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利用馬六甲海峽遏制中國海運?需謹慎考慮,此路是否可行

2024-10-05軍情

隨著中國海軍實力的持續增強,逐漸對美國的海洋主導地位構成了真實威脅,因此「馬六甲困境」的概念應運而生。在較長一段時間內,西方媒體以及政治和學術界普遍將其視作中國的一大「戰略短板」,認為如果美國及其盟友封鎖馬六甲海峽,從而限制對中國的能源供應並切斷其海上「生命線」,就能迫使中國在某些爭議中妥協。

如今看來,這種觀點無論從概念還是能力上都難以成立。如果美國真的敢在馬六甲海域采取敵對行動,試圖透過海盜行為迫使中國妥協,他們自身可能會面臨更大的災難。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首先,現代海運的身份辨識極其困難。舉個例子,近期擱淺在蘇伊士運河的「長賜號」是一艘懸掛巴拿馬國旗的貨輪,由印度籍船長操控,而使用權則屬於一家位於中國台灣的公司,其任務是將貨物從中國運輸到歐洲。那麽,這樣一艘船是否可以算作中國船只呢?如果可以的話,美國攻擊這樣的商船就相當於是與世界為敵。值得註意的是,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貿易國家,也是許多國家的重要貿易夥伴,此類「長賜號」型商船數量眾多。在這種背景下,對任何與中國相關商船實施攻擊,無疑等同於向大多數國家宣戰。

其次,這種說法低估了中國的海運實力。有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中國已超越希臘,成為全球最大的船東國,總運力超過兩億噸,擁有一萬多艘商船。掛著中國國旗的艦艇數量在全球排名第三,僅次於賴比瑞亞和巴拿馬。此外,中國還可以利用空殼公司來規避美國的管控。在如此龐大的規模及復雜關系面前,美國又如何憑借「馬六甲困境」對中國多個領域施加明顯沖擊呢?

最後,如果專門攔截中國船只都不現實,那麽封鎖馬六甲海峽更顯得無稽之談。中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十分充足,未來能源進口的途徑也將更加多樣化,因此美國對馬六甲海峽實施封鎖,對遏制中國的效果非常有限。不提俄羅斯這位與中國關系密切的重要能源供應國,中國還在積極發展太陽能、風能和核能等清潔能源,已經不再把能源視為國家發展的短板。因此,現在企圖透過控制馬六甲海峽來限制中國海運的觀點,二十年前或許有一定道理,但現在看起來完全可笑。如今,中國早已建立了多元化的能源保障體系,而美國必須認真考慮,一旦決定封鎖馬六甲,無疑是在與全球對抗,這將導致昂貴代價和嚴重後果。這絕不是在威脅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