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緊張準備中的珠海航展每天都會給軍迷們帶來驚喜,最新的一個是殲-15T彈射型艦載戰鬥機。
11月5日,編號為1518的殲-15T艦載戰鬥機抵達珠海,同時中國海軍官方釋出訊息,確認該機的正式型號是「殲-15T」,而不是原來軍迷們普遍猜測的「殲-15B」,其中字母「T」代表彈射。
就此,這款新型重型艦載戰鬥機正式揭開了面紗。
(1518號殲-15T抵達珠海機場)
實際上,殲-15T已經出現在今年10月份的雙航母聯合演練中。在多架殲-15編隊飛越雙航母編隊的照片裏,大多數殲-15已經是白色雷達天線罩;在中國海軍釋出的高畫質照片中,許多軍迷發現在山東艦甲板上停放的殲-15中,就有很多擁有白色雷達天線罩,並且具備了彈射起飛牽引桿。
這些具備白色雷達天線罩的殲-15總共可見13架,當時幾乎所有的軍迷和自媒體都認為,這款新型艦載機的型號是殲-15B。現在海軍的正式命名其為殲-15T,有可能是為了與僅能滑越起飛的殲-15基礎型做出區別。
(雙航母同框中出現的殲-15T)
相比解放軍海軍最早裝備的殲-15戰鬥機,殲-15T主要有三個不同之處:
一是雷達天線罩變成了白色,天線罩的尖端沒有空速管,並且雷達天線罩與機身的介面縫隙是傾斜的。
這被認為是裝備了AESA雷達的標誌,盡管我們不清楚殲-15T的AESA雷達效能如何,但是其孔徑無疑是當今世界戰鬥機雷達中最大的之一(可能比殲-20雷達的孔徑還大)。
(殲-15T的雷達天線罩很醒目,帶有明顯的傾斜設計)
我們知道,在其他技術水平相當的情況下,更大的孔徑就意味著更多的TR數量、更大的發射功率、更高的接收靈敏度,這一切都意味著更大的探測範圍。
因此向來對中國戰鬥機陰陽怪氣的美國軍事媒體,也普遍認為殲-15T的雷達效能應該不弱於美國海軍F/A-18E「超級大王峰」艦載戰鬥機的AN/APG-79有源相控陣雷達。
二是前起落架增加了彈射牽引桿。
殲15T不僅可以彈射起飛,也可以在山東艦和遼寧艦上滑躍起飛。如果在福建艦上彈射起飛,將能夠使殲-15T在滿油、最大載彈量的狀態下起飛,發揮出最大的戰鬥力。
在山東艦和遼寧艦上滑越起飛,只有在2號跑道的最遠端起飛,才能達到最大起飛重量,出動效率自然大打折扣,並且影響降落。
(殲-15T的前起落架十分粗壯,帶有顯眼的彈射牽引桿)
正因為殲-15T的通用性,沈飛目前應該已經轉產殲-15T,而不再生產僅能滑越起飛的殲-15基本型。
殲-15T繼承自「側衛」家族的大機內載油量,使其成為世界上內油作戰半徑最遠的艦載戰鬥機。可能美國海軍的F/A-18E/F戰鬥機加掛三個副油箱,作戰半徑才可以與殲-15T的內油作戰半徑相比,但在這種情況下其速度和載彈量都要受到影響。
(這架殲-15T使用了國產太行發動機)
三是使用了國產太行發動機。
此前官方釋出的雙航母合練的視訊和照片中,我們看到當時的殲15T使用的依然是俄制的AL-31系列發動機。因此殲-15T目前應該同時使用進口俄羅斯的AL-31發動機,也可以使用國產太行發動機,而殲-15基本型僅使用進口的AL-31發動機。
殲-15服役這麽多年,如今等來了四代半的殲-15T,為何還要采購使用俄制發動機?這或許和發動機本身的效能沒有太大關系,而是考慮到後勤維護的統一性。
遼寧艦和山東艦上的殲-15T是分批次替換,因此必然長時間和殲-15基本型混編使用,這些早期生產批次的殲-15T使用AL-31發動機,顯然能簡化兩艘航母的後勤維護工作量。
在福建艦上服役的殲-15T,必然是新批次飛機,也將統一使用國產太行發動機。
(雙航母演練時出現的殲-15T仍然使用進口AL-31發動機)
未來等到殲-15T的生產數量足夠多了,基本型的殲-15將轉為海軍航校中的訓練飛機,遼寧艦和山東艦上也將換裝全部使用太行發動機的殲-15T,中國海軍的艦載戰鬥機將會做到完全統一。
這架出現在珠海航展現場的殲-15T搭載了兩台太行發動機,加上機號不太尋常,有可能是用來測試的原型機。
正因為這三大不同之處,使得殲-15T完全擺脫了俄羅斯蘇-33艦載戰鬥機的陰影。就連美國【戰區】網站也認為,殲-15T是中國完全國產的「海側衛」,與蘇-33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殲-15T的翼尖飛彈掛架)
此外,殲-15T的機翼外掛架也做了改進,不再是以前的階梯式下沈布局,這是為了相容霹靂-10空空飛彈做的改進。
殲-15T一出現就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非隱形艦載戰鬥機之一,足夠與法國的飆風-M和美國的F/A-18E/F對抗,完全碾壓印度海軍的米格-29K。
可以想見,未來艦載型的殲-35隱形戰鬥機服役後,將與殲-15T一起,組成世界上最強大的艦載航空力量。如今殲-15T和殲-35都已現身,福建艦也順利經過了幾輪海試,相信這一天已經越來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