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外媒震驚:南海情勢可能導致全球第三次大戰,真的嗎?

2024-07-17軍情

在過去,我們多次強調中美在南海爆發軍事沖突的可能性極低,幾乎可以認為是零。然而,在最近的香格裏拉對話會上,小馬科斯的言論重新點燃了這一話題。他明確警告稱:「只要有一名菲律賓人傷亡,美軍就會根據【美菲軍事協定】介入」,這讓中美沖突的討論再度升溫。例如,【亞洲時報】參照英國倫敦全球政策研究所專家鮑伯·薩維奇的看法,他認為南海局勢可能正滑向全球沖突。他列出幾個理由:首先,中國計劃執行新法律,逮捕非法進入其主權水域的外國公民;其次,中國海警對菲律賓船只使用了水炮;第三,拜登已公開承諾支持菲律賓,保護其在南海受到攻擊的船只;最後,小馬科斯稱菲律賓人員被殺害幾乎等同於「戰爭行為」,這是他設定的「紅線」。

英國專家認為,如果馬尼拉根據其防禦條約請求美國援助,很容易想象中國海警船將與該地區巡邏的美國軍艦發生對峙。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拜登不作出積極回應,可能會讓美國盟友感到不安,使美國的安全承諾失去信譽。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也表態,盡管歐洲和中東正在發生歷史性沖突,印太地區仍然是美國的戰略優先考慮。另一方面,中國軍方代表對來自美國的威脅表示不屑一顧,批評美國「制造分裂,挑起對抗,破壞穩定」。為了強調英國的立場,這位專家還提到了蘇納克的建議,即英國應該為可能在南海爆發的沖突做準備。他進一步指出,中美間不斷升級的貿易戰、科技封鎖戰、中國與俄羅斯的特殊關系,以及當前的地緣政治格局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歐洲非常相似。他警告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由一個人的暗殺觸發的,而下一次可能由一名菲律賓海員的死亡引發。

這引出了一個嚴重的問題:中美會因為菲律賓一名海員的死亡而開戰嗎?答案幾乎是不可能的。

首先,美菲軍事協定在南海爭端中的適用性有明顯的模糊地帶,主要是針對外敵入侵菲律賓本土。因此,美國有足夠的理由避免介入中菲南海爭端,如果真有意介入,早就行動了。其次,中美兩國雖然存在對抗和競爭,但也保持了合作和溝通,透過各種交流機制,完全可以避免因菲律賓事件直接沖突。拜登的對華策略旨在建立護欄,核心戰略是避免與中國發生沖突,這決定了美國不會因菲律賓而被卷入對華戰爭。最後,美軍在南海並沒有足夠的軍事力量與中國進行對抗。自中菲黃巖島爭端以來,中國已在南海獲得了決定性的軍事優勢。美軍在南海的存在大多局限於瀕海戰鬥艦、驅逐艦或兩棲攻擊艦,而中國在南海的軍事力量是美軍的多倍。中國在南海的島礁基地、陸基反艦飛彈、彈道飛彈和高超音速飛彈,足以對駐菲美軍構成重大威脅。

綜上所述,美國在南海的戰略主要是利用中菲爭端作為輿論戰的工具,制造麻煩給中國,同時避免與中國直接沖突,更不用說戰爭了。美國介入或發動戰爭的唯一條件是符合其國家利益,與中國在其家門口的沖突,可能顛覆美國的海上霸權,這是美國最不願見到的情況。拜登可能在公共場合強硬表態,但實際上不太可能采取實質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