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長津湖一戰,美軍占盡了優勢為何還打不贏?看看美國老兵怎麽說

2024-07-07軍情

2010年是韓戰爆發60周年紀念,對於這場對中美兩國來說都影響深遠的戰爭,美國媒體策劃了系列報道,其中一個專題就是「長津湖的17天血戰」。

有媒體采訪到了一位當時已經91歲的老兵,作為親歷者,盡管已經過去了那麽久,但他對當年的誌願軍依舊印象深刻。

這位名叫羅蘭德·馬鮑的老人,屬於典型的美國軍人,作為一名海軍陸戰隊老兵,多年的戰鬥生活對他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他不承認自己患有PTSD,但卻說自己確實有點不一樣,比如常常在淩晨三點的時候從噩夢中醒來,腦海中總是浮現出當年誌願軍沖鋒的樣子。

01

馬鮑在長津湖一共待了17天,他回憶說他們的軍隊被誌願軍分段包圍,如果不是憑借裝備和火力方面的優勢,他們恐怕真的無法突圍,盡管如此他們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作為一名上尉,他手下原本有500名士兵,但突圍後卻只剩下了16人了,就連他自己也因受傷而被送到日本治療。

馬鮑說自己常常想起當年的戰友們,也回想起戰場上的誌願軍。那時的天氣太冷了,氣溫驟降到零下30度左右,雙方的槍支甚至都凍住了,很多時候雙方都展開了肉搏戰。

馬鮑說誌願軍很多都是年輕的面孔,還都是孩子,衣裳單薄的他們腳都凍爛了,卻還能一次又一次地發起沖鋒,這讓美軍很不理解。

在長津湖與誌願軍作戰的是美國海軍陸戰一師,組建於1941年,是經歷了二戰炮火洗禮的美軍中的王牌,不管是人員構成,還是所配備的器械裝備,都是美軍中最優質的,二戰時期因為表現英勇而三次獲得總統嘉獎。

但就是這樣的隊伍,當初躊躇滿誌地在仁川登陸,到後來卻搞得灰頭土臉。當時有一位隨軍的來自紐約的女記者希金斯,在她的著作中描寫過逃回來的官兵:他們的衣服破爛不堪,其中的默裏中校更是顯得驚魂未定,中校說此前就像是做了一場噩夢幻一般,他每天晚上都在想恐怕見不到天亮了。希金斯用「落魄的亡靈」來形容這位曾經氣勢如虹的中校,他和當初剛登陸時完全判若兩人了。

02

那究竟是什麽原因,讓曾經不可一世的海軍陸戰官兵們變成了這副模樣?長津湖一戰到底是多可怕的經歷?占盡了空中優勢、裝備優勢的美軍為何會輸給吃不飽穿不暖的誌願軍第9兵團呢?

中國有句成語叫「驕兵必敗」,這句話用在陸戰1師乃至整個美軍身上都是再貼切不過的。韓戰爆發時,美軍並沒有將中國軍隊放在眼中,他們篤定中國人不敢出現在半島,以他們的實力怎麽敢和美軍交手呢?

軍隊高層做出過分析,依靠美軍的裝備優勢,拿下整個北韓半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如果上層都是這樣想的,底下的官兵的想法也差不到哪兒去。

結果誌願軍克服了裝備、補齊等各方面的困難,出乎意料地出兵北韓,美軍想的是在1950年內就能順利結束戰鬥,對於中國軍隊參戰是沒有做好準備的。

從戰場情況來看,美軍吃的是罐頭,喝的是熱咖啡,睡著鴨絨睡袋,而他們面對的9兵團誌願軍,身穿單衣,啃著凍馬鈴薯,渴了甚至只能抓把雪。

第1師不但有強大的炮火支持,還占據了空中優勢,誌願軍的重型武器少之又少,戰士們配備的還是抗戰時期的槍械,但在機動靈活的戰術指導以及兵力的優勢下,誌願軍完成了將敵軍分割包圍斷敵側後的任務,為贏得戰場上的主動權打下了良好基礎。

03

還有一點就是長津湖一帶山地高原為主的地形,也對美軍機械化作戰產生了限制,有利於誌願軍采取的分割包圍的戰術,另外,地形也讓誌願軍能夠躲避美軍飛機的偵察以及突然發起進攻。

除此之外,這場戰鬥中誌願軍取勝的關鍵還是頑強的作戰意誌,這也是美軍最缺乏的,雖然陸戰1師在二戰中大顯神威,但是遇到誌願軍,一切都不靈了!

就像馬鮑說的那樣,他們不理解條件如此艱苦的誌願軍,為何能發起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時任美國國務卿的艾奇遜曾經將這次戰鬥稱為是美軍歷史上少有的慘敗。而且從長津湖就能看出來,韓戰美軍是打不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