手。但是,你看看現在,美軍在全球面臨的戰略挑戰越來越多,歐洲、西太平洋、中東,到處都是熱點,美軍急需大量的「閃電」戰機來執行地區威懾任務。可奇怪的是,現在美軍卻拒收了大量的「閃電」戰機,這是為啥呢?
就這麽個事:「閃電」戰機沒達標,美軍拒收。據【防務新聞】網站報道,洛馬公司沒完成「閃電」戰機的升級工作,按美軍標準,新戰機需有駕駛艙顯示器和電腦處理能力,才能達到「完整形態」要求。但洛馬沒幹,美軍認為這些戰機嚴重不達標,直接拒收。
說來也怪,美國軍方拒收「閃電」戰機,導致洛馬公司庫存積壓,無處安放。這就奇怪了,按理說,美軍拒收,洛馬公司應該暫停生產,等問題解決,美軍滿意後再生產。但奇怪的是,洛馬公司不僅不停產,反而繼續生產,導致庫存積壓越來越多。
其實洛馬公司的想法也很簡單,一旦戰機生產線開啟,恐怕就停不下來了。因為這是一個復雜而龐大的生產體系,當美軍第一次對「閃電」戰機表示不滿時,其他戰機的制造行程要麽已經接近尾聲,要麽已經進入組裝階段,總之,受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生產線恐怕很難暫停。
此外,「閃電」戰機可不僅僅是美軍的裝備,過去美國滿世界推銷,給洛馬公司拉來了很多軍機訂單。現在,除了美軍在等洛馬公司交貨,其他海外買家也急著提貨。畢竟錢都交了,要是遲遲拿不到貨,美國軍工的名聲可就臭了。所以,就算美軍拒收,洛馬公司恐怕也很難停下「閃電」戰機的生產線。
不過,這次美軍拒收「閃電」戰機一事,不禁讓人聯想到今年 3 月五角大廈宣布「閃電」戰機進入「全速生產」階段,加速量產的訊息。如今看來,「閃電」戰機是否真的達到了「全速生產」的標準,恐怕要打上一個問號。如今,「閃電」戰機產量雖已提升,但美軍拒收,導致戰機堆積無處安放。
目前,「閃電」戰機的弊端如此明顯,這可能與其研發模式有關。與傳統戰機的研發流程不同,「閃電」戰機采用了「邊生產邊研發」的方式,這種模式類似於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機軟體。廠商先推出軟體,搶占市場,然後不斷更新叠代,最終實作最佳化和成熟。
但這也不奇怪,畢竟五代機的研發成本太高了。以往美國研發主力戰機都是親力親為,自己包辦所有研發環節和零部件,這樣既能防止核心技術泄露,也能把戰機供應鏈都留在國內。但研發「閃電」戰機時,美國人不得不調整心態,因為它的研發成本太高,美國自己根本吃不消,所以他特別拉上了其他幾個盟友一起研發。不過核心技術還是在美國人手裏。或許是因為成本太高,美國人采取了「邊生產邊研發」的方式,先造出來,賣出去,這樣既能回籠一部份資金助力自身研發,又能減少研發周期,只需持續升級就能確保「閃電」戰機的先進性。這種思維倒是類似於「以戰養戰」。
戰機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生產的,它的建造流程非常復雜,要是技術上出了岔子,整個生產計劃都會被打亂。
這次美軍拒收「閃電」戰機,洛馬公司的研發模式可能存在問題。
不過有意思的是,川普和拜登都在到處吆喝「閃電」戰機,特別是川普,就盼著所有盟友都來買。但美軍自己都不想接收這架戰機,到時候那些大戶,比如日本、南韓,看到這情況,不知道還會不會大批采購「閃電」。
曾幾何時,印度因為美國只向自己推銷升級版的「戰隼」(F-21),而不推銷「閃電」戰機而感到不滿;阿聯被「閃電」戰機所吸引,與以色列建交,然而拜登上台後,這筆軍售被凍結,難以想象這兩個國家看到這一幕會作何感想。那些因美國要確保以色列的「戰略優勢」而無法購買「閃電」戰機的中東土豪國們看到這一幕又會有何感想。
洛馬公司現在的處境很不妙,生產的戰機不符合美軍要求,卻停不了生產線,拒收的戰機越積越多,多到沒地方放了。據說未來幾個月可能要積壓 100 架戰機,如果發生突發事故,很可能會損壞這些戰機,甚至全部損壞,那洛馬公司損失可就大了,要知道「閃電」戰機可不便宜。
所以,洛馬公司和美國現在最要緊的是盡快處理這些戰機。那洛馬公司會怎麽做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按照美軍的要求對這些戰機進行快速升級,然後讓美軍接收。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果洛馬公司能做到這一點,「閃電」戰機也不會積壓這麽多了。
既然這招不行,洛馬公司決定另辟蹊徑:既然美軍不要,那就找個「接盤俠」。洛馬公司之前也不是沒這麽幹過,之前土耳其因為執意購買俄羅斯的「凱旋」防空系統,被美國踢出了「聯合研發計畫」,甚至還取消了土耳其的「閃電」戰機采購訂單。當時洛馬公司已經為土耳其生產了一批「閃電」戰機,連土耳其的國旗都已經噴塗完成,土耳其的飛行員也已經到美國接受培訓。結果訂單被取消,飛行員培訓終止,這批戰機只能被擱置。洛馬公司為了處理這批飛機,只能另尋買家,據說最後波蘭接盤了這批戰機。
嗯,洛馬公司這次會找誰來當冤大頭接盤呢?這得看看咯,100 架「閃電」戰機可不是那麽好接的。
中國殲-20 戰機交付量遠超美國「閃電」戰機
美軍拒收「閃電」戰機導致其接收率大大降低。在戰機接收率方面,外界喜歡將「閃電」戰機與中國的殲-20進行比較。日前,【保加利亞軍事網】報道稱,解放軍對殲-20的接收量正在大增,殲-20的交付率是美軍「閃電」戰機交付率的 2.5 倍以上。
【保加利亞軍事網】稱,2023 年,中國空軍在武夷山空軍基地部署了一支新的殲-20 第五代戰鬥機旅。據稱,該旅是第 41 航空旅,當年有 6 架殲-20 入列。這是中國第 11 支部隊換裝殲-20,也是 2023 年第三次換裝。
在此之前,武夷山部隊用的是第 4 代戰機殲-11,跟殲-20 一樣,是重型雙引擎空中優勢戰鬥機。
殲-20 戰機在 2021 年底產量猛增,隨後不斷改進機身和航電裝置。2022 年,該戰機的交付量持續提升。截至 2022 年底,已有 8 個航空旅裝備了殲-20。雖然有記錄顯示只有 3 個單位在 2023 年改裝了殲-20,但外界猜測可能有 5 個旅進行了改裝。
未來,殲-20 的交付量預計將在 2024 年達到近 100 架,到 2025 年則將增加到 120 架,這將使殲-20 的交付率比美國空軍的「閃電」戰機高出 2.5 倍以上。
在全球五代機領域,能與美軍「閃電」戰機相抗衡的,恐怕只有中國的殲-20戰機了。【保加利亞軍事網】曾介紹,殲-20 是同代戰機中僅有的兩架雙引擎戰機之一,與美國的「閃電」戰機並駕齊驅。與殲-20 不同,「閃電」戰機是一架單引擎戰機,重量減輕了約三分之一,更適合空對地任務,而非空對空作戰。
殲-20 是一款世界領先的空中優勢戰鬥機,它的射程遠超其他西方戰鬥機(除 F-15 外),且雷達效能更優。此外,其航電系統與「閃電」戰機相當。
殲-20 現在能掛載跟 F-22 旗鼓相當的飛彈,要是再改進一下無痕模式運載能力,那優勢可就大了。到時候,它就能裝備霹靂-15 飛彈,這玩意兒比美軍現役中程空空飛彈厲害多了,能讓殲-20 擁有先敵開火的能力。
從【保加利亞軍事網】的報道來看,中國的殲-20 與美軍「閃電」戰機的效能、裝備是旗鼓相當的,甚至在一些方面還領先於對方。
外界在對比殲-20 和「閃電」戰機時,往往會關註數量,因為兩者效能差距明顯,若到了戰時,數量多的一方優勢更大。
這次交付率數據對比,可能會影響未來殲-20 和「閃電」戰機的數量對比。中國殲-20 的交付率,是美軍「閃電」的 2.5 倍多。去年,【保加利亞軍事網】曾報道,中國空軍目前有 200 架殲-20,其中 100 架部署在東南沿海,也就是說,台海周邊可能部署了一半左右新交付的殲-20。
美軍的「閃電」戰機計劃在全球部署,但是考慮到其交付率低、效能可能存在問題等因素,能分配到西太平洋方向的「閃電」戰機數量又會有多少呢?如果未來在台海或西太平洋地區發生中美五代機的較量,結果恐怕是顯而易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