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美軍上校寫文贊美越南少年,進入教材二十余年,那麽炮彈誰打的?

2024-07-29軍情

一位網友發私信,詢問語文課本裏的課文問題。

其私信如下:

——您好!請問您對1996年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課文【她是我的朋友】有了解嗎?從內容來看,應該是美越戰爭期間的故事,不過不知道發生在北越還是南越。作者好像叫約翰·考,應該是個美國人,不過沒查到更多資料。——

筆者查了一下,【她是我的朋友】這篇課文,最早出現在人教版的教材,是在1996年4月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語文第8冊】中。

到了2003年12月,人教社更換教材,出版了【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這篇課文出現在【語文:三年級下】中。

之後,這篇課文一直在教材中,大致到2016年左右,仍然能夠看到這篇課文在教材中的影子。

這樣,【她是我的朋友】在我們的教材中存在了20余年。

這篇課文,我們目前能查到的,是從2002年開始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語文第八冊】中開始標明作者為:考·約翰。

先停下對作者身份的確認,我們來看一看課文最早發表在中文刊物的時間。

我們尋找了一下,【她是我的朋友】最早發表的時間是在【遼寧青年】1992年第10期中。當時發表的標題叫:【再沒有比這更偉大的愛】。後來,當我們找到原文的時候,才知道,這個標題,正是原文最初發表時的標題。

從【遼寧青年】的目錄來看,該文發表在「譯文天地」欄目中,作者姓名標示為:孫光輝、滕洪濤。顯然是這篇文章的中文譯者。

之後,收入各種版本中的這篇文章,大多都是孫光輝、滕洪濤的這個譯本。課文也是根據這個譯本作刪節處理的。

當然,還有其它的譯本。下面,我們會參照其它的譯本,追查一下,究竟哪一方發的炮彈,炸傷炸死了文章中的相關人員,從而直接導致越南少年流血流淚。

筆者本來以為,這樣的文章,非常適合【讀者】(原【讀者文摘】)的胃口,應該立竿見影地出現在【讀者】上。

但出乎意料,【讀者】1992、1993年度,並沒有選入這篇文章。

倒是【青年文摘】慧眼識珠,很快在1992年第9期上選入了這篇文章,不過標題被換成了【她是我的朋友】。

而文本內容,與【遼寧青年】上刊登的譯文如出一轍。只是【青年文摘】沒有標明原文作者姓名,也沒有註明譯文出處,有一點太不厚道了。

【她是我的朋友】此文一出,立刻像臭豆腐扔進了油鍋,沸反盈天,奇貨可居,據筆者粗略統計,大約有二、三十本雞湯、勵誌類的書籍,把此文收入囊中。

比如光明日報出版社 1996年10月出版的【心靈雞湯】就原封不動地收入了此文,有意思的是,這本書的編著者,用了一個非常洋氣卻難以查考的「傑克、馬克」作為筆名。

再看看封底對此書的推薦語,稱此書為「四十年來美國故事的精心結集」,可以看出,此書走的宣傳路線,就是假托洋人,拼湊一些不知來歷的譯文,來進行實際上後來被指斥為「毒雞湯」的美文調變。

無獨有偶,1997年5月,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女兒書】的編撰者,又炮製了一個女性的洋名:莉莎·珍娜·雪兒,與「傑克、馬克」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本書裏,也收入了【她是我的朋友】。

孫光輝等轉譯的這個版本的譯文如下(括弧裏部份是教材中修改後的課文):

我在越南時聽說了這個故事。

(課文:我聽說過這樣一件事。——刪掉了故事的發生地點:越南)。

不知是什麽軍事目的,幾發迫擊炮彈突然落在一個小村莊裏一所由傳教士創辦的孤兒院裏。傳教士和一兩名兒童當場被炸死,還有幾名兒童受了傷,其中有一個小姑娘,大約八歲。

(課文:戰爭時期,有一天,幾發炮彈落在一所孤兒院裏。兩名兒童當場被炸死。還有幾名兒童受了傷,其中有個小姑娘。——什麽戰爭?是誰打的炮彈?疑雲重重,這種不交代前因後果的虛置背景,是文章的大忌,只能使人越讀越糊塗。)

村裏人立刻向鄰近的小鎮要求緊急醫護救援,這個小鎮和美軍有通訊聯系。終於,美國海軍的一名醫生和護士帶著救護用品乘著吉普車趕到了。

(課文:附近醫院的醫生和護士接到訊息,帶著救護用品迅速趕到了。——原文是特別提到的美國海軍醫生與護士,在課文裏被刪掉了。再次淡化了原文的直指越南戰爭的時代背景。)

經過察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嚴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她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輸血迫在眉睫,但得有一個與她血型相同的獻血者。經過迅速驗血表明,兩名美國人都不具有她的血型,但幾名未受傷的孤兒卻可以給她輸血。

(課文:經過檢視,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輸血迫在眉睫。醫生和護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有幾名未受傷的孤兒卻可以給她輸血。——原文的「兩名美國人」換成了「醫生和護士」,再次淡化了故事發生地的背景,同時,也可以看出,「兩個美國人」救治病人是不遺余力的,只是他們不具備救人的客觀條件:血型相同。)

醫生用摻和著英語的越語,護士講著僅相當於高中水平的法語,加上臨時編出的大量手勢,他們竭力想讓他們幼小而驚恐的聽眾知道,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他們詢問是否有人願意獻血。

(課文:一位女醫生告訴這幾個孤兒,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問是否有人願意獻血。——課文裏的美軍大兵的軍醫變成了「女軍醫」,這個改動,大概是為了突出軍醫的溫柔色彩吧。而這樣一改,就讓越南少年的恐怖原因不能成立了。更為關鍵的是,原文裏強調了美軍軍醫與越南孤兒語言交流不通,難以解釋輸血的動機與後果,這也是越南少年誤會「抽血奪命」而恐怖失色的原因。)

他們的要求只得到了一陣沈默,每個人都睜大眼睛迷惑地望著他們。過了一會兒,一只小手緩慢而且顫抖地舉了起來,但忽然又放了下去,然後又一次舉起來。

(課文:一陣沈默之後,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後又舉起來。——小孩為什麽時候會顫抖?只有明白面前的軍醫是美軍軍醫,而炮彈又是美軍空襲之後落下來的,才能理解小孩為什麽這麽恐怖。課文裏顯然沒有這樣的情境再現了。)

「噢,謝謝你。」護士用法語說。「你叫什麽名字?」

(課文:「噢,謝謝你。」醫生說,「你叫什麽名字?」——原文護士用法語問詢,因為越南曾經是法國的殖民地,當地人能聽懂一點法語,現在換成了醫生,略去了法語的問話,使得醫生與小孩的交流之間一直有一種戒備的情境被刪除了。)

「恒。」

(課文:「阮恒。」——加了一個越南人最常見的姓「阮」。)

叫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了草墊上,他的胳膊被酒精擦拭以後,一根針紮進了他的血管。輸血過程中,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課文: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墊上。他的胳膊用酒精擦拭後,一根針紮進他的血管。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這種描寫,渲染了小男孩猶如待宰的羔羊的可憐狀況,為什麽他會如此?實際上反映了小男孩對世界的不信任,因為他剛剛看到炮彈飛來,周邊一片死傷,而現在面前的軍醫,正隸屬於那些放炮彈的外國人,他能不驚慌失措嗎?)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並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了臉。

(課文: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並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課文沒有改變,但是只有在原文的特定情境下,才能理解他為什麽如此「啜泣」、「顫抖」。)

「疼嗎,恒?」醫生問道。恒搖搖頭,但一會兒之後,他又開始鳴咽,並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醫生又問他是否針刺疼了他,他又搖了搖頭。

(課文:「疼嗎,阮恒?」醫生問道。阮恒搖搖頭。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並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醫生又問是不是針刺疼了他,他又搖了搖頭。——課文沿襲了原文的描述,繪聲繪色地再次細膩地表現越南男孩的這種溢於言表、無法自控的恐怖感,簡直像是被放在「731」的手術台上。)

但現在,他那不時的啜泣已成為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的眼睛緊緊閉著,用牙咬著他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課文: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這種描寫,在略去了越戰的大背景的情況下是很難理解的。)

醫療隊感到很擔心,覺得顯然有點不對頭。就在此刻,一名越南護士趕來援助。她看到這位小男孩痛苦的樣子,用極快的越語向他詢問,聽完他的回答,護士用輕柔的聲音安慰他。頃刻之後,他停止了哭泣,用疑惑的目光看著那位越南護士。護士向他點了點頭,一種消除了顧慮與痛苦的釋然表情立刻浮現在他的臉上。

(課文:醫生問他為什麽這樣哭,然後用輕柔的聲音安慰他。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剛才什麽事也沒有發生一樣。——課文刪節較多,變成了是醫生直接問明白了小男孩為什麽害怕。而原文我們可以看到,是一個越南護士透過與小男孩交流,才釋清了小男孩的恐怖心理。可以看出,小男孩恐懼的是美軍的全副武裝的軍醫。)

越南護士輕聲對兩位美國人說:「他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他誤會了你們的意思。他認為你們讓他把所有的血都給這個小姑娘,以便她活下來。」

(課文:事後,醫生對周圍的人說:「他是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準會讓他把所有的血都給那個小姑娘,好讓她活下來。」——課文刪除了越南護士角色,正是越南護士轉譯了小男孩的恐怖原因,才使兩個美國人知道了小男孩為什麽會誤會他們。原文裏可以看出,小男孩對美軍軍醫是有「誤會」的,而為什麽會「誤會」,正是這兩個軍醫所在軍隊帶來的死亡。)

「但是他為什麽願意這樣做呢?」海軍護士問。

(課文:「但是他為什麽願意這樣做呢?」有人問。——課文裏進一步淡化美國海軍的存在。)

這位越南護士轉過身問這個小男孩:「你為什麽願意這樣做呢?」

小男孩只回答道:「她是我的朋友。」

(課文:醫生轉過身向那個小男孩提出同樣的問題。小男孩回答說:「她是我的朋友。」——越南護士讓位給匿名的美軍軍醫。而在原文的語境裏,美軍軍醫問小男孩,估計小男孩也嚇得不敢吱一聲。)

我想,沒有人奉獻的愛比這更偉大的了——他為了一個朋友願意獻出自己的生命。

(課文:刪去了此節。)

對比收入教材的課文,可以看到,原文中提到了「在越南發生的戰爭」,主角中救死扶傷的美國人,是美國軍醫與一個美國護士。小男孩是在交流不通的情況下,誤會了兩個美國人對他上下其手地針管伺候,是索要他的性命。

小男孩的恐怖正是因為面前的兩個陌生的美國人。而一個越南護士的存在,舒緩了小男孩與美國軍醫之間的緊張與對立,才讓小男孩說出那句感人肺腑的話。

整個故事裏,看似是贊揚了小男孩勇於獻身、獻血救下他的同是孤兒的朋友,但是,小男孩在整個獻血過程中的那種獻祭式的恐怖感,則來自於他對當前場景的陌生感,以及對面前的美國大兵在取血過程中,給他帶來的「噬血」的聯想,這才是他的恐怖原因。

現在課文裏,刪節了兩個美國軍醫的身份,而且把軍醫寫成了「女醫生」,原文裏越南男孩面對的恐怖源頭,便大大削弱,而移植原文中小男孩的那種深入骨髓的恐怖感,便覺得古怪而莫名其妙。

因此,只有復原原文的特有時間、地點、人物這三個要素,才能明白越南男孩的那種獻一個血都像是九死一生的渲染性描寫,究竟是出於怎麽樣的「真實的恐怖」積澱。

那麽,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

我們在中文選本裏尋找答案,發現竟然有五個不同的作者姓名標示:

1、美國的戴維·安克堅科。

甘肅文化出版社2003年6月版【精美散文第3卷:生活之味】中就署著這個作者名。

2、美國的凱瑞斯汀·範·桑特。

南方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的【新感悟人生:方法之門】中在此文中署上了這個作者名。

3、霍恩敦·喬伊。

在遠方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的【心靈雞湯:友情像春天一樣】一書中作者如此標明。

4、約翰·曼蘇爾

在南方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的【雙語閱讀·美麗英文:高中卷第4輯】中標明作者如此。

5、 考·約翰

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14年 4月出版的【愛與愛過,隔了一個曾經】中署作此名,人教版教科書中,也稱作者為此人。

各執一詞的作者,究竟哪一個是真正的撰寫人?這個作者的身份是什麽?

我們到網上搜尋一下,看到結果如下:

——1987 年 2 月 13 日,美國空軍第 45 太空聯隊的報紙【飛彈】刊登了約翰·曼蘇爾上校的這篇簡短且顯然真實的故事:

迫擊炮彈落在越南小村莊的一個傳教士團體經營的孤兒院。傳教士和一兩個孩子被直接殺害,還有幾個孩子受傷,包括一個大約八歲的女孩。——

顯然,這篇文章的真正作者是約翰·曼蘇爾,先發在1987 年 2 月 13 日美國空軍第 45 太空聯隊的報紙【飛彈】上。

可以看出,這是一份軍方報紙,一個美軍上校,應該參加過越南戰爭,寫了這麽一篇雞湯文,雖然文章歌頌了越南男孩的勇於獻身、拯救同伴的精神,但是,在整個文本中,我們看到的卻是美軍在救死扶傷,小男孩的那份勇敢,是透過美軍迫切救人這個前提才得以立足起來的。

這篇文章,進入中國課本之後,作了很大程度的刪節,原文裏能夠成立的背景與心理交代都被架空了。

所以,這個課文在沒有原文與作者背景的加持下,會讓人狐疑重重,感到怪怪的。

不是沒有中國的老師,對此課文提出質疑。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0年出版、由王曉春編著的【語文課如何是好】一書就對該課文提出了質疑,擊中了課文的先天不足與軟肋所在:

—— 課文解讀

我懷疑這個故事的真實性。讓孩子輸血,應該是禁止的;即使戰爭時期情況特殊,醫生也絕對應該向孩子說明什麽是輸血,輸血對人有什麽影響等等,否則就是失職。課文中醫生的做法,實際上是給阮恒以不必要的巨大精神折磨,這是很不人道的。我不相信醫生會這樣疏忽。

退一步說,即使這是真實發生的事情,這個故事也不適合做教材。

這會給孩子的思想造成混亂。有位網友說:「總覺得文本的價值取向有問題。」這位網友很敏銳。總而言之,此文不適宜教學。——

這位老師對課文感到難以理解,稱醫生應該向孩子說明輸血的利弊,稱「不相信醫生會這樣疏忽」,但是,出現這樣的困惑的原因,是課文裏刪掉了原文的美軍醫生的身份,他與越南孩子言語不通,加上孩子剛剛受到飛來橫禍的打擊,更是對外來的軍隊產生骨子裏的恐怖,這才是課文裏的男孩畏首畏尾、獻一次血都嚇得魂飛魄散的情境得以成立的原因。

那麽,現在我們來關註下,炸死炸傷孩子的炮彈,究竟是來自於哪裏?

這時候,各種譯本之間,便開始各說各話,互相打架了。

在【遼寧青年】先發的譯本裏,並沒有對炮彈的來歷指名道姓:「不知是什麽軍事目的,幾發迫擊炮彈突然落在一個小村莊裏一所由傳教士創辦的孤兒院裏。」

這句話裏,看不出炮彈來自於何處。

但是在有的譯本中,直接聲稱是「美軍突襲」造成了恐怖後果。

哈爾濱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的【感恩是一種收獲】裏,就稱是美軍空襲幹的好事。文中寫首:「一次,美軍實施突襲計劃,在越南的一個小村莊裏,由傳教士創辦的孤兒院被炮彈擊中。」

那麽,究竟原文是如何說的?

好在這篇課本,也曾收入到中英文對照的書中。我們來找一下原文究竟如何寫的。

我們在山東電子音像出版社 2009年出版的【中國學生雙語閱讀精品:生活的啟示】一書中看看真相。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原文描寫炮彈的段落裏,是如何交代這死亡天使來自於何處。

其原文如下:

Whatever their planned target, the mortar rounds landed inan orphanage run by a missionary.

該書裏,對這一段重要的坦白炮彈來源的段落譯為:「一次,美軍實施突襲計劃,在越南的一個小村莊裏,由傳教士創辦的孤兒院被炮彈擊中。」(同上面我們參照的版本)。

應該說,原文裏並沒有提到是美國人空襲,文中「their」所代表的「他們的」,究竟是誰,並沒有交代清楚。但美軍的可能性很大。文章的作者,應該是為了「顯者諱」的心理考慮,模糊了重要的矛盾起因。我們課文來源的原文只是蹺蹊地直譯成:「不知是什麽軍事目的,幾發迫擊炮彈突然落在一個小村莊裏一所由傳教士創辦的孤兒院裏。」這個譯本裏,少了對「他們的」這個界定詞的一窮究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的中英文對照的【英語床頭燈:難忘友情】將同樣的這句英文,解讀出是美軍開炮導致了災難。

我們看看這個版本的譯文:

——「一次,美軍的迫擊炮擊中了坐落在一個越南小村莊裏的一所由傳教團體創辦的孤兒院。很多傳教士和一兩個孤兒在炮擊中喪命,還有好幾個孩子受傷了,其中包括一個8歲的小女孩兒。——

沿用此說的,還有幾個譯本。如天津科技轉譯出版公司2007年出版的【友情無間】中。

實事求是地講,把需要輸血的導火線歸罪於美國人狂轟濫炸與胡亂開炮,在原文中並沒有此意。但是,除了美軍如此傷及無辜,又有何人所為?

在原文中提到了轟炸孤兒院的不可思議,認為這是一種莫名其妙的「計劃」,顯然,用「計劃」一詞,就作者的美國軍人身份來說,明顯指向的是他所在的軍隊。不然的話,如果是越南人所為,作者一定會在這裏添油加醋,大加抨擊,而不會像現在這樣猶抱琵琶,半遮半掩。

有意思的是,有的版本,竟然把這個故事放在了抗戰時期,把濫殺無辜的賬,算在日軍的頭上。如2003年出版的【童話作文精靈】裏,就改成了這樣的設定:

還有一些雞湯文,不願觸及太復雜的歷史事實,在覆寫時,無一例外地都是刪節原文裏的美國軍醫與護士的存在,連轟炸是怎麽造成的,也是模糊了事。這種版本,主要是在【中國學生道理故事全集:影響青少年一生的道理故事】(中國商業出版社,2005年版)、【學會關心:小公民道德教育讀本】(福建教育出版社 , 2005年版)、【讓你感動一生的114個真情故事】(中國戲劇出版社 , 2006年版)、【中國親子教育道理故事全集】(2007年版)這一類通俗淺顯的宣講讀本中,可以看出,其目的,也是盡量讓孩子回避對戰爭恐怖的感受,免得孩子在感人的故事面前,還要遭受殘酷真實的刺激與打擊。

從美軍上校的一篇越戰回憶小文,曲曲彎彎地流入到我們的文摘報刊上,然後成為雞湯文,出現在形形色色的餐譜上,還流入學生的預制餐中,這一切,關鍵的原因,還是這篇文章肯定了越南小男孩的勇敢與犧牲精神,這是人類的共同價值觀的體現。

不過,如果我們對造成小男孩驚弓之鳥一般的恐怖心理熟視無睹,無視其深層背景與原因,那麽,這個文章的全部價值便是營養不全的。

好文章應該放在真實的情境下才能理解。美軍上校傳布了戰爭的荒唐,凸顯了戰爭鐵蹄下人性的光輝,這才是這篇文章的真正用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