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前兩岸的軍事力量態勢進行審視,可以明確看出,中國大陸已然擁有了極為充足的實力能夠付諸武力實作統一。
然而自「2010 年代」起,中國大陸的軍事力量大幅超越島內武裝,時至今日已然過去了十余年之久,但中國大陸方面始終未曾付諸行動。那麽對於收復台灣這件事,我們究竟為何還在持續等待呢?
解放軍跨海登陸軍演
實際上,中國大陸方面自始至終未曾采取行動,其關鍵原因並非是由於畏懼美國,而是源於對自身遭受損害的擔憂。
中國台灣的管理問題才是大問題
倘若要施行「武力統一」,無論其過程如何,最終中國大陸必然會承受一定的代價。從當下的狀況來看,倘若中國大陸實施「武力統一」,將會在島內治理以及同西方的貿易等方面承受較大的代價。
於島內治理這一層面而言,倘若中國大陸施行「武力統一」之舉,那麽其後在對島內進行管理過程中所耗費的成本,定然會高於經由和平統一方式之後對島內予以管理所衍生出的成本。
最為關鍵的在於傷亡這一問題。倘若中國大陸作出「武力統一」的抉擇,島內將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傷亡。並且「武力統一」的行程越是激烈,島內的傷亡規模就會越大。
「武統」會造成巨大的傷亡
當島內出現重大傷亡等狀況後,後續中國大陸便需承擔頗為高昂的成本來對中國台灣進行治理。
在國際戰略中存在著這樣一條共識,即對於地方分裂勢力而言,如果中央越是采取強硬的舉措,就越發容易致使地方分裂勢力滋生逆反心理。尤其是在存在外部勢力「虎視眈眈」的這種情況下。
一旦中國大陸方面針對台灣當局實施強硬舉措,島內民眾便會自然而然地滋生出逆反心理。倘若此時美國在背後進一步推波助瀾,那麽極有可能致使事態失控。
中國大陸在推進實作統一的行程裏倘若致使島內平民出現傷亡的狀況,那麽島內乃至國際上針對中國大陸的輿論態勢會發生極為劇烈的轉變。
解放軍跨海登陸軍演
即便僅僅致使眾多島內武裝力量出現傷亡的狀況,彼時輿論也會對大陸這一方較為不利。
畢竟這些人在身著軍裝之際乃是武裝力量,而一旦脫下軍裝便成為了普通平民。
並且這些武裝力量同樣有著自己的親朋好友,倘若中國大陸在「武力統一」的過程中致使數千人乃至數萬人遭受傷亡,也會引發極為嚴重且巨大的輿論方面的問題。
針對中國台灣問題,「武力統一」始終都被視作是一項相對較為下策的選項。倘若能夠達成和平統一,那無疑是最為理想的情形,一旦迫不得已發展到需要采取「武力統一」這一舉措的地步,中國大陸方面必定會全力以赴地探尋一個能夠盡量使傷亡降至最低的方案。
解放軍跨海登陸軍演
因此在台灣問題上,大陸的原則是維持現狀。倘若現狀無法得以維系,中國大陸方面會采取「快、準、狠」的行動舉措,以保障在實作祖國完全統一的過程中,盡量避免出現過大的人員傷亡等情況。
「武統」可能導致西方和中國脫鉤
至於在與西方進行貿易時所承受的代價,主要還是輿論方面的問題。
實際上當下在涉及中國台灣問題上,中國大陸與西方已然在「‘武統’台灣的合法性」這一事項上展開了明裏暗裏的激烈較量與賽局。
中國大陸向來在國際上著重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但西方卻一直處心積慮地試圖給「台獨」尋求所謂的合法性。
例如在 2023 年 7 月之時,美國透過了一項所謂的【台灣國際團結法案】,其妄圖對聯合國第 2758 號決議進行歪曲,宣稱當年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之際僅僅涵蓋了「中國大陸」,並不包含中國台灣地區。
新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在更早的時候的 2021 年,彼時歐洲竟然透過了一份所謂的【歐盟-台灣政治關系與合作】報告,聲稱要強化歐洲與台灣地區當局之間的「政治合作」。
顯而易見,美國的相關法案旨在炮製「一個中國,一台」,從政治層面上對中國兩岸進行分裂。歐洲的那份報告則期望提升對島內的政治地位,乃至承認島內「政治實體」的身份。
當下在西方的媒體領域中,無論是西方媒體所進行的相關報道,還是民間網民所持有的論調,針對中國大陸可能存在的「武統」情況,皆廣泛地使用侵略、入侵之類的詞匯。
所以,在關於中國台灣這一問題上,西方的態度極為明確,那便是妄圖阻撓你去實施「武力統一」。
解放軍跨海登陸軍演
倘若中國大陸方面著手進行「武力統一」的行動,西方不但會從輿論層面予以抨擊,還會如同歐洲對俄羅斯實施制裁那般,在經濟領域與你斷絕關聯、進行切割。
現今中國與美國的貿易規模高達 6000 多億美元這般巨大,而與歐洲的貿易規模則處於 7800 億美元上下的水平。
倘若西方全方位切斷與中國的貿易往來,那麽這便意味著高達 1.4 萬億美元這般龐大的貿易規模就此消逝,這將會給中國乃至西方的經濟帶來極為巨大的沖擊。
當前中國大陸所處的狀況是全力致力於推進產業的升級,全力致力於開展經濟的發展,故而中國台灣問題可以暫且予以擱置。
中國當前更重視貿易
當中國大陸究竟在何時能夠成功實作產業的升級,將「一帶一路」建設徹底貫通之時,也就無需再對西方與中國脫鉤之事過分擔憂了。對於整個東南亞的產業鏈進行有效整合之際。
時間拖得越久對中國越有利
即便退一步來講,即便中國大陸方面真的要實施「武力統一」之舉,那麽時間持續得越久反而對中國越發有利。其原因在於中國軍事力量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美國軍事力量的發展速度。
其中最為典型的例子當屬海軍,當下中國海軍每年保底至少有 2 艘盾艦下水。在 2019 年之時,中國海軍更是下水了 9 艘盾艦,下水總噸位多達 20 萬噸之巨。
從美國方面來看,倘若一年能夠下水兩艘具備盾艦效能的艦艇,那就可視為其造船業產能處於極致狀態了。
美國驅逐艦下水
比如說在 2022 年之際,美國就下水了一艘盾艦,而到了 2023 年,美國更是下水了 2 艘盾艦。
倘若依照此態勢持續發展下去,預計到 2030 年前後,中美兩國擁有盾艦的數量將會趨近於持平。
並且中國的盾艦效能更為卓越,中國的這些軍艦大體上艦艇的服役年限都低於 10 年。反觀美國的那些盾艦,其中有相當一部份的年齡已然超出了 20 年,甚至有的已然達到了 30 年之多。
艦艇超期服役不僅會出現軍艦因老化而致使故障率大幅攀升的情形,並且還會面臨技術落後的困境。
美國自身的伯克 1 型與伯克 2 型相較而言,簡直有著天壤之別,伯克 1 型相較於中國的 054 型護衛艦已然顯得極為陳舊落後。
伯克1型驅逐艦
除了盾艦之外,在航母領域,中國的發展速度相較於美國而言更是遠遠地快。
現今的中國已然成功研發出擁有常規動力的電磁彈射航母,預計再過一段時間將會著手構建核子動力電磁彈射航母。
美國方面鑒於造船業萎靡不振的情形,一艘「甘迺迪」號的舾裝竟耗費了長達五年的時間,航母的建造周期也愈發變得漫長起來。
所以 中國台灣問題拖下去,中國方面的軍事力量遲早有超過美國的一天,到時候再「武統」就能萬無一失。
中國的軍事能力勢必會超越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