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第二次印巴戰爭中,中國給予了巴基史坦怎樣的支持?

2024-07-25軍情

巴基史坦是中國少數幾個冠之以「全天候合作夥伴」的國家,它代表了中國與巴基史坦親切的友誼。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群眾,雙方的交流都非常的頻繁。然而,巴基史坦與印度,卻因為領土爭端而不斷交惡。巴基史坦緊鄰印度,在印巴分治之後,這兩個國力懸殊,文化迥異的國家,開始了漫長的鬥爭。

1965年,巴基史坦和印度在克什米亞地區進行了正規的軍事較量。然而,印度在克什米亞與巴基史坦交戰的同時,突然派兵對巴基史坦拉合爾發動大規模進攻。孤立無援的巴基史坦只好向中國求助。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當仁不讓,給予巴基史坦強大的支援與後勤保障。那麽在這場戰爭中,中國發揮了怎樣的力量呢?

巴印戰爭的原因

巴印經常發生沖突的原因,還得從英國這個國家說起。二戰之後,印度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成功獨立。眼看敗局已定的英國在臨走前還不忘當一個攪屎棍,故意讓當時克什米亞內部的貴族勢力自己議定土地。至此,由於克什米亞地區的人口結構復雜、宗教迥異、政治勢力盤根錯節,一直到印巴分治時期,問題仍未能得到有效地解決。

1965年,印巴又在有爭議的地區庫奇蘭恩兵戎相見,原本緊張的局勢進一步惡化。克什米亞前任總理默罕默德 · 阿蔔杜拉被捕,引發了印度控制區域的米爾首富斯利那加的大規模遊行示威。在巴基史坦的支持下,穆斯林在8月掀起了武裝革命,巴印最終開始在克什米亞地區開展直接的軍事較量。9月6日,印度單方面突襲了巴基史坦的城市拉哈爾,成為了第二次印巴戰爭的爆發標誌。

盡管巴基史坦為了應對強大的印度加入了數個軍事同盟,然而事實上直到1965年,它所能依靠的盟友並不多。英美兩位常任理事國以「不是大英國協的國家」和只支持「反對社會主義國家的擴張和侵略」為理由,甩開身為常任理事國的責任,對印巴的戰爭行為視若無睹。第二外援穆斯林國家,也因為能力不足,提供了有限的物資。

面對強大的印度,巴基史坦毫無招架之力。縱觀當時的全球,巴基史坦所能借助的外力也只剩下中國了。對於巴基史坦的支援請求,中國也迅速響應,積極援助抗擊印度。

中國對巴基史坦的支援

當時的新中國,美國始終是最大的敵人。在中蘇已經決裂的情況下,蘇美兩大超級大國都在暗中拉攏印度,以此牽制中國。上有蘇聯虎視眈眈,下有印度騷擾搗亂。為了緩解西南邊疆的壓力,拉攏一個盟友幫助其分擔軍事壓力,成為了當務之急。而巴基史坦,正是這個盟友在當時的最佳選擇。印巴戰爭爆發後,戰爭形勢對巴基史坦極為不利。從史料上來看,兩國軍力大概為4:1,印度投入戰場的兵力最多達十五個師。為了使拉哈爾免遭占領,巴基史坦政府被迫動用了最精銳的部隊,然而仍無力回天。

對於當時的中國而言,對巴基史坦的軍事援助絕非易事。當時的國際輿論對於中國極為不利。行動一旦失敗,其造成的損失也無法估計,因此,中國領導人對於采取什麽樣的軍事行動十分謹慎和猶豫。最終,在中央的密切論證下,選取了中錫、中印邊界為出兵點。這舉措符合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可滿足巴基史坦領導人提出的牽制東部附近印度軍隊的要求;二是中國與印度一直在中錫邊界有著糾紛,正好借此打擊印度,師出有名。

至此,中國政府開始在中錫邊境上集結軍隊,采取了一系列軍事措施。中國軍隊收復了之前被印度占領的都木契列地區,並控制了中錫邊境四個山口,迫使印軍放棄了在這裏修建的五十六個軍事基地。在軍事幹預的同時,中國也對巴基史坦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援助。據可靠統計,當時的中國為了防止刺激英美和印度,假借印尼之手,向巴基史坦提供了米格21戰鬥機。此外還包括100門七五型無後坐力火炮,以及配套的一萬發炮彈。

在對巴基史坦軍事援助的同時,中國也繼續加大了對印度的外交壓力。1965年的9月9日,中國外交部正式向印度提出嚴重警告,要求其在22日之前撤出印度對中國邊界的一切入侵活動,歸還劫掠的邊民以及牲畜,否則將考慮使用武力。這份強烈的警告意在影響聯合國安理會集中討論印巴停火的議程。

此外,陳毅副總理19日途徑阿富汗時期,勸說了當時的首相優素福,讓其不要在印度的蠱惑下向巴基史坦提出普代圖史坦之爭的問題,並向其說明如果在這個時間點上對巴基史坦施加壓力,會給人留下阿富汗放棄中立政策的印象,幫助印度侵略巴基史坦。為此,優素福向陳毅做了三個保證,嚴格采取中立的態度、不站在印度一方侵略巴基史坦以及希望印巴和解。中國的一系列行動迅速引起了英美的關註。20日,聯合國安理會透過決議,責令印巴在三天之內實作「停火」。至此,持續一年的印巴第二次戰爭漸入尾聲。

結語

當時的中國剛剛結束了援越抗美的戰爭,但在印巴戰爭中,中國並沒有袖手旁觀,展現了一貫的負責任的大國態度。在軍事上給予了巴基史坦數億美元的物資,牽制了印度對巴基史坦的攻擊。同時也緩解了國家西南邊疆安防的壓力。

然而,這場戰爭也暴露出了中國在聯合國有限的影響力。在安理會的決議之下,英美仍然拒絕了巴基史坦總統的主張,反正給予了印度有力的條件。而巴基史坦也不得不重新調整自己的外交政策「疏中親美」,采取對各大國一視同仁的外交政策。而中巴關系,再也難以回到1965年那種全面發展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