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非地區的那些戰火紛飛中,存在著這樣一個大家心照不宣的規則:千萬別去請中國的軍事顧問來。
大夥都清楚,咱中國解放軍的戰鬥力,在全球那也是響當當的厲害,處於領先的位置,指揮打仗的能耐更是相當了不起。
但居然被指名道姓地說不準聘請,這裏面到底藏著怎樣的緣由呢?
讓咱們把時間回溯至上世紀,講講那個成立於彼時的東非國家——坦尚尼亞的事兒。
【傷痕累累的坦尚尼亞】
1964 年呀,當反帝反殖民的熱潮在全球熊熊燃燒、洶湧澎湃的時候,東非那塊兒的坦尚尼亞,終於擺脫了殖民的束縛,歡天喜地地正式宣布成立啦!
然而,殖民侵略者帶來的破壞簡直是淪陷性的,實在是太嚴重了。再加上根本就沒有充足的資金去搞重建這回事,坦尚尼亞起步的時候,那日子過得簡直苦不堪言。
在非洲的大多數國家,曾經都被西方侵略者蠻橫地剝削與掠奪,這片廣袤大地上的財富就像被狂風席卷過一樣,啥也沒剩下,只剩一片亂糟糟的景象。就算本土的居民們滿心渴望發展,也不過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實在是太難了!
實在沒辦法了,坦尚尼亞總統尼雷爾不得不向外求助,他把目光投向了諸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這類的機構,試圖從那裏貸款,還向英法等已開發國家開口,請求給予經濟方面的援助。
然而呀,這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國際形勢風雲變幻,外交局面也跟著起起伏伏,坦尚尼亞和英法德的關系變得糟糕透頂。之前談妥的好多援助,到最後居然連個影兒都見不著。就這麽著,原本精心規劃好的國家發展之路,徹底被堵住了,停滯不前。
最終啊,尼雷爾實在是沒轍了,就抱著那種哪怕希望渺茫也要試一試的想法找上了中國,滿心期盼著中國能夠幫他一把。
那時候的中國才剛剛踏上發展的征程,方方面面都需要用錢。可尼雷爾的懇求那叫一個真誠懇切,要知道,坦尚尼亞和咱們中國一樣,都經歷過反殖民侵略的鬥爭,同屬開發中國家。咱們國家的領導人經過一番思索,最終愉快地答應了。
在 1965 年那個特別的年份,中國和坦尚尼亞鄭重地簽署了【中坦友好條約】。這份條約明確表明,兩國之間那友好且密切的合作呀,既能讓兩國的老百姓從中得到實惠,又能夠進一步增強非洲的團結力量,為反帝鬥爭增添強大助力,還對亞洲、非洲乃至整個世界的和平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
從那以後啊,中國把好多好多的人才派去了坦尚尼亞,開啟了一輪接一輪的援助行動,就是為了能讓坦尚尼亞發展得更好,向前邁更大的步子。
當然啦,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開發中國家,可是既負責又重情誼的大國喲!不光在修建贊坦鐵路這類經濟和基礎建設援助方面出力,還在軍事援助上給予了坦尚尼亞最大程度的支持呢。
【東非「解放軍」】
在上世紀 70 年代,剛剛成立沒多久的坦尚尼亞,那可是個地域廣袤的國家。不過呢,當時它的經濟主要依靠農業,輕重工業簡直是落後得不像話,武器裝備差得一塌糊塗,軍隊的作戰水平低得可憐,抵禦外敵的能力幾乎為零。
坦尚尼亞總統尼雷爾在面對媒體采訪時,愁容滿面地說道:「咱們國家啊,需要守護的地域那是相當遼闊,這對軍隊的防衛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難度也是極大的。可瞅瞅咱們國家現有的軍事實力,跟實際需求相比,差得可不是一星半點。要是真碰上別國來軍事挑釁,咱們想要給予有力的回擊,那可真是難上加難喲!」
也正是因為這樣,總統尼雷爾懷著十分懇切的心情,再一次向中國表達了他的願望,特別希望咱們中國能夠在軍事這塊兒給他提供援助。
不過說實在的,最初的時候,坦尚尼亞壓根兒就沒有那麽急切地想要提升軍事力量,也沒覺得這方面的需求有多麽緊迫。
長久以來,尼雷爾始終懷揣著「非洲一體」的想法,從來不去搞那些挑起戰爭的事兒,就安安心心地謀發展,不與外界爭來爭去,就連季辛吉都對他贊賞有加,稱他是非洲的「和平穩定器」呢。
然而呀,這原本安定的局面,竟然在 1972 年的時候被徹底打破了,打破它的正是鄰國烏幹達新上任的領導人伊迪·阿明。
伊迪·阿明原本是烏幹達軍隊的司令,然而在被撤職之後,他滿心憤懣,難以接受。就在 1971 年,這個家夥竟然無所顧忌地發動了政變,硬生生把烏幹達的政權搶到了自己手中。
那個有著「非洲暴君」惡名的阿明,壓根就不是主張和平的人。他一次又一次地主動挑起戰火,還對旁邊軍事力量相對薄弱的坦尚尼亞心懷不軌、虎視眈眈。這可把坦尚尼亞給嚇壞了,讓他們深深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和危機。
在這般情形之下,尼雷爾實在沒辦法,只能急匆匆地向中國尋求幫助,滿心期盼著中國能助他增強軍事實力。
當中國點頭答應之後,坦尚尼亞趕忙派出了一大批特別出色的軍官,千裏迢迢來到中國,開啟他們的軍事學習之旅。
在這兒,他們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訓練模式進行學習,深深感受到了解放軍那令人驚嘆的強大戰鬥力以及無比嚴明的紀律。要知道,這些恰恰是當時坦尚尼亞軍隊所不具備的呀。
不僅如此,咱們中國那可是派出了好多好多的軍事顧問去到坦尚尼亞呢!這些顧問親自在現場指揮,手把手地訓練軍隊,一心一意地提升坦尚尼亞軍隊的作戰水平,還特別註重培養他們的紀律意識。
而且呀,中國給坦尚尼亞送去了好多中式的武器裝備呢,像 59 式坦克,還有殲 6、殲 7 戰鬥機之類的。就因為有了這些裝備,坦尚尼亞軍隊的戰鬥力那可是蹭蹭往上漲,瞧這陣仗,簡直就有了「東非解放軍」的模樣。
而檢驗訓練成效的那場戰爭,於 1978 年轟轟烈烈地拉開了帷幕。
【烏坦戰爭】
1978 年啊,伊迪· 阿明在烏幹達那叫一個橫征暴斂、為所欲為,把整個國家折騰得不成樣子。就這麽著,烏幹達的經濟一路往下跌,簡直是墜入深淵,那通脹率高得嚇人,竟然達到了 1000%!老百姓們那是叫苦連天,心裏頭的怨氣都快憋不住啦。到處都亂套了,暴亂一個接著一個,這政局啊,就像在懸崖邊上搖搖欲墜,危險得不能再危險了!
阿明這家夥為了把國內那些鬧心的矛盾給轉移掉,竟然朝著坦尚尼亞宣戰,硬生生挑起了烏坦戰爭。趁著坦尚尼亞還沒啥防備的時候,他就像一陣狂風似的,以讓人根本反應不過來的速度,把坦尚尼亞的卡蓋拉區給奪了過去,而且還喪心病狂地大肆屠殺那裏的居民。
這時候的阿明呀,心裏頭對坦尚尼亞軍隊的看法居然還覺得他們簡直就是不堪一擊。他那叫一個狂妄喲,滿心以為自己已經是穩操勝券了,甚至還朝著坦尚尼亞總統尼雷爾張狂地挑釁,大言不慚地說要和人家來一場「拳擊」。
當敵人發起侵略時,那些經過正統解放軍嚴格訓練的坦尚尼亞國防軍戰士們挺身而出。與此同時,迅速集結起來的警察、後備役以及民兵也紛紛響應,他們總計十萬人,如同鋼鐵長城一般,牢牢地築起了抵禦烏幹達軍隊的堅固屏障。
在短短幾個星期的時間裏,坦尚尼亞的軍隊可謂是脫胎換骨,以雷霆萬鈞之勢,牢牢地擋住了烏軍的進擊步伐。接下來的 12 月,更是將烏軍徹底地驅趕出了坦尚尼亞的領土。到了這個時候,國內的危機終於得以消除,人們迎來了期盼已久的安寧。
然而,這一切遠未畫上句號。為了杜絕對方有卷土重來的機會,尼雷爾鐵了心要將阿明政權徹底擊垮,絕不留任何余地。
他把來自各路的烏幹達反阿明的隊伍都召集了起來,然後和坦尚尼亞的軍隊一起組建成了一支規模浩大的聯軍,雄赳赳氣昂昂地朝著烏幹達的境內開拔前進。
1979 年 1 月,整整一萬人的坦軍,開著威風凜凜的 59 式坦克,在殲 6、殲 7 戰鬥機的強力支援下,氣勢洶洶地進入烏幹達境內,發起反攻。他們以雷霆之勢迅速推進,一路逼近烏幹達的首都康培拉,搞得阿明政權如同風中殘燭,搖搖欲墜。
在萬分危急的時刻,阿明實在沒辦法了,只能向利比亞的領導人格達費尋求幫助。格達費那可是相當爽快,立馬就派出了一支 2500 人的軍隊去支援。這支援軍可不得了,配備的全是蘇式的武器,武裝到了牙齒。在格達費看來,就憑這樣的陣容去對付坦尚尼亞,那是絕對的十拿九穩,輕松拿下。
然而,事情的發展完全不是格達費所期望的那樣。讓格達費萬萬沒想到的是,利比亞軍隊那些看似先進的裝備,在訓練有素的坦軍跟前,竟然脆弱得毫無招架之力。就在 3 月 12 日這一天,利比亞軍隊在那片沼澤之地被坦軍打得全面潰敗,只能狼狽不堪地倉皇逃竄。
瞧瞧這形勢,敗局已然沒跑了,阿明驚慌失措,屁滾尿流地逃離了烏幹達。最終呢,坦軍雄赳赳氣昂昂地占領了烏幹達的首都康培拉,這場戰爭也就此畫上了句號。
就這麽一場戰鬥過後,「東非解放軍」的大名那可是風一般地傳遍了周邊各個地方。各國一方面對坦尚尼亞軍隊的能耐滿心忌憚,另一方面呢,還暗暗定下了一個大家都心照不宣的規矩,那就是以後要是打仗,可不能再請中國解放軍來當軍事顧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