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基於權威歷史資料整理撰寫,文末有文獻參照來源,請知悉。】
越南戰爭是一場在各方面都充滿特殊性的「戰爭」。它由美國出於自身目的率先挑起,卻最終成為吞沒美國軍隊的「泥潭」般的存在,讓美國在冷戰中的氣焰徹底不復往日,低下了高昂已久的頭顱。
這場越南戰爭中不僅有美國、越南雙方參加,南韓軍隊也在其中扮演著參與者的角色——究竟是怎樣一回事呢?
國內勢力錯綜復雜,歷史遺留問題已久的越南
在各國團結一致對抗法西斯帝國主義,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後,世界局勢也曾有過一段時間的和平與安寧。但可惜的是,這份平靜並沒能維持太久,很快到來的冷戰將一股「低氣壓」重新帶回了地球上空。
冷戰中對抗的雙方由蘇聯和美國構成:雙方在勢力強大、意識形態卻大不相同的情況下,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熱戰剛剛結束,各國都亟待休整發展,於是展開了一場意識形態上的對抗。
在這場對抗中,美國蘇聯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暗暗較勁,拉攏盟友、意識形態滲透成為當時各國司空見慣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透過經濟援助達成對歐洲國家軟性控制的美國並不滿足,它又把目光放到了亞洲,企圖在亞洲也培育出能夠為自己所用的勢力。
在這種情況下,之前有過被法國殖民侵略歷史的越南成了美國的目標——此時的美國恐怕不會想到,能讓法國軍隊纏鬥破久、在此吃虧的越南,不僅沒能讓美國順利實作自己的企圖,反而成為將美國也拉入深淵的知名「泥潭」。
提到越南,就不得不談到越南復雜的「身世」。19世紀中葉之後,隨著帝國主義國家殖民潮流,法國也展開了對越南的殖民主義侵略,與晚清的遭遇類似,越南就在法國的一步步蠶食與不平等條約中徹底遺失了對本國的主權。
1874年,法越簽訂【第二次西貢條約】,越南開放紅河進入雲南的通道,允許法國在通商口岸派駐領事;1883年,法越簽訂【第一次順化條約】,越南承認法國統治越南全國。
在第二次世界開始後,1940年日本入侵越南,與先前在此展開殖民的法國達成一致,越南淪為兩國的雙重殖民地。 不過,日本與法國同為殖民者,一致的利益取向註定了兩國的表面和平維持不了多久。
果不其然,僅僅在五年後,日軍便發動政變,推翻法國在越南境內的殖民統治,扶植了代表日本勢力的傀儡皇帝。不過那時的日本也已經是強弩之末,離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戰敗只有五個月——在二戰結束後,越南也曾就此獲得了一段時間的獨立。
不過好景不長,當初因日軍政變下台的法國殖民勢力並沒有放棄對越南的這份野心,反而蓄意在同年9月卷土重來。
這場戰鬥的戰線被拖長到近乎9年:前五年是法國殖民軍與越南聯合政府的纏鬥;後4年法國改變了策略,轉而模仿起了之前的日本,也在越南的南方扶植了上任傀儡皇帝,建立新的「越南國」,將矛盾轉移為越南國內戰爭。
法國侵略者處心積慮的侵略計劃在1954年的奠邊府戰役失敗後徹底破產,就在這年的7月21日,有關結束越南戰爭的【日內瓦協定】正式簽訂。
但法國侵略者的分裂計劃卻並未在當時得到解決,南北分治的局面反而成為越南的歷史遺留問題之一,也成為美國利用以挑起戰爭的「缺口」。
二、蓄意挑起越南戰爭,卻越陷越深的美國
越南內戰的戰火得到暫時平息,卻不想另一個侵略者的魔爪已經伸向東南亞地區——那就是美國。
美國正忙於和蘇聯的軍備競賽、意識形態滲透,在法國結束越南戰場後自認為找到了一塊適合分裂的「新大陸」,於是迫不及待地在【日內瓦條約】簽訂兩個月後就打著「防止蘇聯共產主義擴張」的旗號,成立東南亞條約組織。
此時沾沾自喜的美國並沒有想到,越南雖然國內勢力復雜、還時常有內戰發生,看似是外來侵略者好捏的「軟柿子」,但其能在法國、日本的殖民侵略下堅持,沒有淪陷,還能在二戰結束後的9年戰線中拖垮法國的軍隊與布局,真面目是海市蜃樓掩蓋下的「泥潭」。
美國花費接近6年時間在越南布局,先是選擇扶植前文提到的南方傀儡政府,為越南的南方政府輸送經濟和軍事援助,力求鎮壓越南國內反對的聲音。
可越南雖然飽受殖民者的侵略和磨難,但這並不代表越南國內沒有反抗侵略的民族情緒與先進的民主思潮——由胡誌明領導的越南共產黨就是越南的先進力量代表。眼見對越南的布局並不能直接達成理想中「控制越南全國」的目標,美國也愈發著急起來。
時間來到甘迺迪就任美國總統的1961年,美國正式決定「親自入局」,來自美國的特種部隊進入越南作戰,來自美國的軍事顧問也抵達越南指揮——這種在二戰後毫不掩飾目的、進入他國只為軍事侵略的做法在世界範圍內也是少見的,也是美國在世界範圍內實行霸權主義的證據之一。
不過戰爭局勢的發展並沒有如同美國原計劃預想般順利,越南國內人民在多年遭受的壓迫中早已認清殖民者們的真面目,反抗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的浪潮在越南國內也愈演愈烈,僅僅披了一層皮的所謂「南方政府」面對北方的勢力與南方內部的解放武裝力量,顯得毫無招架之力。
很快越南南方的大半土地都被解放軍隊實際控制,這對美國來說無疑是噩耗。
三、為了討好美國不擇手段的南韓軍隊
挑起戰爭、騎虎難下的美國面對越南境內的劣勢局面,不僅沒有考慮及時止損的方案,反而挑起了更大的爭端。
1964年,美國蓄意制造了北部灣事件,用子虛烏有的「魚雷艇襲擊」讓美國國會透過針對北越的北部灣決議案——在這之後的美國軍隊入駐越南的規模更大、裝備更多,並且更重要的是,美國還發動澳洲、紐西蘭、南韓、泰國、菲律賓等國相繼出兵,進入越南境內作戰。至此,這場越南戰爭已經徹底變成激烈的局部熱戰。
而這些能在美國號召下派兵進入越南的國家,也基本都與美國有著利益關系,只有程度上的不同。在這之中,南韓作為北韓半島上的一個小國,從其分裂北韓半島的獨立戰爭,即我們的「抗美援朝戰爭」後,就一直唯美國是瞻,此次自然也極力想做出「成績」繼續巴結攀附美國。
但越南此刻是真刀實槍的戰場,並不是數量較少、軍事實力不突出的南韓軍隊耍小聰明就能做出成績的。 在這種壓力下,南韓軍隊將目光放到了正面戰場之外的越南薄弱隊伍、乃至平民們身上。
首先,南韓軍隊選擇避開有大批越南解放軍作戰的正面戰場,反而熱衷於突襲相對薄弱的地方隊伍,以勝之不武的形式完成「可觀」的戰報,其到達的很多地方甚至就是越南的村莊,可以說就是在欺淩當地平民。
並且,南韓軍隊對待俘虜也是極其殘忍的。類似二戰時的日本侵略者,在狹窄的國土上養成了極端的民族性格,再加上行軍打仗本身就有的壓力、情緒,所以韓軍對待越南的俘虜時常常使用暴力手段——無論對方是否投降,都要承受一頓拳腳相向,這是完全違法國際法的。
在1965年的某天,在越南一處山村巡邏的南韓士兵在山洞附近發現了兩名越南女兵的身影,這讓這群士兵立刻興奮起來,與這兩名奮力逃跑的女兵展開了一場「貓捉老鼠」的遊戲。
在越南女兵無處可逃、只能被這隊韓軍士兵活捉的時候,又有人將越南女兵槍中的彈夾卸掉,將頗有重量的機槍掛到她們的脖子上,放言「只要你們能逃掉,就放過你們」。
這對兩位女兵無疑是極大的精神折磨,她們原本就在韓軍的圍獵下消耗大量體力,現在給她們這十分渺茫的生存希望,幾乎令她們崩潰。在韓軍一聲令下後,這兩位士兵還是開始奮力逃跑,在心裏祈禱自己能夠真的逃離魔爪,可絕望的是,她們很快再次被南韓軍隊追上。
在第二次被活捉後,韓軍甚至命令隨隊攝影師拍下這充滿侮辱性的一幕,一副很為這種恃強淩弱的行為驕傲的模樣,內心的陰暗險惡、對他國人民沒有基本尊重的樣子顯而易見。
但南韓跟著所謂美國「大爹」作威作福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美國很快就在長線作戰的泥潭中意識到,自身在越南的投入幾乎零報酬,日漸增長的只失真失。1969年尼克森總統繼任,此時距離開戰已接近8年。
尼克森政府推出「戰爭越南化」政策,企圖讓越南內戰「回歸」南北兩派的爭鬥,但這遠遠無法挽回美國在越南的頹勢。就在四年後,損失慘重的美國與越南南、北方在巴黎簽訂【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美軍撤離越南,並承認越南的獨立和主權。
參考文獻:
[1]翟強.重新解讀歷史:越南戰爭研究的四個新視角[J].歷史研究,2019,(01):160-179+192.
[2]祁正.南韓參與越戰及其對韓美同盟的影響[D].河南師範大學,2021.DOI:10.27118/d.cnki.ghesu.2021.001003.
-
越戰20年,美國給越南留下什麽?[N].環球時報,2023-05-17(013).DOI:10.28378/n.cnki.nhqsb.2023.00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