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從人類海戰史中探尋似曾相識的「賽局智慧」

2024-07-23軍情
從人類海戰史中探尋似曾相識的「賽局智慧」——
海上對抗的非對稱制衡策略
■呂賢臣
編者按
學術上講究「溫故而知新」,戰略問題研究更是如此。要做到深鉆細研而不淺嘗輒止,探究本質而不浮於表象,冷靜思考而不人雲亦雲,離不開對歷史的探究和理論的積澱。相對於多變的戰術和技術因素,深深植根於戰爭實踐和歷史經驗的戰略思想,較為恒久穩定,成為現實中各種戰略規劃和政策的「源泉」。當前,智慧化戰爭形態已初露端倪,海上對抗的形態和樣式發生顯著變化,但透過回望歷史仍可以發現許多燭照古今的「賽局智慧」,給未來智慧化戰爭海上對抗以諸多啟示。
「存在艦隊」戰略
從風帆戰艦時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戰,艦隊決戰一直是強國海軍的信條。即期望憑借優勢兵力展開海上決戰,消滅對方海上主戰力量,進而全面奪取制海權,實作「畢其功於一役」。而處於相對劣勢的海軍要想生存或轉敗為勝,通常會采取所謂的「存在艦隊」戰略,盡量避免與優勢海軍進行海上決戰或與其拼實力、拼消耗。以往對「存在艦隊」的概念多存在誤解,以為其就是消極避戰,龜縮港內。其實不然,這裏的「存在」並非消極「存在」,而是積極「存在」。即透過必要的機動、隱蔽、掩護和欺騙措施保存艦隊實力,等待戰機,一旦抓住機會形成局部優勢,搶先發起有效攻擊,給予對方致命一擊,就可實作攻守態勢轉換。比如,二戰前美、英等海軍強國與日本一樣均迷信「大艦巨炮」主義,將戰列艦視為海戰主力,主張透過艦隊決戰來奪取海戰勝利。然而,珍珠港事件後,美太平洋艦隊的戰列艦非沈即傷,不得不放棄艦隊決戰。中途島海戰前,美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給艦隊指揮官弗萊徹和斯普魯恩斯下達的指令是:「你們要遵循的原則是值得冒險才去冒險,如無機會致敵以嚴重損傷,則不應將己方部隊置於優勢之敵的襲擊之下。」因此,居於明顯劣勢的美航母編隊一直規避日軍鋒芒,隱蔽待機,直至抓住戰機發起對日航母編隊的多波次攻擊。
「海上拒止」戰略
英國戰略思想家科貝特認為,海戰的目標總是直接或者間接指向奪取制海權或阻止敵方取得制海權。並強調,制海權不是「零和」概念,一方失去制海權並不意味著另一方就會獲得制海權,通常是交戰雙方誰也無法全程全時全面掌握制海權,海洋常常處於未被任何一方完全控制的狀態。科貝特關於制海權的表述,蘊含有兩層含義,但多數人往往看重的是其中一方面即透過打贏海戰奪取制海權,而忽視另一方面即阻止敵方取得制海權。因此,處於相對劣勢的海軍規避與敵決戰,無力奪取制海權,但並不意味著無計可施,只要能阻止優勢一方利用海洋、使其無法全面掌控制海權,或許就夠了。比如,二戰時德國海軍總體實力要遠遜於英美盟軍,不僅主戰水面艦艇要遠少於英軍,也沒有航母,開戰初期其潛艇也僅有57艘,其中僅22艘適合用於大西洋作戰。而德國憑借有限的潛艇兵力采取「狼群」戰術,取得了較大戰果,對英國海上交通線構成了很大威脅,也牽制了盟軍大量戰爭資源用於反潛作戰。德國海上戰略的本質就是阻止英國利用海洋。有西方研究者認為,蘇聯時期的海軍戰略,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利用潛艇和飛機的攻擊,在海上較遠的距離阻止對手利用海洋。英阿馬島戰爭中,居於優勢的英國艦隊在阿根廷空軍的打擊下,遭受了沈重損失,但其對阿根廷潛艇的擔心超過了空襲。阿根廷盡管有1艘潛艇被擊沈,另外3艘常規動力潛艇也沒有戰績,但由於英軍始終沒有發現其蹤跡,阿軍又極力制造要攻擊英國航母和運兵船的緊張氣氛,使英艦隊惶恐不安。英軍不得不抽出相當數量的艦艇和直升機實施反潛搜尋警戒,以阿森松島為基地的「獵迷」反潛機晝夜不停地實施反潛巡邏,並專門派出兵力為一些自衛能力較弱的商船護航。這些都牽制了英軍大量兵力,使本來就數量不足的英軍兵力更加捉襟見肘,由於精神過於緊張,英軍不止一次將柯吉拉誤認為潛艇加以攻擊。
「倚陸擊海」戰略
世界戰史戰例表明,透過陸上作戰改變戰場態勢,奪取海上作戰出發地和前進基地,並依托陸岸基地有效運用空中作戰力量優勢,能夠更為直接地為海上作戰創造條件,更快地投送兵力進入預設戰場、達成作戰目的。比如,二戰中法國淪陷後,德國潛艇得以不受限制地利用法國大西洋一側港口對英國海上交通線發起攻擊,從法國機場起飛的德軍飛機可以更快地對其潛艇進行支援,英國因西歐陸上戰場的失利而遭受更為嚴重的海上封鎖威脅。太平洋戰爭反攻階段美軍實施的「蛙跳作戰」,就是先由航母編隊艦載航空兵奪取區域制空權、掌控制海權,實施島礁登陸奪控作戰,而後迅速在其上修建機場、建立航空基地,使岸基航空兵的作戰半徑和打擊範圍不斷前推逼近至日本本土。英阿馬島戰爭中,阿根廷海軍總體實力無法與英海軍匹敵,為此阿依托本土基地,充分發揮空軍飛機數量多和訓練水平較高的優勢,攻擊英海上艦船,致使英海軍多艘艦船被擊沈,10余艘艦艇被擊傷,如果不是有些炸彈沒有爆炸,英海軍的損失會更加慘重。當然,阿根廷在岸基航空兵作用發揮方面也有慘痛教訓。阿軍先期占領馬島後未及時修建機場,導致阿軍戰鬥機只能從幾百公裏外的本土機場起飛參戰,大大減少了其在戰場上的滯空時間,更加無法保證在戰區空中長時間巡邏。
「風險強加」戰略
該戰略尤其適用於實力僅次於世界頭號海上霸主且被視為「挑戰者」的海軍強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蒂爾皮茨的「風險理論」。所謂「風險強加」,即作為相對劣勢一方,持續增強自身海軍實力,以求足以震懾對手,但同時向對手傳遞的訊號是:我並非想主動挑戰你,但你如果視我為敵並意圖攻擊我,我就會與你拼死一搏,即便我方戰敗,也會使你遭受重創,導致兩敗俱傷,進而讓你喪失海上霸主地位。面對這種風險,頭號海上霸主通常不會貿然與實力僅次於自己的相對劣勢一方正面對抗、輕易攤牌。相對劣勢一方則可以利用對手的顧慮和時間視窗加速提升自身實力,但需在快速發展與避免過度刺激頭號海上霸主之間尋求平衡,既施加風險壓力又強化風險管控,防止局面失控導致直接沖突升級、爆發戰爭。
當然,劣勢海軍的戰略選項遠遠不止以上四種。比如,可以采取與第三方結盟的戰略來對抗優勢海軍。美國獨立戰爭中,實力非常弱的美國海軍透過與法國海軍結盟,使得英國變得非常孤立。日俄戰爭中,由於英日同盟的威懾作用,使得法國無法直接為俄國艦隊提供武力援助。俄國艦隊被迫繞道好望角,增加了航渡困難,延長了航渡時間,使得日本海軍聯合艦隊贏得了寶貴的戰備時間,獲得了戰前優勢。此外,劣勢海軍很多情況下還會采用其他非對稱戰略,達成以小博大、以劣勝優的效果。比較典型的是19世紀後期法國「青年學派」的海上戰略思想,強調避免直接與英國艦隊交戰,而要利用魚雷艇、潛艇、魚雷、水雷等兵器,發揮兵力靈活機動、打擊威力大和低成本優勢,既可攻擊大型戰列艦,還可廣泛襲擾和攻擊英國廣布全球的海上交通線,透過商業襲擊戰削弱英國經濟基礎,迫使其向法國讓步。盡管「青年學派」的海上戰略思想後來漸漸式微,但對於海軍實力較弱的瀕海國家仍具有一定參考價值。海灣戰爭中,伊拉克就曾有效利用水雷遲滯了美軍的兩棲突擊行動,是非對稱戰略套用的一次有效嘗試。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