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ing is everything
雖然到了晚上,訊息已經從輿論場漸漸消退,但44年來的劇變,卻在告訴我們一件事:
一切都不太一樣了。
兩個句號,六行。
新聞裏還多了兩句話,一句是「有效檢驗武器裝備效能和部隊訓練水平,達到了預期目的」;另一句是:「中國提前向有關國家作了通報」。
我們見證了歷史,但卻如此安靜。
1980年5月1日,遠望1號、2號和海軍、國家海洋局的16艘艦船、4架直升機組成海上測量船編隊,奔赴南太平洋預定海域。這次出征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海上力量最龐大的一次行動。此前,海軍軍艦由於噸位太小,只能在近海「轉悠」。中國人上一次如此大規模、遠距離航海,還要追溯到600多年前的「鄭和下西洋」。位於南太平洋的那片陌生海域,更是一個中國人從未涉足的地方。
44年前的公告是這樣的:
1980年5月9日,新華社授權公告:中國將於1980年5月12日至6月10日,由中國本土向以太平洋南緯7度0分、東經171度33分為中心,半徑70海裏圓形海域範圍內的公海,進行運載火箭發射試驗。
對比歷史,我們這一次既沒有說是運載火箭,沒有說實驗,也沒有告訴具體的地方。
我們直接說的就是「洲際彈道飛彈」,實彈,只是不是核彈頭,我們沒有必要告訴別人打到哪兒,也不想說。
在下述對比背景下,警告意味是很濃重:
別TM作。
新華社洛杉磯2023年11月1日電(記者黃恒)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11月1日釋出公告證實,當天一枚「民兵3」洲際彈道飛彈試射失敗。公告說,這枚飛彈由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範登堡的太空軍基地試射,試射過程中出現異常,任務於太平洋上空「被安全終止」。
民兵3異常軌跡
2024年9月23日多家媒體根據衛星影像推斷,俄羅斯本月試射「薩爾馬特」洲際彈道飛彈失敗,飛彈可能在發射井內爆炸。有西方專家談到飛彈試射失敗的原因。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9月24日報道,武器專家分析了該發射場的衛星影像後表示,俄羅斯的「薩爾馬特」飛彈試驗似乎遭遇了「災難性的失敗」。「薩爾馬特」飛彈是俄羅斯核武庫現代化的關鍵武器。
疑似爆炸地點
雖然飛彈試射失敗是常有的事,但就像下面報道裏所說的:
Timing is everything
在如今這個特殊的節點,想必談得不怎麽樣。
9月18日至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司令員吳亞男應邀,率團赴美國夏威夷,參加印太國防軍司令會議。
很正常,當美國已經開始準備硬碰硬,說再多話都不如扔一顆大炮仗。
2024年9月18日,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弗蘭凱蒂對外公布了一項海軍建設的指導方針,方案重點提出了兩大核心內容:一方面旨在切實增強美國海軍的長期優勢,另一方面則著重強調為2027年前可能與中國發生戰爭做好準備。
中新網2023年1月30日電「我的直覺告訴我,美國將在2025年與中國開戰。做好準備。」日前,美國四星上將、空軍機動司令部司令麥克·米尼漢(Mike Minihan)向下屬軍官發送了一份備忘錄,並作出上述大膽預測。
目前尚不知道是「深層政府」的打算,還只是部份美軍將領的奪人眼球,但從菲律賓和日本今年以來的情況和各方位的資訊看,很多事情都不簡單,不會是電洞來風,這也是我這幾年文章一直在做的提醒。
帝國主義想幹什麽,明眼人早已看到圖窮匕見。
所以我們才會沒有任何預警的做了這次歷史性警告,對此,美國目前沒有回應,而日本表示「很擔憂」。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在記者會上評論中國發射洲際彈道飛彈一事說,日本認為,中國提高軍事活躍度,包括發射洲際彈道飛彈,是一件令人擔憂的事。他評論此次發射說:「這是一件讓日本和國際社會非常擔憂的事。」他還指出,日方將盡一切必要努力,收集和分析有關中國地區軍事活躍度的資訊。
但我們一直比較克制,在國內不會再討論過多,讓該看到的人自己去揣摩和擔憂。
打菲律賓用不著這樣的東西,打航母編隊正好檢驗一下。
算一算大概重疊的位置
在金融戰、輿論戰、科技戰、貿易戰、生物戰等都正在發生的時候,熱戰軍事沖突也不過是「新冷戰」的一部份罷了。
美國已經被牽扯在兩場戰爭中,膽敢再來一場的話,它們會被「口香糖」噎死的。
到現在,怕是沒有用的,跪也是沒用的,便是教員說的,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
未來的日子裏,我們遇到的內外困難還會很多,時代大潮下,不同的人做了不同的選擇。
而歷史,也終將見證他們的選擇。
據【南華早報】報道,被譽為「奈米發電機之父」的頂尖華裔科學家王中林結束在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30年的職業生涯,返回中國,全力投身於國內的奈米科學與奈米技術研究。
根據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卞誌剛介紹,在2035年左右,中國要在月球建設科研站的基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