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迷圈裏長期流行這樣一種說法,即美國海軍擁有「黃金損管」技能,只要船不沈就能救回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太平洋戰爭中的「富蘭庫林」號航空母艦(CV-13),在全艦大火、彈藥殉爆的情況下依然得以幸存,而「黃金損管」的光環直到2020年「好人理查德斯」號兩棲攻擊艦被焚毀才有所黯淡。其實,美國海軍高超的損管能力也是在總結失敗教訓的基礎上逐步提升的。在80年前的雷伊泰灣海戰中「普林斯頓」號輕型航母(CVL-23)僅被日軍飛機命中一枚炸彈即遭到重創,盡管美軍全力搶救,終究未能挽回這艘戰艦的生命,但其經驗教訓卻成就了數月之後「富蘭庫林」號的大難不死。今天我們就回顧一下「普林斯頓」號的最後戰鬥……
■ 1945年 3 月19日 ,美國海軍「富蘭庫林」號航母在日本外海遭空襲重創,幾乎沈沒。
捷號作戰
1944年10月17日,美軍艦隊浩浩蕩蕩開進菲律賓群島中部的雷伊泰灣,同時觸發了日本海軍「捷一號」作戰的警報。1944年6月馬利安納海戰落敗後,日本海軍制定了捷號作戰計劃,以應對美軍的後續進攻,其中「捷一號」作戰以防禦菲律賓為中心。在判明美軍進攻雷伊泰島之後,日軍艦隊於18日陸續從新加坡附近的林加錨地和日本本土出動,開赴菲律賓海的決戰之地……
■ 1944年10月20日, 道格拉斯· 麥克亞瑟上將與一眾幕僚涉水登上雷伊泰灣灘頭。
「捷一號」作戰的構思相當復雜,其大致意圖是以徒有其表的航母機動部隊為誘餌,在菲律賓以北活動,將最具威脅的美軍航母特混艦隊從雷伊泰灣戰場引開,以戰列艦、巡洋艦為主力的水面艦隊分為多個突擊群,分別從聖博納迪諾海峽和蘇裏高海峽突入,對猬集於雷伊泰灣的美軍登陸艦隊及登陸灘頭展開南北夾擊,從而挫敗美軍的進攻。為此,聯合艦隊將手中的本錢全部梭哈了,連戰爭前期不舍得用的戰列艦也全部出動,共計9艘(含2艘航空戰列艦),此外還有13艘重巡洋艦、6艘輕巡洋艦和34艘驅逐艦。由於航母部隊已基本喪失戰力,主要由岸基航空部隊提供空中掩護,擁有約500架飛機。
■ 1944年10月18日 ,「武藏」號戰列艦由錨地啟航駛向雷伊泰島戰場, 於10月24日 被美軍艦載機擊沈於錫布延海。
盡管日軍可謂傾巢而出,但實力相比美軍依然處在絕對劣勢。參戰的美國海軍第3、7艦隊擁有戰鬥艦艇超過200艘,其核心是第38航母特混艦隊(TF38),擁有9艘大型航母和8艘輕型航母,搭載艦載機1100余架,編為4個特混大隊(TG),擔負壓制日軍航空兵力和打擊日軍艦隊的重任。第7艦隊以18艘護航航母和6艘老式戰列艦為核心,負責為登陸行動提供火力支援和空中掩護。美軍對日軍的動向已有掌握,在10月上中旬,TF38對沖繩、台灣和菲律賓的日軍機場實施一系列掃蕩作戰,大量消耗了日軍航空兵力。在雷伊泰灣海戰揭幕時,TF38位元於呂宋島以東海域,準備迎擊進入戰場的日軍艦隊。
■停泊於烏利西錨地 的TF38航母特混艦隊,攝於1944年12月 。
10月23日至24日夜間,由菲德烈·謝爾曼少將指揮的TG38.3大隊巡弋在馬尼拉以東150海裏的菲律賓海上,整夜進行海上加油和飛機整備作業,為天明後的戰鬥做好準備。TG38.3編有4艘航空母艦,包括2艘埃塞克斯級「埃塞克斯」「列克星敦II」號和2艘獨立級「蘭利II」「普林斯頓」號,由2艘戰列艦、4艘輕巡洋艦和9艘驅逐艦護航。
■ 1943年3月的 「普林斯頓」號輕型航母,該艦當時剛剛建成服役。
「普林斯頓」號是獨立級輕型航母二號艦,原為克里夫蘭級輕巡洋艦,中途改建為航空母艦,其艦名取自北美獨立戰爭時期的普林斯頓戰役,也是美國海軍歷史上第四代「普林斯頓」號。該艦於1943年2月建成服役,排水量13000噸,航速31節,裝備22門40公釐高射炮和16門20公釐機關炮,最多可搭載45架飛機。「普林斯頓」號於1943年7月開赴太平洋戰場,此後轉戰吉爾伯特、所羅門、拉包爾、馬紹爾、特魯克、馬利安納等地,歷經多次海空戰鬥,戰功卓著。比如在1944年6月的馬利安納海戰中,「普林斯頓」號的艦載機擊落了30架日機,另有3架被該艦防空炮摧毀。在雷伊泰灣海戰時,「普林斯頓」號搭載有第27航空大隊的25架F6F「地獄貓」戰鬥機和9架TBM「復仇者」魚雷轟炸機。
孤狼獨彈
10月24日拂曉前夕,TF38的大小航母就已經做好出擊準備,由於尚未確認日軍艦隊位置,當天的首項任務是掃蕩馬尼拉灣的日軍艦船,其次對300海裏半徑內的區域進行航空偵察,尋找日軍主力艦隊,再次在艦隊周邊進行防空反潛巡邏。「普林斯頓」號於5時20分全艦進行戒備狀態,6時起飛8架F6F開始當天的第一輪空中巡邏,不久即攔截並擊落了2架試圖靠近艦隊的日軍偵察機。
■「普林斯頓」號搭載的 VF-27戰鬥機中隊的飛行員們在F6F戰鬥機前 合影,他們在空戰中擊落了大量日軍飛機。
美軍正在摩拳擦掌,日軍也沒有坐以待斃。駐馬尼拉的日軍第6基地航空部隊司令官福留繁中將認為,與其把不多的飛機派往己方艦隊上空掩護,不如集中力量突擊美軍航母艦隊,透過以攻為守的方式間接消除美軍對突擊部隊的空中威脅。24日黎明分時,日軍偵察機發現了TG38.3的位置,天明後超過100架日軍飛機從克拉克、尼克拉斯等基地出發,分為三個波次發起空襲。7時50分,日機編隊在距離目標約40~50海裏處被美艦雷達發現,隨即遭到大批美軍戰鬥機的攔截,「普林斯頓」號又起飛了12架F6F加入防空戰鬥。在持續約1個小時的交戰中,「普林斯頓」號的戰鬥機隊斬落了34架日機,自身僅損失1架,大獲全勝。
■這幅畫作表現了 一架F6F戰鬥機 從「普林斯頓」號航母上起飛。
在擊退日軍突襲的同時,TG38.3也準備出動攻擊機群還以顏色。「普林斯頓」號計劃派出9架TBM,由8架F6F護航,但當時大部份戰鬥機還在空中,艦長威廉·布雷克上校決定先回收12架戰鬥機,加油裝彈後與魚雷轟炸機一道出擊。為了騰出甲板空間供戰鬥機降落,地勤人員將6架TBM透過升降機送回機庫,臨時停放在機庫甲板後部左舷一側,每架轟炸機都已加滿燃油,掛好魚雷,兩翼下還搭載了副油箱以延伸航程。一切都有條不紊,但危險悄然臨近。
■一架「復仇者」魚雷轟炸機準備從「普林斯頓」號航母上起飛, 攝於1944年10月。
9時12分,旗艦「埃塞克斯」號通報,在6海裏距離上雷達發現一架不明飛機,受到雲層遮擋無法辨識敵我。9時38分,海風將一片低雲吹到「普林斯頓」號上空,1架孤零零的飛機突然從雲霧間現身,美軍瞭望哨辨識出那是日軍的「彗星」俯沖轟炸機!它顯然是之前突襲編隊的漏網之魚,躲藏在雲層中耐心地等待機會,終於瞄準「普林斯頓」號亮出了獠牙!「彗星」迅速進入俯沖,「普林斯頓」號急忙左轉規避,全艦高射炮揚起炮口猛烈開火,但為時已晚。有美軍艦員回憶,即使在密集的炮聲中也能分辨出日機機槍的掃射聲以及子彈打中木制飛行甲板的響聲。事後分析「彗星」可能使用機槍發射曳光彈以修正投彈瞄準線。這架「彗星」在450公尺高度投下一枚250千克炸彈,之後在300公尺處改平脫離。
■表現日軍「彗星」俯沖轟炸機進行俯沖投彈的畫作,不過當天僅有1架「彗星」對「普林斯頓」號進行了「孤狼」式攻擊。
炸彈正中靶心,落在後部升降機前方大約22公尺的飛行甲板中央位置,偏離艦體中線僅4.5公尺,留下一個直徑約0.4公尺的破洞。在巨大動能的驅使下,這枚炸彈接連擊穿了飛行甲板、機庫甲板和第二甲板,在第三甲板的麵包房內爆炸,將正在忙碌的麵包師們全部殺死,炸點下方就是後輪機艙。至於那架成功命中「普林斯頓」號的「彗星」的結局並不明確,在附近航行的「裏諾」號輕巡洋艦宣稱擊中了這架日機,來自「列克星敦」號的F6F也聲稱擊落了1架「彗星」,總之這條孤狼十之八九未能歸巢,機組成員的身份也至今不明,但從戰機把握和攻擊動作的流暢不難看出是技巧嫻熟、經驗豐富的老手。
災難降臨
理論上講,一枚250千克炸彈在非要害位置爆炸並不能給這艘萬噸級航母造成致命的破壞,包括艦長布雷克在內的美軍官兵最初認為這次中彈並不嚴重。布雷克後來回憶,只聽到一聲類似空金屬罐撞擊的悶響,他能從艦橋上看到那個不大的彈孔,第一反應是命令損管人員趕快打修補程式,以免影響航空作業,但隨著煙霧從破孔和甲板縫隙間飄散開來,布雷克意識到情況不太妙。
■中彈20分鐘後的「普林斯頓」號,飛行甲板中部由明顯的煙霧溢位,表明機庫內發生大火。
那枚炸彈在穿透甲板的過程中,恰巧切斷了航空燃料總管,而且撞破了一架TBM翼下的副油箱,導致大量高辛烷值汽油泄露,而炸彈在機庫甲板上留下的凹陷仿佛是漏鬥,將外泄的汽油引向下層甲板,繼而被炸彈爆炸火焰所點燃,順著傾瀉而下的汽油瀑布向機庫甲板蔓延,在艦內損管系統做出反應之前,一場大火在機庫甲板上猝然爆發,而停在機庫內的6架TBM一架接一架地被火焰包圍,它們總共裝有2500加侖汽油和6枚Mk13型航空魚雷,殉爆已經無法避免!布雷克艦長在9時50分將航向轉至上風向,使海風從左前方吹來,希望借助風力將火災控制在艦體後部。
■ 10月24日10時左右 ,「普林斯頓」號機庫內的魚雷發生殉爆,大團煙霧升騰到空中,這幅照片是從「南達科他」號戰列艦上拍攝的。
盡管「普林斯頓」號的損管隊和消防隊早已各就各位,但火勢之猛烈、擴散之迅速都超出想象,艦體中部的損管系統受到破壞,主消防水管很快失去水壓,機庫灑水噴淋裝置失靈,煙霧和有毒瓦斯透過通風管道在艦體內流竄,高溫炙烤著艙壁,將一間間艙室變成烤箱,迫使還活著的艦員逃到甲板上,輪機艙人員戴著防毒面具堅守崗位,但高溫和積水讓他們不得不撤離,最終「普林斯頓」號喪失了動力,開始隨波逐流。10時02~10分,機庫內那幾架轟炸機的魚雷終於被陸續引爆了,劇烈的沖擊波將前後升降機炸出了升降機井,濃烈的黑煙從升降機口噴湧而出,好像兩座海底火山正在噴發!眼見火勢已然失控,布雷克艦長於10時10分下達了第一階段疏散令,除490名損管消防人員外,所有人撤離!10時20分,他又發出第二階段疏散令,只留下240人繼續挽救軍艦!
■這幅照片顯示了「普林斯頓」號左舷中部的受損情況,可見飛行甲板已經隆起變形,艦體也被大面積破壞,從「伯明罕」號輕巡洋艦拍攝。
艦橋已經熱得無法停留,進出通道也被火焰封鎖,布雷克艦長等艦橋人員只能利用因爆炸而斜靠在艦橋邊緣的起重機臂撤離到飛行甲板上。此前布雷克艦長已經被安排卸任,而繼任的約翰·霍斯金斯上校也已上艦,布雷克向後者表達了深深的擔憂,因為在機庫尾部的魚雷儲存間內臨時存放了400枚45千克通用炸彈和65枚集束炸彈,布雷克希望它們已經在之前的殉爆中報銷了,遺憾的是這批定時炸彈依然存在。
艱難救援
在接到「普林斯頓」號中彈起火的報告後,艦隊司令謝爾曼少將於9時53分命令「裏諾」號輕巡洋艦、「卡辛·楊」「格林」「厄文」號驅逐艦留下守護和救援「普林斯頓」號,TG38.3其余各艦繼續執行攻擊任務。上述幾艘戰艦迅速在「普林斯頓」號周圍展開環形警戒隊形。10時之後,「伯明罕」號輕巡洋艦和「莫裏森」號驅逐艦也趕來增援,「伯明罕」號艦長湯瑪斯·英格利斯上校被指定全權指揮救援行動。
■「伯明罕」號輕巡洋艦艦長 湯瑪斯·英格利斯上校,全權指揮救援行動。
「厄文」號靠近「普林斯頓」號艦首,接應人員撤離,一些大膽的人直接從飛行甲板往驅逐艦甲板上跳,或者嘗試將重傷員拋擲到友艦上,但兩艦之間的距離因為艦體在波濤中不停搖晃而時遠時近,高低起伏,非常考驗時機的掌握,而不時發生的碰撞在「厄文」號艦體上留下了不少傷痕。更多的人選擇由繩索滑入海中或直接跳水,之後遊向驅逐艦,攀附著垂下的繩網得以獲救,但越來越大的風浪使數十人在抓住繩網之前不幸溺亡。
■「裏諾」號輕巡洋艦靠近「普林斯頓」號協助滅火。
「莫裏森」號在救起約400名幸存者後,靠近「普林斯頓」號的右舷後部,希望協助撲滅肆虐的火焰,不料上層建築卡在「普林斯頓」號兩座突出在舷側的煙囪之間,結果飛行甲板上的各種物品和殘骸紛紛滾落在驅逐艦甲板上,其中包括一輛吉普車和一輛飛機牽引車,砸中了「莫裏森」號的艦橋!這種經歷恐怕也是獨一無二的!「厄文」號前來幫助「莫裏森」號,幾次透過拖拽試圖將兩艦分開,最終「莫裏森」號成功脫離困境,拖著折斷的桅桿緩緩離開垂死掙紮的航母。
■「伯明罕」號輕巡洋艦從左舷方向對「普林斯頓」號噴水滅火。
作為參與救援的戰艦中最大的一艘,「伯明罕」號輕巡洋艦屬於克里夫蘭級,與「普林斯頓」號可謂系出同門,兩者尺度相近,因此當「伯明罕」號在「普林斯頓」號左舷平行停靠時,該艦的消防水龍可覆蓋「普林斯頓」號整個艦體。「伯明罕」號還派出一支38人的誌願消防隊登上「普林斯頓」號協助滅火。一位「伯明罕」號的水兵記得消防水龍從敞開的艙口向機庫內噴水,為火中的彈藥降溫,海水遇到炙熱的鋼鐵頓時化作一團蒸汽!12時12分,有空襲警報傳來,協助滅火的「裏諾」號暫離進行防空警戒。13時30分,另一個潛艇警報迫使英格利斯上校下令「伯明罕」號暫停救援,展開反潛警戒,直到14時45分解除警報重新靠近「普林斯頓」號。此時,經過消防人員數小時的奮戰,火勢已經得到部份控制,唯有艦尾的一處火場因為高溫依然難以靠近。
■從「伯明罕」號輕巡洋艦甲板上拍攝的滅火場面。
形勢的好轉讓布雷克艦長心中希望大增,他透過艦隊通訊系統與英格利斯商量,待大火完全撲滅後,由「伯明罕」號將「普林斯頓」號拖往烏利西錨地。然而,這個希望卻在15時23分驟然破滅!布雷克艦長的擔憂在這一刻化為可怕的噩夢,存放在「普林斯頓」號艦尾的400多枚炸彈在火焰的炙烤下終於劇烈殉爆,破壞力之猛烈將部份艦尾和飛行甲板後段炸得粉碎!更為慘烈的是,數不清的熾熱碎片在沖擊波下形成一場「金屬風暴」席卷了相鄰的「伯明罕」號,後者的甲板上當時擠滿了人,瞬間被掃倒一片,有人被鋼鐵殘骸割裂,有人被爆風從高處吹落到甲板上或大海中。「伯明罕」號的甲板堪比人間煉獄,到處是血肉模糊的殘缺肢體,血流成河,還活著的人也多數被嚴重燒傷,強烈的痛苦讓他們只求速死,有人對前來救助的軍官說:「不要為我浪費嗎啡了,長官,對我頭上來一槍吧」。事後統計,「伯明罕」號有229人死亡、420人受傷,其中219人重傷,占全艦官兵的一半,比「普林斯頓」號的傷亡還要大!
■「普林斯頓」號艦尾的炸彈發生大規模殉爆的恐怖瞬間, 拍攝於15時24分 。
黯然棄艦
當大霹靂發生時,布雷克和霍斯金斯兩位艦長還留在「普林斯頓」號的飛行甲板上,布雷克幸運地只受了點皮外傷,而霍斯金斯的右腿被碎片切斷,失去了膝蓋以下的部份,但霍斯金斯堅持讓布雷克先照顧其他人,自己用刀切除了碎肉並自行包紮止血。艦尾的殉爆將消防隊的所有努力化為烏有,已被壓制的火勢重新擡頭,並向艦體前部的彈藥庫和油艙蔓延。「伯明罕」號遭此重創後已無力堅持救援,而在場的其他的艦船也沒有拖帶航母的能力,「普林斯頓」號的命運就此註定。布雷克艦長於16時下達棄艦令,他於16時40分最後一個沿著繩索離艦。
■發生大霹靂後的「普林斯頓」號(右)部份艦尾和飛行甲板後部已經不翼而飛,畫面左側就是被爆炸波及、死傷慘重的「伯明罕」號。
16時45分,謝爾曼少將接到上級命令,要率領艦隊北上追擊日軍航母艦隊,他下令將「普林斯頓」號擊沈,由「厄文」號驅逐艦執行這項令人心碎的任務,然而該艦隨後的經歷為這場悲劇增添了一個尷尬的註腳。「厄文」號的魚雷射擊指揮儀在之前救援「普林斯頓」號時因為碰撞而損壞,只能停在航母舷側約1海裏外使用目視瞄準發射魚雷。第一枚魚雷走了條曲線擊中航母艦首,但毫無效果,第二枚魚雷從航母艦尾偏離,第三枚魚雷更離譜,轉個圈竟掉頭直奔「厄文」號而來,艦長急令加速轉舵規避,魚雷從距離舷側僅9公尺處穿過,讓人驚出一身冷汗!「厄文」號繼續執行任務,第四、五枚魚雷從艦首偏離目標,而第六枚魚雷再次上演了「回馬槍」,險些擊中「厄文」號。
■「厄文」號驅逐艦的魚雷發射管,該艦針對「普林斯頓」號的魚雷射擊卻遭遇尷尬時刻。
在差點兩次死在自己魚雷的手上後,「厄文」號終於被解除任務,由「裏諾」號接替為「普林斯頓」號送行。該艦於17時46分發射了2枚魚雷,命中「普林斯頓」號前部航空汽油庫下方的艦體,10萬加侖汽油被引爆,仿佛是送葬的禮炮,在海面上形成一朵高達600公尺的蘑菇雲。17時50分,「普林斯頓」號沈入菲律賓海的深淵中。
■ 17時50分, 「普林斯頓」號被「裏諾」號的魚雷擊中後發生大霹靂。
「普林斯頓」號航母是美國海軍在雷伊泰灣海戰中損失的最大的戰鬥艦艇,也是戰爭後期日軍透過非特攻方式擊沈的少數美軍大型艦艇之一。盡管最終沈沒,但「普林斯頓」號的人員損失相對較輕,僅有108人陣亡,1361人獲救,布雷克艦長因為在救援行動中的沈著表現而被授予海軍十字勛章。值得一提的是,斷腿的霍斯金斯上校在一年後被任命為第五代「普林斯頓」號艦長,這是一艘埃塞克斯級航母。最大的人員損失來自「伯明罕」號,除了超過600人傷亡外,該艦上層建築大面積損壞,失去了2門127公釐炮、2門40公釐炮和2門20公釐炮,參與救援的「厄文」、「莫裏森」和「裏諾」號都因為碰撞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
■「普林斯頓」號的幸存者乘坐救生艇接近前來營救的「卡辛·楊」號驅逐艦。
「普林斯頓」號損管部署到位,但某些意外情況和違規操作還是鑄成悲劇。首先,因為航空作業的原因將滿油滿彈的轟炸機臨時移入機庫,成為火災猝然爆發的重要原因,這一點與中途島海戰中日軍航母淪陷的原因驚人地相似;其次是空襲警報和潛艇警報使救援行動一度中斷,尤其是潛艇警報事後發現是虛驚,白白延誤了救援時機;最後,「普林斯頓」號將炸彈違規存放在機庫甲板的魚雷儲藏間內,導致了最後的大霹靂。
「普林斯頓」號是美國海軍迄今為止沈沒的最後一艘艦隊航母,它在太平洋戰爭中總共獲得了9枚戰役之星。
■「普林斯頓」號的艦名由一艘嶄新的埃塞克斯級航母繼承,圖為該 艦於1948年停靠 中國青島時的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