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機至關重要。
盡管夜幕降臨,輿論的喧囂逐漸平息,但過去44年的巨變卻向我們揭示了一個事實:
一切都不太一樣了。
六行文字,兩個句點。
在新聞報道中,新增了兩條資訊:首先,有關方面表示,此次行動成功地驗證了武器裝備的效能和部隊的訓練水平,完全符合預期目標;其次,中國已提前向相關國家進行了情況通報。
我們目睹了歷史的一幕,卻出奇地平靜。
1980年5月1日,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上行動拉開序幕。由遠望1號、2號以及海軍和國家海洋局的16艘艦船、4架直升機組成的海上測量船編隊,啟程前往南太平洋的預定海域。在此之前,由於噸位限制,中國海軍軍艦僅能在近海活動。而這次遠航,是繼600多年前鄭和下西洋之後,中國再次進行的大規模、長距離航海。南太平洋的未知海域,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片從未踏足的神秘之地。
四十年前,公告的內容如下:
1980年5月9日,新華社對外釋出授權公告,宣布中國計劃在1980年5月12日至6月10日期間,從中國本土向太平洋南緯7度0分、東經171度33分的中心點,覆蓋半徑70海裏的圓形海域的公海區域,實施運載火箭發射試驗。
與歷史相比,我們這次既未提及運載火箭,也未涉及實驗,更未透露具體地點。
我們通常直接稱之為「洲際彈道飛彈」,指的是實彈,但不含核彈頭。我們沒有義務向他人透露其打擊目標,也無意透露。
在對比的背景下,警告的意味顯得尤為強烈:
請不要再做這種愚蠢的行為。
2023年11月1日,新華社駐洛杉磯記者黃恒報道,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當日宣布,一枚「民兵3」洲際彈道飛彈的試射未能成功。根據司令部釋出的聲明,該飛彈是從加利福尼亞州範登堡的太空軍基地發射的,在試射過程中發生了異常情況,導致任務在太平洋上空被「安全地終止」。
2024年9月23日,根據多家媒體對衛星影像的分析,推測俄羅斯在本月進行的「薩爾馬特」洲際彈道飛彈試射以失敗告終,飛彈可能在發射井內發生了爆炸。西方專家對此試射失敗的原因進行了討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9月24日的報道中提到,武器專家在分析了發射場的衛星影像後,認為俄羅斯的「薩爾馬特」飛彈試驗可能經歷了一次「災難性的失敗」。「薩爾馬特」飛彈對於俄羅斯核武庫的現代化至關重要。
盡管飛彈試射的失敗並不罕見,正如以下報道所指出的那樣:
在這個不尋常的時刻,恐怕交流得並不盡如人意。
在9月18日至20日期間,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的司令員吳亞男,應美國夏威夷的邀請,帶領代表團參加了在那裏舉行的印太國防軍司令會議。
在當前形勢下,美國似乎已經做好了正面沖突的準備,此時再多的言辭都顯得蒼白無力,遠不如直接采取強硬措施來得有效。
在2024年9月18日,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弗蘭凱蒂向公眾宣布了一項海軍發展的戰略指導。該指導方針主要包含兩個關鍵點:首先,它致力於鞏固美國海軍的持續優勢;其次,它特別強調了為2027年之前可能與中國的潛在沖突做好充分準備。
據2023年1月30日中國新聞網報道,美國空軍機動司令部司令、四星上將麥克·米尼漢向其下屬軍官發送了一份備忘錄,其中他大膽預測,美國可能在2025年與中國發生沖突,並敦促他們為此做好準備。
近年來,菲律賓和日本的情況以及來自不同渠道的資訊表明,許多事情背後並不簡單,並非無中生有。盡管目前還不清楚這是否是「深層政府」的策略,還是某些美軍將領為了吸引眼球而采取的行動,但我一直透過我的文章提醒大家註意這一點。
對於帝國主義的企圖,明眼人早已洞若觀火,其圖謀不軌已昭然若揭。
因此,我們毫無預兆地釋出了這次具有歷史意義的警告。對於此事,美國尚未作出回應,而日本則表達了深切的擔憂。
在一次新聞釋出會上,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表達了對中國發射洲際彈道飛彈的深切關註。他強調,中國軍事活動的增加,尤其是洲際彈道飛彈的發射,引起了日本和國際社會的廣泛憂慮。林芳正進一步指出,日本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收集和分析有關中國地區軍事活動的資訊。
然而,我們始終保持著謹慎的態度,避免在國內過度討論,讓那些應該了解的人自行去思考和憂慮。
對於菲律賓的軍事行動,我們並不需要如此復雜的裝備;然而,面對航母編隊,這正是一個檢驗其效能的絕佳機會。
在金融、輿論、科技、貿易、生物等領域的較量不斷上演之際,熱戰軍事沖突也僅僅是「新冷戰」眾多組成部份中的一個。
美國已經深陷兩場戰爭的泥潭,若再輕率地卷入另一場沖突,恐怕會像被「口香糖」卡住喉嚨一樣,難以自拔。
時至今日,恐懼和屈服都已無濟於事。正如教育者所言,唯有透過鬥爭來爭取和平,和平才能得以存續;反之,若以妥協來追求和平,和平終將消逝。
在即將到來的時光中,我們不可避免地將面臨眾多的挑戰,無論是來自外部環境還是內部問題。在這個時代的洪流中,人們根據自身的判斷做出了各式各樣的選擇。
歷史終將見證他們的選擇。
根據【南華早報】的報道,王中林,這位被尊稱為「奈米發電機之父」的傑出華裔科學家,在結束了他在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長達三十年的職業生涯後,選擇回到中國。他將全身心投入到國內奈米科學和奈米技術的研究工作中。
據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卞誌剛透露,中國計劃在2035年左右,於月球上建立一個基礎科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