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訊息網9月18日報道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9月13日刊發一篇文章,題為【一度占優勢的坦克如今在戰場上日漸式微】,作者是阿利斯泰爾·麥克唐納。文章摘編如下:
盡管坦克幫助烏克蘭向俄羅斯推進,軍方卻在重新考慮如何制造和部署這種強大的車輛,因為近期坦克在戰鬥中一直表現不佳。
坦克曾經是陸地戰場之王,但無人機在烏克蘭的擴散意味著,這些嘈雜的大型車輛可以在幾分鐘內被發現並成為目標。數十輛先進的西方坦克在它們本應發揮作用的戰鬥中卻沒有得到多少運用,其他坦克則遭到破壞、摧毀或被對手繳獲。
為了應對坦克面臨的困境,軍方正在為坦克添加技術,以發現和防禦無人機,同時也在考慮修改坦克設計,從而使這種重型裝甲車輛更具機動性。戰場戰術已經發生變化,來自烏克蘭的經驗教訓正在被逐步采納。
領導美國陸軍未來司令部的詹姆士·雷尼上將說:「從短期看,我們迫切需要做出一些調整,以保持我們裝甲編隊的生存能力。」該司令部負責研究裝備和改造陸軍的方法。
這種反思是無人機重塑戰爭的另一個跡象。如果西方軍隊要保持在常規戰爭中的優勢,讓坦克適應無人機時代是至關重要的。幾十年來,一些西方軍隊一直將坦克置於其陸地戰略的核心。過去,坦克也曾經過改造以適應飛機和反坦克飛彈等新對手。
去年,當烏克蘭第47機械化旅的成員得知他們將獲得「艾布拉姆斯」坦克時,他們希望這種美國機器能讓他們最終突破俄羅斯的防線。
追蹤沖突地區損失的「大羚羊」網站稱,在美國派往烏克蘭的31輛「艾布拉姆斯」坦克中,有6輛已被摧毀,其他的則很少得到使用。
「大羚羊」網站稱,在送往烏克蘭的其他西方坦克中,18輛德國制造的較新型「豹」式坦克中有12輛已被摧毀或損壞。分析人士說,俄羅史坦克也遭受了嚴重損失。
一名「艾布拉姆斯」坦克的烏克蘭駕駛員說:「只要你一上路,無人機就會看到你,然後你就會遭到火炮、地雷、反坦克飛彈、無人機和制導炸彈的襲擊。」
坦克比其他裝甲車輛更容易受到無人機的攻擊,因為它們體積龐大,並有大型回轉炮塔,其頂部裝甲薄弱。坦克的大炮也不適合擊落無人機,而且坦克通常只攜帶30到40發炮彈。
無人機代表了一種新的威脅。它比坦克的傳統對手(如飛機或反坦克飛彈)更廉價。無人偵察機可以讓這些老對手更好地瞄準坦克編隊。
一名芬蘭裝甲旅的指揮官說,無人機的興起使訓練更加註重持續移動的必要性。他說:「你一刻也不能把作戰坦克留在開闊地帶。只要停止移動,就必須躲在樹下,必須找到掩護。」
美國陸軍部負責采購、後勤和技術事務的助理部長道格·布希說,人們還在努力使坦克變得更難被發現,這包括改變坦克的塗裝方式,以及減少它們的電子標記。
瑞典塔博集團說,它發現人們對它提供的一種偽裝網很感興趣,這種偽裝網可以包裹坦克的所有部件,使它們較難被發現,並部份掩蓋坦克散發的熱量。
美國及其盟友也在給它們的許多坦克增加新的反制措施,其中包括以色列的「鐵拳」系統——該系統在探測到空中威脅時會發射小型爆炸彈藥。
俄烏沖突開始後不久,波蘭曾同意購買數百輛南韓K2坦克。幾個月後,波蘭人增加了新的要求,包括添加幹擾無人機的裝置。這種裝置正在成為坦克必不可少的裝備。(編譯/朱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