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討論中,我們通常關註的是解放軍或美國軍隊在收台作戰中的角色。然而,台當局和島內軍事力量作為台海沖突的關鍵參與方,也一直在對可能出現的軍事沖突進行評估。
台當局深知在軍事實力方面與解放軍的差距,因此他們所制定的一切應對策略主要集中在拖延上。
台灣智庫的報告
解放軍實施登島行動的規模預計不會輕,這是所謂的「台灣防務部門」堅信的事實。解放軍當前具備全球最強的兩棲部隊投送能力,顯然,為了後續的登島作戰,無法僅派遣小規模的部隊。
台灣某智庫曾預測,如若解放軍決定收復台灣,其首批登陸的部隊規模或將達到5萬人,且極有可能攜帶相應的輕重裝備,展現出全面的合成作戰能力。
該台灣智庫給出的5萬人數位並非臆測,而是基於對解放軍當前作戰單位規模的分析與計算所得。
眾所周知,解放軍已完成全軍合成化轉型,東部戰區具備實施對台兩棲作戰的能力,包括6支海軍陸戰旅和6支陸軍兩棲合成旅。
一支部隊通常由5000到6000人組成,12個這類單位總共大約是5到6萬人。假如全部進行登島行動,那麽登陸的部隊規模確實會接近5萬人。
確實,現代戰場不再是單純數量就能決定勝負,但兵力優勢依然能賦予參戰方巨大的戰術靈活性。這一論點在俄烏沖突中得到了實際驗證。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進攻方的解放軍在登陸作戰中,本身就需具備一定的兵力優勢。在實戰中,考慮到部隊可能遭遇的損耗,能夠成功投入5萬人,實屬高效,這也表明島內軍事力量的反登陸行動徹底失利。
台灣智庫分析稱,解放軍的登陸作戰將呈現出三維態勢,不僅包括傳統的海上登陸,空降作戰也將占據重要角色。
奪島行動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解放軍空降部隊的發揮。預計解放軍空突部隊將在海空軍的掩護下,直接實施空降,旨在切斷台南與台北之間的聯系,成為整個作戰的關鍵環節。
隨即,運20運輸飛機將承載著空降部隊,在島嶼東部進行大規模的傘降,同時在島內選定的多個合適地點同步實施兩棲登陸。
島內軍隊兵力相對有限,若要防控眾多據點,則勢必要分散力量,這正中解放軍下懷,便於逐一擊破,從而在短時間內實作全面控制台灣的戰略意圖。
或許有人會疑惑,島內的防禦力量並非不堪一擊,在巷戰中也有較強的抵禦能力,解放軍的多線推進策略,可能會遭遇頑強抵抗,甚至導致較大振幅的損失。
實際上,解放軍在采取行動時,會有針對性地確保島內武裝力量的作戰體系與指揮鏈失效,阻止島內軍隊各部的協同行動。這樣一來,島內軍隊在各戰線都將變得脆弱不堪,便於解放軍實施穿插與分割包圍戰術。
台灣的地理面積並不寬廣,加之解放軍對於島內交通網路的熟悉程度極深,在西北部的訓練場內甚至建有按比例縮小的台灣城市模型。一旦登陸部隊順利上島,解放軍的戰場部署與推進速度將極其迅速。
島內武裝力量可能采取焦土策略
島內的軍事行動更側重於延緩局勢,目的是為可能的外部幹涉贏得寶貴的時間,而非直接對抗解放軍。
秉持這種戰略思路,焦土戰術或許會成為選項之一。焦土政策,在歷史的烽煙中早已存在,其核心在於拖延敵軍的行進速度。
說得直白些,焦土策略的精髓在於不讓敵人獲取任何資源,任何可能在戰事中被套用的設施與物資,都會故意遭受毀損。
焦土策略本質上是同歸於盡,自己拿不到的,敵人也休想染指。在島內,一個居民眾多、城市化程度高的地方實施焦土戰術,將會帶來極其震撼的後果與高昂的代價。
從戰術角度看,焦土策略可能難以顯著阻滯解放軍的攻勢,卻會顯著提升戰後的恢復工作負擔。
倘若島內的防衛力量實行焦土策略,最大的犧牲者將是島內尚存的民眾。
即便中國具備強大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力,中國台灣地區要全面恢復至戰前狀態,也需要至少10年的時間。
盡管焦土策略在理論上似乎是自傷嚴重、敵人僅獲小惠的不智之舉,但島內軍事力量確實有可能采取這種極端手段。島內的武裝力量,或者說其前身國軍,在搞破壞活動方面,確實存在一定的傳統。
盡管同屬一個國家的軍隊,但千萬不要以為島內武裝力量在道德規範和軍紀方面就能與解放軍保持同等水平。
在2024年的圍台軍演期間,島內武裝力量再次展現了其將平民作為盾牌的傳統,他們故意將反艦飛彈和防空飛彈的陣地設在一家酒店大樓的後方,並巧妙地利用了酒店的地下停車場,快速完成飛彈系統的部署。
這就是一種故意引誘解放軍慎行的計策——解放軍若對這些陣地發起攻擊,島內武裝力量就能迅速匿入酒店後面的隱蔽地帶。一旦解放軍的飛彈或制導炸彈命中大樓主體,內部的島內武裝力量會得以藏匿,有效利用建築物保護自己。
若島內武裝力量事先將大樓清空那還好說,但實際情況是酒店在部署期間照常營運,這樣的操作若發生在解放軍身上,實難想象,但在島內武裝力量那裏,卻成了常態。
若台海沖突真的爆發,島內武裝力量采取此類行動或許並非孤例,解放軍應預先準備面對高成本損失的策略,同時應對可能發生的島內平民大規模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