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晚潮|當我走上鴨綠江斷橋的時候

2024-10-22軍情
潮新聞客戶端 葳蕤陳風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這是我兒時就會唱的一首經典紅歌。
長大後投筆從戎,成為人民解放軍的一員。20年軍教生涯的磨礪,使我對其精神內涵有了更深的體驗和領悟。當年,它雄壯的旋律明快的節奏,鼓舞了無數誌願軍將士奔赴前線戰場,為保衛祖國和人民浴血奮戰;今天,它依然被廣泛傳唱,當那耳熟能詳的旋律再次響起時,依然振奮人心。它,已然成為中華民族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
老兵情懷,歲月不曾褪色。每每「八一」,我會敬一個軍禮。因為,你的存在,紅旗,才如此鮮艷高揚;江山,才這般安瀾壯美。凡當過兵的人,身上富有一種特有的軍人情懷,這種情懷體現在對祖國、對人民的赤膽忠心;體現在不怕吃苦、勇於擔當的錚錚鐵骨;體現在聽黨指揮、作風過硬的政治本色。如今,雖然已經脫下了那身象征榮耀與使命的軍裝,但那份根植於內心深處的老兵情懷,卻如同烙印一般,永遠無法抹去。
此行,我以一名老兵的身份前往心系久矣的丹東鴨綠江。丹東,曾經稱安東,它位於遼東半島東南部,坐落在鴨綠江畔,北依長白山脈,東與北韓新義州隔江相望。境內的虎山長城,是萬裏長城最東端起點。作為中國最大邊境城市海上交通樞紐和連線北韓半島的紐帶,丹東占據著獨特的地理優勢。
此刻,當我亮出「中華人民共和國退休軍人優待證」順利透過景區入口處時,一種神聖而莊嚴的儀式感油然而生……
到了丹東才知道,鴨綠江上有兩座斷橋。鴨綠江斷橋為鴨綠江上諸多橋梁中的第一座橋,位於丹東市振興區江岸路,1909年至1911年間由日本北韓總督府鐵道局所建。1950年11月,被美國空軍狂轟濫炸後成為斷橋,中方所剩四孔殘橋上留存著成千上萬處彈痕,是美帝國主義霸權行徑的有力實證。
橋頭上方曲弦式鋼梁正中懸掛的紫銅巨扁上,遲浩田將軍題寫的「鴨綠江斷橋」五個大字與橋面上靜靜臥著的鋼軌,似乎在向我們講述著當年一群優秀的中華兒女是怎樣「雄赳赳,氣昂昂」地走向鴨綠江對岸,又是如何鍛造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在先輩們留下足跡的地方,真切體驗感受曾經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邊城夜色美。當夜幕降臨,喧鬧了一天的鴨綠江安靜了下來 ,輕拍堤岸的江水與璀璨的燈火交相輝映,使得橋影相連。變換著霓虹的斷橋,將一江秋水染成五光十色、繽紛斑斕。突然間發現,鴨綠江的夜晚是彩色的、多姿的。這時,擴音器傳來嘹亮的紅歌聲,觀賞夜景的遊人開始雀躍,舞動起優雅的舞步,讓人倍感振奮,這安寧祥和的背後,展示的是國威和強大的國防力量。
到丹東旅遊,遊人奔向的大多是「鴨綠江斷橋」。其實,還有一座橋,叫河口斷橋,原名清城橋,在其上遊60公裏以外的寬甸滿族自治縣河口村,雖然不如鴨綠江斷橋那樣知名,但獨特的歷史價值使其顯得更加低調隱秘,成為我們此行的一大看點。
河口斷橋是抗美援朝戰爭初期三大渡江地之一。1950年10月19日,彭德懷司令員僅帶一名參謀兩名警衛和一部電台,乘坐吉普車秘密火速從清城橋奔赴北韓戰場。同日,誌願軍第三十九軍一一七師,第四十軍一一八師由此橋前往北韓戰場,打響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槍。10月23日黃昏,誌願軍第十三兵團司令部、政治部及毛澤東主席長子毛岸英在副司令員鄧華、參謀長解方、政治部主任杜平的率領下,也經此橋入朝,前往誌願軍總部駐地大榆洞。這座公路橋,也是支前和大批軍需物資運輸的主要路線。1951年11月中旬,美軍偵察機發現後,遂出動20多架次轟炸機,投下大量炸彈,將大橋攔腰炸斷,形成了今天的河口斷橋。這是永恒的豐碑,歷史的銘印。
如今,人們為了緬懷抗美援朝時期的烈士與英模,在河口斷橋橋頭矗立著彭德懷、毛岸英、邱少雲、黃繼光、羅盛教等眾多雕像。走在充滿滄桑感的橋面上,崇敬之心尤為沈重,目睹護欄兩側迎風飄揚的一面面五星紅旗,看不時飛過的白鴿與清晰可見的累累彈痕,戰爭與和平兩個截然不同的畫面迅即呈現在每一個參觀者面前,不得不令人沈思和驚醒。這兩座斷橋,它們都承載著重要的歷史記憶和愛國主義教育功能。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這是毛澤東主席在1950年10月與民主人士周世釗談話中提出的著名論斷。抗美援朝,作出如此重大而艱難的決策,是黨中央毛主席的非凡膽略和對正確鬥爭方向的適時把握。彭德懷司令員曾說過:「這個決心不容易定下,這不僅要有非凡的膽略和魄力,最主要的是具有對復雜事物的卓越洞察力和判斷力。歷史行程證明了毛主席的英明正確。」
「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在毛澤東旗幟下成長起來的我們一代人,我背誦過【毛主席語錄】,通讀過【毛選】一至四卷,熟悉中國共產黨的成長史奮鬥史,對毛主席懷有樸素而深厚的感情。作為新中國第一代領導核心,其超人的勇氣和戰略定力,是在烽火連天的戰爭年代一步步煆就而來的:秋收起義、井岡山星星之火、五次反圍剿、多次與機會主義路線鬥爭、遵義會議召開、舉世聞名的兩萬五千裏長征、決定中國前途命運的三大戰役,直至在天安門城樓響亮喊出「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他老人家的每一個舉動,都能讓世界震驚,讓天下反動派瑟瑟發抖。要知道,「問蒼茫大地,誰主沈浮?」這般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磅礴氣勢,是出自才過而立之年的青年毛澤東之手。
平壤地鐵。
的確,面對世界上頭號強國的侵略和威脅,要不要出兵參戰,要不要同美帝進行戰爭較量,對於剛剛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和百廢待興的新中國而言,經歷了一個艱難曲折的決策過程。當時,中美兩國國力相差巨大。有資料顯示,1950年,美國的鋼產量為8772萬噸,中國僅有60萬噸;美國的工農業總產值是2800億美元,中國僅為100億美元。在軍事裝備方面,美國擁有包括原子彈在內的大量先進武器和現代化後勤保障,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作戰飛機、規模最大的海軍艦隊和火力最強的陸軍,而我軍僅處在「小米加步槍」的歷史階段。
北韓大同江。
平壤市中心170公尺高的主體思想塔。
作者登上主體思想塔頂俯瞰平壤。
然而,從魏巍的散文【誰是最可愛的人】一直到幾年前看過的電影【長津湖】【跨過鴨綠江】,以至近期央視一套正在熱播的【上甘嶺】,這動人的文字和鏡頭場面讓人震撼落淚,這可歌可泣的歷史畫卷在腦海裏久久浮現,誌願軍抗美援朝的精神令每一個中國人蕩氣回腸。「板門店停戰談判」是韓戰的重要組成部份,是一個看不見硝煙的戰場。
2018年9月,我們一行有幸踏上了這片神秘而頗具傳奇色彩的土地,不僅到了平壤,還去了板門店,登上了板門閣,親眼目睹了許多珍貴的歷史資料、圖片與實物。從板門閣望下去,在北南軍事分界線上,七座木制單層建築一字排開,其中三幢藍色建築由中朝所建,四幢白色建築由「聯合國軍」所建。這是根據停戰協定建立的軍事停戰委員會會議廳和中立國監察委員會的工作場所。
從上世紀50年代起,對於北韓半島而言,無論戰爭與和平,此地都是世界矚目的地方。1953年7月27日,【北韓停戰協定】在這裏簽訂。按照國際慣例,停戰協定最終應該被和平協定所代替,但是惟有北韓的停戰協定歷經了七十一年,直到今天還處在停戰狀態下,而事實上朝美雙方至今未能就和平解決北韓問題達成一致。因而,從國際法的角度看,雙方的戰爭狀態是一直持續存在的。
北韓大型歌舞表演【光輝的祖國】現場場景。
容納15萬人的平壤五一體育場。作者觀看由10萬人次參加的北韓大型歌舞表演【光輝的祖國】。
作者與北韓牡丹峰歌舞團演員合唱中國歌曲【為了誰】。
板門店位於北韓半島中西部、北緯38°線以南5公裏處。因為停戰協定的簽訂,從而使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揚名於世。抗日戰爭勝利後,北南韓的分界在北緯38度的三八線。韓戰之後,中國人民誌願軍和北韓人民軍把分界線向南推進到了今天的板門店位置。板門店是韓戰和北韓半島分裂的見證,也是當今南北韓雙方最為敏感的前線陣地。眼下,雙方是否會從口舌之爭走向戰爭邊緣?我們拭目以待。
北韓最具特色的開城銅碗餐,距離三八線僅8公裏。
天下並不太平,和平需要保衛。安享和平是人民之福,保衛和平是人民軍隊之責。站在僅存半壁斷橋上的我,望著清澈碧藍的鴨綠江水,思緒萬千:兩岸風光旖旎,百姓安居樂業,這是中朝無數將士用生命和熱血拼出來的山河無恙,家國安寧。
是的,我信守「一朝為軍人,終身是軍人」的諾言,若有戰,召必回。祖國需要,隨時出征……
1992年冬,作者(中)在部隊時的合影。
1994年夏,作者正在進行實彈射擊訓練。
(圖片除本人外均由作者拍攝)
2024年10月21日草於西溪雲心閣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