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的神農架林區,海拔2905公尺的神農頂,設有一個民兵哨所,被稱為「華中第一哨」。林海有聲,群山無言。在這裏,八任哨兵以40多年的堅守,譜寫了一個有關森林與使命的故事。
這裏是中國腹地最高峻的山峰,也是最孤獨的守望。在這個登臨絕頂的哨所中,俯瞰之下有著浩瀚無邊的蒼翠林海,也有著一名老兵的青春記憶。
神農頂瞭望塔第一任哨兵 袁裕豪: 開始建這個塔,我就一直天天上,天天下,為了保護這片森林。無水,無電,無交通,無通訊,就是一片荒涼。
神農架是中國迄今唯一以「林區」命名的行政區劃,這個特殊的區域於1970年設立,最早承載的使命是生產加工木材,支援國家建設。1982年,隨著神農架自然保育區的設立,退伍軍人、資深伐木工人袁裕豪接連迎來了他的新身份,保護區工作人員和瞭望塔守塔人。這個地處群峰之巔、便於及時發現突發火情的瞭望哨塔,成為袁裕豪一個人24小時的哨所。
在這座幾乎與世隔絕的哨所中,袁裕豪靠一人之力,及時預警了三次重大火情。
神農頂瞭望塔第一任哨兵 袁裕豪: 後面那次失火,那是晚上九點多,整個那個山上紅了一片,山上都紅了,一聽到響,我黑夜裏跑了十九公裏,跑到酒壺坪才能打電話報警,那也是別人報的,累得我也不能說別的話了,就說火。
鑒於神農頂崗哨預警火情的重要性,為保證崗不離人,經組織研究決定,將袁裕豪的妻子羅忠清也調入了崗哨。自此以後都沿用了夫妻共同值守的模式。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歷任哨兵不但將這種精神堅持下來,還傳承下來。崗哨的第五任哨兵,就是袁裕豪的兒子袁選斌。
神農頂瞭望塔第五任哨兵 袁選斌: 我父親和母親鼓勵我上來,在這裏鍛煉幾年,然後我在這裏哨所工作堅守了八年。
神農頂瞭望塔第一任哨兵 袁裕豪: 我說別人在這工作那麽長時間,太辛苦了,你怕不怕苦?你要是怕苦就算了,你要不怕苦,就接我的班,繼續站我的崗。
如今,神農頂崗哨經40年建設,已配備了先進的衛星通訊裝置和高科技監測系統。而哨兵們仍然堅持每天的人工巡視,這是前輩們傳授的經驗和留下的習慣。40多年的守望,幾代人的青春和無數人的努力,共同成就了神農架林區近464.8萬畝森林的長青與長盛,每年約為神農架創造約18億元的旅遊收入,為2萬多人帶來綠色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