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1985年,鄧公建議軍隊經商,5年後中央緊急叫停:再不停就會亂套

2024-12-23軍情

1985年,鄧公建議軍隊經商,自此,400萬部隊開始大規模做生意,然而誰也想不到的是,經商剛開始沒多久,就遭到了張愛萍將軍的怒斥。

只用了5年的時間,中央就迅速終止了:

徹底禁止軍隊參與商業活動,否則將會引發嚴重的後果。

當時許多人對此並不理解,直到今天才意識到中央的遠見卓識。

軍隊參與商業活動為何會導致混亂?當初鄧小平為何堅持讓軍隊介入商業領域?

關註一下,一起探索80年代軍隊參與商業活動的全過程。

一 現象眾多

1985年,中國軍隊首次獲準從事商貿活動。這一決定令眾多士兵感到興奮,因為這意味著他們可以在閑暇時開展生意,甚至能夠與家人一起合作經營。

這樣一來,不僅能夠為戰士們帶來額外收入,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同時也增加了中國的財政收入。

投入400萬的部隊進行生產,可以想象會產生多少財富。

在80年代,軍隊參與商業活動已變得相當普遍,尤其是在南方地區,一些工廠或漁業的背後往往有不少軍事背景。

然而,沒人料到,當軍人們忙於大規模生產時,一場災難正在悄然逼近。

首要的問題是腐敗的產生。

軍人和一般人有所不同,一旦涉足商界,他們的人際關系網路往往更加廣泛。如果任由自己放縱,或者透過不正當手段獲取利益,就容易引發經濟犯罪的問題。

大多數軍人能夠自律,但仍有一些人走向了犯罪,賄賂、特權、暗箱操作等現象時有發生。

同一家工廠,擁有軍事背景的人通常經營得更為成功,而普通人的工廠則常常無人關註。同時,一些商人為了迎合軍人,往往會采取賄賂手段。

隨著時間的推移,腐敗現象在軍隊內部愈發嚴重,已成為一個顯著的問題。

緊接著出現的就是戰力降低的問題。

軍人們的主要任務應該是集中於訓練,隨時準備為國家和家園而戰。然而,這時突如其來的商業活動,使得他們不得不將註意力轉向經商。如果是在和平時期,他們或許能夠兼顧兩者,但在戰時,商業活動往往會削弱部隊的作戰能力。

軍人的專註力受到影響,訓練時間隨之減少,而整個軍事生涯則被商業活動所占據,這種情況非常危險。

如果一個國家的軍隊專註於商業活動,而不是提升自身素質和訓練,那麽在戰鬥時將面臨巨大風險。

最後有一個問題,就是國家形象受到影響。

在公眾眼中,軍人總是顯得儀態端正,不斤斤計較於百姓的微薄奉獻,始終保持著高尚的品德和無私奉獻,這體現了中國軍人的精神風貌。

可以認為,軍人的形象通常象征著一個國家的風氣。如果軍隊全面涉足商業活動,那麽街道上到處都是身穿軍裝的士兵,各行各業也會看到他們在叫賣。這種情況無疑會大幅削弱軍隊的威信,同時對中國形象產生負面影響。

隨著時間的推移,軍民關系可能會愈發緊張,甚至因經營問題引發沖突。

一方面存在腐敗,另一方面又面臨戰鬥力的挑戰,加上國家形象的問題,這些現狀都表明軍隊無資格再參與商業活動。對軍隊而言,經營商貿簡直是一場無法阻止的危機。

當時是哪個人提出讓軍隊參與商業活動的呢?

實際上,正是鄧公的提議促成了後來的軍隊介入商業。

這讓許多人感到困惑,軍隊參與商業居然存在這麽多問題,鄧小平難道不知道嗎?

既然軍隊經商被視為一場災難,鄧小平當年為何還要大力推動這一做法呢?經商對中國而言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二 緊急暫停

中國軍隊涉足商業的起源是什麽呢?

這要追溯到1985年的一項緊急命令。

這一年,中國的財政面臨了嚴重危機,全年收入不足1860億,而支出卻高達驚人的1900多億。

為了降低成本,中國被迫不斷削減開支,尤其是軍費方面,已經多次進行減少,目前每年的軍費支出僅為90億美金。

當時中國的軍隊人數龐大,超過400萬軍人,如果把90億的軍費均攤到每個士兵身上,每位士兵所得到的投入確實微乎其微。

不過這依然不夠節省,到1985年,軍費開支每年又下降了40%,剩下的僅有56億美金可供軍隊使用。

這是什麽樣的概念?

在同一個時期,台灣省的軍事開支接近100億。而鄰國日本,僅自衛隊的預算就高達240億美金。與此同時,中國軍隊的人數是日本軍人的幾倍,但其軍事費用卻少了5倍。

軍費緊張直接造成了戰士們生活水平的下降,連日常所需的營養攝入都難以保障。

情況並不止於此,除了戰士的生活水平之外,中國在軍工業和科研領域的資金也顯得十分緊缺。

例如,中國有一個飛機研發機構,名為611研發所,以前在航天領域非常出色,但他們每年的研發支出還不到4億元。

從1984年至1998年,他們的軍費總額僅為40億,連研發都談不上,工程師的薪資也無法滿足需求。為了彌補研發支出,許多生產線被轉手,一些科研團隊人數減少,有的人主動辭職,還有人被調至其他崗位。

因此,中國的飛機研發機構面臨著嚴重的人才流失,導致多個計畫進展緩慢,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家的綜合實力。

讓人感到心疼的是,號稱殲10戰鬥機之父的宋文驄,為了進行研究,不得不自費。在軍費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他甚至不得不走上街頭擺攤賣面條。

一位大國的巨頭為了軍費而妥協,這使得我們的科研機構淪為笑柄。這種諷刺現象背後反映出唯一一個問題:

資金不足。

財政赤字日益嚴重,成為1985年中國遭遇的首要難題。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鄧公在巨大的壓力下提出了軍隊參與商業的提案。

80年代是一個相對和平的時期,超過400萬的軍人並沒有頻繁參與戰鬥,他們有更多的閑暇時間。在訓練之外,其實還有許多空余時間。鄧小平提議,可以讓部隊參與商業活動。

透過這種方式,戰士們不僅能夠在閑暇時賺取額外收入,提高生活品質,還能為軍費增加提供支持。他們參與生產線的工作,對國家財政收入也有很大幫助。

就這樣,軍隊逐步開展了商業活動。

在短時間裏,經商確實為中國帶來了諸多益處,戰士們的士氣高漲,個個精神煥發,軍費問題也不再是困擾,同時科研方面也獲得了更多資金。當一切都向好的方向發展時,張愛萍將軍卻公開批評部隊參與經商,並表示若繼續下去,一定會引發更大的混亂。

張愛萍還警示我軍:39年前的教訓難道都已經被遺忘了嗎?

起初,張愛萍的警示並未引起人們的關註,大家都在商海中奮勇向前。直到1990年,中央突然發出了指令:

立即停止部隊從商,不允許軍人轉為工人角色。

自1998年起,中國軍隊的經商活動被正式禁止,此後至今,國內未再出現類似的經商案例。

一些人對此表示不滿,軍人的收入本來就偏低,透過經商不僅可以增加收入,還能用以擴大軍費,這樣一舉兩得的事情,中央為什麽要禁止呢?

中央的說明僅用一句話概括:

如果繼續不休,就會無止境地持續下去。恐怕到那時就得走上印度和越南的老路了。

印度和越南的老路指的是什麽?為什麽中央急於禁止軍隊參與商業活動?

三、越南的教訓

唯一的原因就是,如果不及時制止,軍隊從事商業活動必將引發嚴重的問題。

張愛萍將軍曾經提到過:

難道39年前的教訓就這樣被遺忘了嗎?

事實上,早在39年前,中國就有部隊從事商業活動的例項,而華北野戰軍正是承擔生產任務的單位。

當年,華北野戰軍聲名顯赫,被譽為禦林軍,一直是聶帥心中最愛的部隊。然而在1946年,華北野戰軍罕見地遭遇了敗仗。更令人費解的是,華北野戰軍的人數占優,照理說擊潰敵人應該非常容易,但為何會出現失利呢?

歸根結底,是由於當時華北野戰軍正在進行部隊商業活動。

許多士兵正在後方進行生產,前線的戰鬥人員人數不多,華東野戰軍對外宣稱有12萬人,但實際上能夠參戰的只有7萬人。那麽,他們面臨的敵人到底是誰呢?

傅作義與毛主席可以相提並論,但在如此強大的敵人面前,兵力被調往後方進行生產,一旦戰鬥打響,華東野戰軍便開始了下滑。

在察覺到問題後,組織迅速派遣朱老總前往華野進行整頓,但即使是朱老總親自出面,華野敗局已無法挽回。

經過這場戰鬥,華野受到了重創,最終被直接從四大野戰軍中去除。人們如今提及的野戰軍,僅剩下華東、中原、西北和東北的部隊。

一支禦林軍就這樣衰落,其主要原因在於部隊參與商業活動。

經過39年,我軍再次開展部隊經商的活動,這讓張愛萍十分不安。除了張愛萍,中央對於部隊經商問題也非常關註。到了1990年,中央直接出面叫停了這一行為,如果繼續下去,恐怕會重蹈印越之覆轍。

印度和越南同樣開展了軍隊商業活動,並且這種做法至今仍在持續。那麽目前印度和越南的情況如何呢?

首先關註印度,眾所周知,印度的飛機事故頻發。在這裏有一家史坦航空公司,每年接收維修的飛機數量相當可觀。從1999年至2019年的20年間,這家航空公司共維修了超過1400架飛機。

維修後,超過1200架飛機發生墜毀。2008年,史坦航空公司還緊急召回了200多架存在問題的飛機。

印度的飛機事故頻繁發生,其根本原因在於公司為了節省成本而降低標準。每次維修之後,都會留下大量多余的零件,這些零件常被轉售以謀取高額利潤。

為什麽印度沒有取締這樣的公司呢?

印度當然希望取締,但他們卻無能為力,因為這家航空公司的大股東是印度的空軍元帥辛格。

印度試圖以腐敗的理由傳喚辛格,但結果卻是多位空軍將領以及其他陸軍將領聯合請願,為辛格求情。

印度的腐敗問題不僅存在於空軍,陸軍和海軍也同樣受影響。這種腐敗風氣蔓延已久,要想徹底根除這一頑疾,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就是軍隊參與商業活動給印度帶來的負面影響。再看看越南,情況也不容樂觀,甚至與印度相比,越南的形勢更加嚴峻。

越南擁有超過100萬的軍隊,全國人口接近1億。全年國內生產毛額中,有40%的收入來源於越南軍隊。同時,45%的企業在越南都有軍事背景,其中30%的企業由軍方直接經營。

可以說,越南軍隊掌握的資金甚至超過了政府所控制的,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要想阻止軍隊參與商業活動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時至今日,印度和越南即使想要進行裁軍也無能為力,限制商業活動同樣無法實施,一不留神,還可能引發軍事叛亂。

像印度和越南面臨的這些問題,實際上源於軍隊參與商業活動所導致的負面影響。

顯而易見,中國早就意識到了這一問題。1990年,中國迅速暫停了部隊的經商活動,到了1998年,則明令禁止軍隊進行商業行為。隨著中央的明確規定,經商現象終於得以遏制。

這不僅維護了中國軍隊的純潔性,也保障了國家的穩定性。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當年的鄧小平決策有誤。在1985年,中國軍費嚴重不足之際,部隊從事商業活動成了唯一出路。

然而,隨時間推移,商業活動開始出現腐敗現象,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管控。所幸中央及時采取了措施,否則中國可能也會步印度和越南的後塵。

回到今天,中國軍民團結如一,維護這樣和平局面的背後,不僅有中央領導的遠見卓識,還有戰士們的辛勤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