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福建艦進行海試,兩側「釣魚竿」顯得突出,不僅在電磁彈射上領先

2024-07-07軍情

最近,上海海運總署在長江口一個重要航道口啟動了交通管制措施,接著,浙江海運總署也在東海劃定了一個包含15個連線點的區域,目的是為解放軍的軍事活動留出空間。

這兩個機構的聲明接連釋出,進一步加強了外界對中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號即將開啟其第三次海試的猜測。

(圖解:福建艦啟動第三次海試)

實際上,自從5月福建艦進行首次海試以來,其測試頻率一直相當高,基本上保持了每月一次的節奏。到目前為止,福建艦已經順利完成了兩次海試。對於這種大型復雜的海上平台來說,這樣的測試頻率實屬少見。

基於福建艦迄今為止的表現,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它可能將創下大型航母建造和海試至服役周期的最短紀錄。

特別值得註意的是,解放軍在東海設定的15點連線水域,其最南端距離台灣北部不到100海裏,與台灣的「防空辨識區」僅相隔約18公裏。

據台灣海軍前艦長呂禮詩所言,參考山東艦戰鬥力形成的過程,解放軍在航母正式配備殲-15等艦載機之前,可能會執行「觸地重飛」的測試。這種測試將驗證福建艦艦載機的起降能力,以排除未來復雜起降操作的潛在風險,確保系統的整體可靠性。

有分析指出,最近網上流傳的照片顯示,空警-600艦載預警機和殲-35艦載戰鬥機已經出現在甲板上,盡管機體被遮蓋,真偽難以判斷。

鑒於福建艦甲板上似乎還未安裝完全的阻攔索,與艦載機的互動可能已經開始,但真正的起降操作可能還需時間。

(圖解:福建艦采用電磁彈射技術,但是否將在第三次海試中測試尚未確定)

談到艦載機的起降技術,電磁彈射系統無疑是個關鍵話題。

在電磁彈射技術的開發上,中國和美國選擇了不同的技術路徑。

美國的福特級航母采用中壓交流電力系統,雖然成本較低,但能量損耗大,故障率也相對較高,這也是福特號經常出現故障的原因之一。

相比之下,中國的福建艦則選擇了中壓直流電力系統,盡管研發難度更大,但其在能量傳輸穩定性和爆發力方面表現更為優越,因此更適用於高能耗的航母。

在電磁彈射技術上,中國無疑在某些方面已超越了美國。

#深度好文計劃#(圖解:福建艦兩側的白色長桿是高頻天線,在出海後將被放平)

進一步觀察,人們在福建艦開啟第三次海試時,註意到艦體兩側排列的所謂「釣魚竿」。

雖然這種名稱聽起來有些俏皮,但實際上這些是高頻天線。

在最初的航母上並未使用此類裝置,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隨著無線電遠端通訊和光學裝置的發展,航母上開始出現大量的電線,最初它們被懸掛起來,猶如釣魚竿或晾衣繩。之後引入了鞭形天線,這種設計使天線在出海時平放,回港後豎起,使得整體外觀更加整潔。

如今,鞭形天線已成為全球軍艦的標準配置,不僅福建艦,山東艦、遼寧艦、美國的福特號乃至兩棲登陸艦都采用了這種天線。

由於這些技術進步,美軍盡管試圖密切關註福建艦的動態,但由於解放軍在福建艦周圍部署了大量軍艦和潛艇形成的防禦圈,加之雷達、衛星和電子幹擾裝置的使用,美軍的衛星和偵察機被遠遠阻隔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