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多管火箭炮亮相珠海中國航展,幕後有位裝調專家做保障

2024-11-17軍情

極目新聞記者 周萍英

特約通訊員 白菲斐

通訊員 萬安麗 李雙

11月12日-17日,第十五屆中國航展在珠海舉辦,全方位展示中國陸軍外貿武器裝備發展最高水平、最新突破、最前沿成果。

AR3遠端多管火箭亮相(通訊員 供圖)

一款AR3遠端多管火箭武器系統,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註。這背後,離不開來自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江山重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一批批大國重器技術保障人員,火炮裝調工吳明剛,就是其中的佼佼者。11月17日,吳明剛介紹了偵錯裝置背後的故事。

3小時完成精度校準

「我主要負責火炮系列產品的精度偵錯。」吳明剛開門見山,向極目新聞記者科普起來:「要實作精準打擊,校準零點和到位非常重要,零點就是出發位置,到位就是到達位置。」

如何實作打得準、打得好呢?首先就是要保證校準零點。吳明剛介紹說,校準零點需要根據一些數據進行計算,輔之以裝調經驗,克服30多項參數之間的幹擾,最終使得零點的位置誤差控制在分毫間。

吳明剛偵錯裝置(通訊員 供圖)

「這30多項參數也得達到標準的數值,偵錯才算成功。」吳明剛說,系列產品偵錯成功後,還得使用經緯儀進行驗證,確保各項數據都達標。「一般順利的話,3小時可以偵錯一台裝置的精度,這是比較快的。」擁有28年裝調經驗的吳明剛謙虛地說,新手可能需要七八個小時,嘗試十多次,遇到問題,他會指導他們。

偵錯完成,還需要進行現場試驗。要根據發射現場的氣象條件,比如溫度、風速、風向、高度、發射距離等情況,進行細微的參數調整。對於經驗豐富的吳明剛來說,一般5分鐘就能調整到位。「別小看這5分鐘,這可是我幾十年來的經驗積累!」吳明剛笑著說,每次現場試驗,壓力都很大。「為大國重器做保障,肩上的責任沈甸甸。」

獲得專利授權7項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江山重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位於湖北老河口的江山機械廠。1976年出生的吳明剛,從小就跟隨在廠裏工作的父親一起,深刻感受著軍工前輩們投身三線建設的奉獻與拼搏。

1993年,吳明剛報名參軍,成為了一名武警戰士。1996年底,吳明剛光榮退伍。受父親影響,他決定回到父輩奮鬥過的地方。穿上了「兵工藍」的工裝,吳明剛既興奮又緊張。他深知自己的不足,開始拼命學習機械原理、識圖制圖、電工技術、電氣自動化等專業知識,並虛心向老前輩求教。

2002年,某地一台裝備因電子操控出現故障,不能實作預期目標效果,吳明剛應邀前往現場解決問題,卻因不太擅長自動化知識,無法處理好故障。看到對方失望的眼神,吳明剛暗下決心,要努力「充電」。2002年起,他開始利用業余時間進修,潛心學習機械制造與自動化,逐漸成為裝置裝調領域業務骨幹。

「總感覺這兩個齒輪在轉動中嚙合得不到位!」2009年,吳明剛在一次裝備偵錯中發現,一台檢測裝置啟動後,噪音非常大。他仔細檢視後發覺,帶動傳送帶轉動的兩個齒輪的嚙合狀態似乎不匹配,還導致物品傳送效率低下。

吳明剛進行系統研究(通訊員 供圖)

能不能調整齒輪的轉速,使之匹配?吳明剛陷入沈思。下班後,他對這台檢測裝置進行了全面研究。「檢測裝置與一個伺服系統銜接,系統控制齒輪轉速為1分鐘1400轉。」善於發現、勤於研究、精於思考的吳明剛經過數次不斷嘗試,確認轉速控制在1分鐘800轉時,傳送平穩、高效且噪音小,於是,他便為該型別的檢測裝置設計了一個新的控制系統,並按裝置啟動、平穩傳送、裝置關停三個狀態,結合執行時間,分別設定不同的轉速控制,節約了裝置偵錯的時間和精度。由此,他總結提煉的【齒輪嚙合檢測驅動方法】也被評定為兵器集團黨員創新工程示範計畫,在各地推廣。

這次嘗試給了吳明剛莫大的鼓舞,在創新發明的路上,他一發不可收。2010年,在某型裝備裝配偵錯中,吳明剛發現,用於檢測裝置的控制器,經常會出現被燒壞的情況。「一台控制器價值10多萬元,連線著100多條路線,一旦損壞,不僅造成不小的經濟損失,更會耽誤安裝檢測的時間。」吳明剛決定為這台控制器裝上「保險」。

經過一個多星期攻關,吳明剛根據產品內部不同系統的電壓和電流要求,在電路輸入和輸出中設計出一個保險裝置。若電壓或電流超出正常範圍,保險路線就會自動熔斷,避免了控制器被損壞。此項研究成果,為國家節約品質損失近百萬元。

近年來,吳明剛參與完成了某部件氣密性檢測操作技術、引信裝定與發火檢測裝置、基於雷射跟蹤儀的精度檢測方法、提高某產品推彈到位率QC計畫、自動化線纜檢測平台等30多項技術革新,有效提高了國防重器的檢測精度和生產效率,獲得專利授權7項,累計為國家節約資金460多萬元。

帶出12名行業骨幹

近年來,隨著強國強軍事業的深入推進,一批批90後、00後有誌青年紛紛加入江山重工研究院,投身國防現代化建設。吳明剛身為火箭炮裝調領域工匠,開始琢磨著如何將自己的所學、所獲傳承給年輕人。

吳明剛和同事交流(通訊員 供圖)

「這裏有個指示燈,紅燈亮了,就說明這個路線有問題,得認真檢查電路連線狀態。」在江山重工研究院產業園基地,吳明剛一改簡單說教的方式,把課堂搬到了生產現場。他結合產品具體裝調的過程,從基本原理到檢測步驟再到組裝工藝,每一步都邊演示,邊講解,讓徒弟先看再學、再操作、再練習,不厭其煩地答疑解惑,直至徒弟們聽懂學會為止。

為了讓年輕人早日成才,吳明剛將多年積累認真梳理,針對不同型號的產品,編撰出產品故障案例解析及作業指導書、培訓教材6冊,讓這些「娃娃兵」早日掌握技能,也為產品售後服務、靶場試驗、技術人員培訓等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2015年拜師吳明剛的青年職工潘超對老師很是敬佩,「是個老師傅,但是又沒有老師傅的架子。」潘超說,每次年輕人遇到問題向他請教,他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從來不擺譜。在吳明剛的言傳身教下,潘超已經連續四年獲評公司業務標兵,他帶出的裝調八班憑借捍衛產品「零缺陷」的優異成績,被授予「全國品質信得過」班組。

如今,吳明剛帶出的「娃娃兵」逐步成長為火箭炮裝調領域的新星和「技術尖兵」。12名徒弟已成為國家高新產品的主要技術力量。此外,他透過售後服務和集中培訓,將自己的寶貴經驗集納成多本作業指導書、培訓教材,把自己的「絕招、絕技、絕活」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軍隊的火箭炮操作者,累計為部隊培養出100余名維修技師。

近年來,吳明剛已先後榮獲「全國模範退休軍人」「全國技術能手」「湖北五一勞動獎章」「湖北省首席技師」「荊楚工匠」等榮譽,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套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