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疑似沈飛新戰機垂直起降「照」流出,與F35B相似!或登中國航母?

2024-10-02軍情

最近網路上流傳了一張疑似沈飛FC-31隱形戰機的比例航模垂直起降的照片,看起來與美國海軍陸戰隊使用的F-35B相似,這引起了網友的廣泛討論。有觀點認為這表明沈飛可能在探索隱形戰機的垂直起降技術,也有人懷疑這只是圖片經過了Photoshop的處理。

然而,根據學術論文和其他公開資訊源顯示,垂直起降技術已被沈飛及相關單位納入技術儲備,從理論上說,研發一種垂直起降的隱形戰機是可行的。

這是否意味著沈飛正計劃研發一種類似F-35B的艦載機用於航母作戰呢?但是,需要註意的是,當前中國海軍對於新型垂直起降隱形戰機的需求實際上為零,沈飛即將為海軍配備的中型隱形戰機殲35也不太可能開發出垂直起降版本。

首先,中國海軍的需求及其對航母部隊的建設模式與美國海軍完全不同。原本美國的F-35B垂直起降戰機是為了滿足海軍陸戰隊的需求以及一些盟友國家的需求而設計的改進型戰機。美軍主要將這種戰機部署在基於「兩棲攻擊艦」改造的「閃電航母」上,這些艦船的甲板長度有限且不具備彈射器,導致常規戰機無法起降,因此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開發了F-35B,使其能夠在短跑道上起降。此外,日本由於缺乏彈射器技術,其航母多為小噸位的直升機艦改造而來,無法搭載固定翼艦載機,也引進了大量F-35B作為艦載戰機。

盡管F-35B能在無需長跑道的情況下快速部署和作戰,從而在多種艦船和簡易基地上起降,增加了部隊的機動性和快速反應能力,但隱形戰機內部空間本就非常寶貴。由於F-35B采用垂直起降設計,其內部空間大量被升力風扇和管道占據,這限制了其作戰能力,使得F-35B在所有F-35型號中作戰能力最弱,載油量和載彈量也受到限制。與F-35C艦載機的1100公裏作戰半徑和殲35的1300公裏相比,F-35B的作戰半徑僅為833公裏,武器負載也有所減少。更重要的是,F-35B的維護比F-35A和F-35C要復雜得多,常規維護和保養成本也較高。

因此,從本質上來說,F-35B是美國海軍為了加強全球海上空中力量、維護其海上霸權而專門為兩棲艦改造的「閃電航母」研發的。而對中國來說,海軍的兩棲攻擊艦主要職責是進行兩棲作戰,支援登陸作戰和提供火力支援,與美國將兩棲攻擊艦用作航母的做法完全不同,因此中國不太可能專門發展垂直起降隱形戰機和相應的「閃電航母」。

即使目前中國正在設計的076型大型兩棲攻擊艦具有部份航母功能,並配備了電磁彈射器,能夠發射固定翼隱形戰機,因此完全沒有必要開發垂直起降的殲35。

關於沈陽航空公司正在開發垂直起降隱形戰機以配備解放軍航空母艦的報道,這實際上是一個讓人哭笑不得且缺乏基本常識的說法。中國在電磁彈射技術方面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可以發射滿載的固定翼殲35隱形戰機,其作戰半徑、載彈量和作戰能力均大幅超過美軍的F-35B。在這種技術條件下,海軍沒有任何理由去推動沈陽航空公司開發效能較差的垂直起降戰鬥機。

此外,空軍對於垂直起降的戰鬥機同樣不感興趣,因為他們的飛機主要是陸基部署。考慮到除了美國海軍陸戰隊及其他少數國家的海軍之外,幾乎沒有國家專門發展垂直起降戰鬥機,從中國海軍和空軍的實際需求來看,短期內裝備垂直起降隱形戰機的可能性實際上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