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中國五代機隱身技術或失效?紅外電子吊艙,能否彌補飛機代差?

2024-07-18軍情

根據台灣媒體的報道,美國最近決定向台灣提供一批專門針對隱形戰機的紅外線跟蹤系統,類似於美國軍用的紅外線電子吊艙。預計到2030年,這些裝置將交付完畢。

這一訊息一經釋出,立即引發了媒體和公眾的廣泛討論,許多軍事愛好者對此表達了擔憂,認為這將削弱中國的殲35和殲20戰機的隱身優勢,而這本是五代機最大的優勢。隱身功能一旦失效,台灣的常規武器對中國的威脅將大為增加。

但美國的紅外線電子吊艙真的有如此強大的功能嗎?能否讓所有隱身飛機無所遁形?我們該如何應對美國的這種技術?

首先,讓我們探討美國的紅外線電子吊艙是否真能探測到中國的隱身戰機。目前,全球的五代戰機所謂的隱身主要是透過隱身塗層減少雷達波的反射。然而,如果使用的不是雷達,而是紅外線或電磁波探測,那麽五代機仍可被發現。雖然這些戰機可以全程電磁靜默以避開電磁波探測,但對紅外線探測卻無有效應對措施。

紅外探測機制非常直接,它透過捕捉機身尾焰的高溫來定位空中的隱身戰機。不論是中國的還是美國的五代機,都無法隱藏其高溫的尾焰。

然而,紅外線探測雖然強大,但其局限性也很明顯。作為一種直射光源,紅外線在空中傳播極易受到阻礙,尤其是在陰雨或大霧天氣,其探測範圍將大振幅縮減。即便在晴朗天氣,紅外線的最大探測距離也相對有限。

據悉,目前世界上最遠的紅外線探測器能探測到的最遠距離約為300公裏,而美國聲稱的這種紅外電子吊艙的探測距離大約150公裏,實際上可能只能達到100公裏。

因此,對於美國的紅外電子吊艙,雖然它確實有其用途,但在實戰中能否真正發揮作用還有待驗證。

那麽中國應如何應對這種技術呢?首先,即使按美國宣稱的150公裏探測距離計算,當台灣的飛機裝載了這種裝置,盡管它可能探測到中國的殲35和殲20,但中國的這兩款戰機裝備了氮化鎵有源相控陣雷達,其探測距離可達到300公裏。

這意味著,當我們的戰機已經探測到台灣飛機時,對方對於中國戰機的位置仍然一無所知。我們的戰機可以利用這個優勢,先發制人。

此外,美國紅外線電子吊艙的探測範圍雖廣,但也存在盲區。我們的五代機可以巧妙地利用這些盲區,透過不同的飛行路徑悄無聲息地接近台灣軍機進行攻擊。

更重要的是,中國的空空飛彈射程優於對手,在對方的探測範圍之外便可發射飛彈攻擊。中國的霹靂系列飛彈的最大射程可達200公裏,遠超台灣的150公裏探測範圍。

此外,中國的殲20戰機在減少雷達反射面積的同時,透過特殊的塗料和設計也減少了紅外放射線,使得即使在紅外線電子吊艙的探測下也能大幅降低被發現的機率。

因此,雖然紅外線電子吊艙在理論上能夠成為五代機的克星,但在實戰中其效果和影響還有待觀察。全球許多國家仍然在競相開發五代戰機,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單靠一款紅外線電子吊艙並不能完全推翻戰機之間的技術差距。美國和台灣的這種說法更多是一種心理安慰,實際作用可能遠沒有想象中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