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爭端,是中國人民心裏,一直放不下的心結,就如同台灣省問題,本是我家地,何故為你用?
針對南海議題,中國從建國初就已經有政策,以及布局在其中,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對南海的掌控權,在不斷的增強。
相反的,以美國為首的個別國家,卻逐漸走向戰略失敗,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中美在南海問題上的勝算幾何。
一、美帝野心狼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南海地區成為反法西斯同盟和日本進行較量的一個重要場所,鑒於二戰期間 日本利用西沙、南沙群島為彈板進攻東南亞國家 的歷史教訓,美國等日益意識到南海地緣政治的重要性。
加之,「 陸地心臟說 」及相關理論和「 邊緣地帶論 」的流行,使得一些學者喊出了「 哪個國家控制了南中國海地區,它就控制了南中國海周邊各重要的海峽;哪個國家控制了南中國海周邊重要的海峽,它就控制了整個東亞與太平洋地區 」的口號。
更有甚者,一些國家的防務部門也強調,南海地處東南亞海運的中心位置, 無論哪一國控制了這片海域,都能基本控制了東亞、東南亞各國的生命線 ,並將會對 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航線 「 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
隨著 20世紀四五十年代之交 ,遠東局勢的劇烈變化,美國將「遏制戰略」擴大到遠東地區,以防止共產主義向東南亞地區的「擴張行動」。
1950年3月,美國國家安全會議第64號檔(NSC64)出爐,其中指出,處於東南亞關鍵位置的印度支那地區現在正遭受共產主義的「威脅」。
一旦該地區被共產主義政權控制,與之相鄰的泰國和緬甸就會隨之陷落,屆時「整個東南亞都將處於極度危險之中」。
如果該地區真的出現此種情況,那麽 美國 在太平洋沿岸島嶼防禦鏈中的地位將會受到威脅, 最終可能導致其被迫從太平洋亞洲沿岸地區全面撤退 。
無疑,這將是美國「政治上的大潰敗」 ,為了防止「多米諾骨牌」效應的出現,美國有必要采取「任何切實可行的措施」來制止共產主義,特別是「中共」,向南海周邊的東南亞地區「擴張」。
在此基礎上,美國又意識到, 「中共」 和東南亞國家均分布於南海周邊, 如果它向東南亞「擴張」,南海必然是其中之首選通道 。
為了穩定東南亞地區的局勢,美國采取了兩方面應對方略:一是竭盡所能地為該地區任何反對中國「侵略和顛覆行動的國家」提供幫助,並盡可能使它們聯合起來。
二是直接采取行動,對中國「擴張」「顛覆」及「公開的進攻行動」進行有力的阻止,以恢復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
基於此種思維,美國將冷戰初期在西太平洋地區所建立的近海「防禦鏈」向南延伸,將 南海及周邊的東南亞國家納入 這條近海「防禦鏈」之中,構成一條 新的「防禦鏈」。
在 1951年9月舊金山會議 召開前夕, 美國 和 菲律賓 在華盛頓簽訂了 【美菲共同防禦條約】 。
在【美菲共同防禦條約】 簽訂後的第三天 , 美國 和 澳洲、紐西蘭 在舊金山締結了【美國、澳洲、紐西蘭太平洋安全條約】,即 【美澳新安全條約】 。
該條約 無限期有效 ,是二戰結束以後美國為鞏固在太平洋地區的主導權而建立的一個重要的軍事同盟條約。
隨著【美澳新安全條約】的簽署,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承擔了更多的軍事責任,其「內湖」的外圍邊界在擴大,很快將南海囊括其中, 環南海的「防禦鏈」初步建立起來。
美國又與日本單獨簽訂了,具有 軍事同盟 性質的 【日美安保條約】 ,規定「如果任何一方受到武力攻擊」,各方將「依照本國憲法的規定和手續,采取行動對付共同的危險」。
日後, 美國利用該條約 確定的美日同盟關系 將日本牽扯進南海爭端之中, 1954年9月8日,美國又與澳洲、法國、紐西蘭、巴基史坦、菲律賓、泰國、英國等 七國簽署【東南亞集體防務條約】 。
在【東南亞集體防務條約】簽訂以後,美國在 南海周邊地區的「防禦網」最終形成。
這樣,美國可以透過這個防禦網,阻止中國和蘇聯在南海乃至東南亞地區活動,以保障該地區免遭「共產主義入侵」,不僅如此, 美國還透過1951年舊金山會議及隨後的一系列行動,使南海局面復混成。
二、非吳下阿蒙
美國在我們的南海布下了天羅地網,妄圖一勞永逸,可不要忘了,時代在變化,國家亦有興盛衰落之變,現在的局勢早已今非昔比。
老中早已不是,過去需要緊追慢趕西方的「新人」,早已是與他們同一水平線的強國, 像2024年年末的六代機,這以證明,我們先一步,跨入了新時代,不在是「遲到」之人。
軍用武備的強大,更像是選在敵人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想動手,先掂量掂量,誰更快,而中國的王道之策,更像是一種不怒自威的實力映照。
像美國人過去的霸權之策,雖然說聯合了東南亞各國以及西方各國,來對我們的南海「圍追堵截」,可這是以美國強大的軍事及經濟實力為基礎的。
幾十年前可行,那時的美國是意氣風發,兩極之一,美元體系,但如今,內憂外患,國力衰落,這些小國還能完全聽從其指揮嗎?
小國對中國來說,一般都是施以王道之策與其交好,除開國人心中的的日本,唯它是「畏威而不畏德」。
當然,說一千道一萬,最主要的還是咱們在南海的部隊,光講道理是沒人會聽的,你還得有強而有力的肌肉。
就像咱的五代機殲20,經常被網友們戲稱為「殲十改」,當然這個源頭,還是來自,咱的局座張召忠,一同忽悠,殲20沒出來前,網友們是真信了此說法,所以「殲十改」諢號,就一直這麽傳播開來了。
殲20已經投入生產,技術力已經成熟,在2022年就已經「遍布」全軍了,但自從殲20確切存在的訊息傳出來後,我們的軍事裝備,就好像,坐火箭一樣,蹭蹭的「趕英超美」。
2024年珠海航展,殲35A,九天無人機,機械狗,052D等等,先進裝備數不勝收,光是這些就已經足夠震懾一些宵小了。
這便是一種無形間的亮肌肉,再加之解放軍優秀的作戰素質,膨脹些說,頗有種不戰而勝的感覺。
何況我們在南海實施了造島戰略,雖說比起一眾小國晚了些年,但中國的體量擺在這裏,奮起直追便能趕超。
2016年4月17日,中國軍機首次公開在永暑礁機場起降——海軍一架運-8海上巡邏機執行人道主義救援任務,永暑礁新建機場位於南沙永暑礁上,是中國目前最南端的一座機場。
此次運-8巡邏機降落在永暑礁機場是一次套用飛行, 這表明永暑礁機場具備為軍用飛機提供勤務支援保障的能力。
4月7日,據報道稱,中國兩架殲-11戰機在永興島起降,同時還在島上部署了一個主動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系統,今年2月,中國還在永興島部署了防空飛彈系統。
這些成果,僅僅是在中國實施南海造島戰略三年的成果,今日之中國,非百年前的中國。
對於南海諸島,所駐守的解放軍官兵的具體情況,我們暫時不清楚,在這些地方,派遣多少官兵,是不能輕易透露的。
按目前的情況來看,中美及東南亞各小國的交鋒,不是短時間能夠結束的,但從大勢來看,中國的勝利是必然的,看看對面「燒城大火」的情況,便能以小見大。
三、小國外交
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大國戰略競爭進入全面要素對抗時代,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世界格局轉型和國際秩序變革,給未來國際政治走向帶來重大影響。
也更新了地區問題論域,在此背景下,南海局勢出現了一系列新問題和新特點,新冠肺炎疫情對於全球與區域戰略格局的沖擊和挑戰是十分明顯的,也是非常特殊的。
探其究竟,是由於 川普政府瘋狂打壓中國、實行情緒化的對華「疫情報復」, 造成大國關系緊張,使得東協國家在維護區域穩定、合作與繁榮的戰略目標與在南海爭議上排擠中國的主權與海洋權益主張之間, 找到了新的政治空間 。
盡管2020年中國和東協的抗疫合作取得進展,但是,東協10國強勢讓2016年菲律賓「南海仲裁案」「死灰復燃」的努力竟然開始「沆瀣一氣」「齊頭並進」。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擴散之後,中國一直呼籲國際社會齊心協力,密切合作,共同抗疫,並且熱情、積極和慷慨地援助有醫療設施和醫療用品需求的東南亞國家,疫情期間,中國與東協國家雖有爭論,但更有合作。
2020年2月14日,東協發表【關於共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東協主席聲明】,對中方抗擊疫情的努力表示支持,強調東協各國應齊心協力應對疫情。
4月14日,東協與中日韓(「10+3」)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領導人特別會議召開,會議各方在遏制疫情擴散、提高公共衛生治理水平、推動東亞盡快恢復經濟發展三個方面達成共識。
更重要的是,就如何保持區域內各國經濟穩定,盡快重振區域內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等議題達成重要共識。
此後,中國和東協國家與日本、南韓、澳洲和紐西蘭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將建立全球最大的自貿區。
這是南海沿岸聲索國在經貿和政治關系上想要拉緊中國,但在安全與地區力量均衡問題上仍然依賴美國的鮮明事例。
然而,南海局勢的復雜性不能低估,南海主權與海洋權益爭議在疫情暴發的特殊時期所具有的煽動力更不能忽視。
近十年來,南海問題始終是美西方詆毀和打壓中國的「戰略抓手」,疫情期間,南海維權與維穩的新問題、新特點、新挑戰,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中國與西方輿情鬥爭的重要「節點」。
對中國來說,真正的戰略機遇,是進一步延續中國和東協抗擊疫情合作的強勁勢頭,以早日取得地區性合作抗疫鬥爭的勝利,並以此為契機。
在共建「一帶一路」、推進南海藍色經濟夥伴關系、加快地區貿易自由化行程等領域深化交流與合作。
中國的各大媒體和專家學者應該透過多種渠道和多種形式,在東協國家中傳遞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堅決反擊美國借疫情抹黑和「汙名化」中國的圖謀,打贏這場南海維權的國際輿論戰和政治戰。
中美在南海的賽局和鬥爭是長期化的,爭取東協國家對中國立場和主張的支持,具有戰略意義。
疫情期間的南海爭議事件,有可能成為未來中國-東協對話的議題,我方要做好應對準備。
推動中國南海政策國際話語權的建設,甚至準備好應對中國南海政策國際話語權的鬥爭,已經刻不容緩。
關鍵是要真正把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調動起來,鼓勵中國社會力量在話語權鬥爭中發揮更大作用。
參考文獻:
1.大變局下的南海局勢:新問題與新特點 【學術前沿】北大核心2021年第3期45-48
2.中國「文攻武備」築牢南海防線 【東莞日報】2016年4月25日第B95版
3.中國南海造島戰略與疏浚裝備制造業的淺析 【時代金融】2016年第15期222
4.20 世紀五六十年代中美在南海問題上的賽局 【軍事歷史研究】2022第36卷第2期78-88
5.一飛沖天! 【南方日報】2024年11月13日A03版
6.長空競秀數風流 【中國紀檢監察報】2024年11月12日0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