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央視舊聞讓美國六代戰機變笑話,我卻想起這些絕望的中國戰機總師

2025-01-04軍情

自從成都、沈陽,

飛出疑似六代戰機後,

關於六代機的辯論,

可謂居高不下。

12月29日,央視突然放出來,

一個關於戰機的視訊,

內容是2022年的舊聞,

涉及 第六代戰機,

應該具備哪些能力。

為何要在這時「泄密」該軍事視訊,

我們「不得而知」。

但可以都知道的是,

透過央視這個視訊裏,

關於第六代機的介紹,

美國第六代戰機的所有設想,

伴隨著真正六代機的橫空出世,

已經成了一個大笑話。

曾經,

西方媒體言之鑿鑿,

所謂「中國大蒜,

都能威脅安全」的言論甚囂塵上;

如今六代機一出,令全球震驚,

照片都掛上了美國熱搜,

但放眼看去,

歐美媒體與舔狗與走狗,

對「疑似六代機」的新聞,

全都不予評價,保持沈默。

世界顯然也明白,

中國人的腰桿前所未有得硬了。

但各位請不要忘記,

為了這一天,

我們付出過血淋淋的代價。

1950年抗美援朝爆發,

美國在戰場投入飛機1200多架。

世界發問:

中國空軍,何以保國?

「我們,拿命。」

朱學才

抗美援朝空軍犧牲第一人,

年僅22歲。

範萬章, 一人敵三架美機,

從萬米高空打到千米低空,

「我不行了……」

是他最後的遺言。

孫生祿,

為支援戰友被12架敵機包圍,

他用來和敵人同歸於盡的武器,

是24歲的自己。

經此立國之戰,

中國人明白了:

不想挨打,

必須要有先進的戰鬥機!

可戰機研發是會死人的。

人類第一位太空人加加林,

就曾因飛機進入尾旋而殞命蒼穹。

對戰鬥機試飛員而言,

每一次起飛都可能是永別,

每一句報告都可能是遺言。

1993年,飛行員劉剛試飛戰機,

沒有任何預兆,

飛機在空中解體爆炸!

2011年,

飛行員余錦旺 遭遇飛行事故,

為了將戰機飛回, 他犧牲了自己。

還有飛行員盧軍,他年紀最小,

後來說起他, 每個人都忍不住哽咽:

「飛機的左機翼掉了,

發動機也掉了, 最後直接墜地,

小盧連一句話都沒有留下,

就直接犧牲了……」

空軍歷史上最為嚴重的一次空難,

「空警-200」預警機試飛,

三個小時後飛機劇烈顛簸,

為避免撞向縣城,

飛行員扭轉方向,

最後墜毀於一處山頭,

包括飛行員科研員在內的40人,

無一生還。

漫山遍野不見他們,

漫山遍野,都是他們……

即使如此,仍要掙紮前行。

因為2001年,

有一句話刺痛所有人心臟:

「我是81192,

我已無法返航請你們繼續前進!」

和平年代,

仍有的犧牲告訴我們:

中國必須要擁有最先進的戰鬥機,

否則拿什麽守護山河?!

可是,這路是真難走啊。

當初,

新中國剛成立的前二十年裏,

在守得和平的較量中,

繞不過一架叫 殲-8的戰機。

可國人不知道的是,

在研發這架戰機的過程中,

其首任總設計師黃誌千,

在國外因飛機失事遇難……

後來,國內出現一本雜誌,

叫【航空知識】,

這本雜誌告訴中國人,

美軍艦載機F14雄貓,

能夠在一百公裏外,

同時釘選六個目標並行起攻擊。

那時候國人不知道,

我們的戰鬥機設計師 有多絕望。

因為每一代戰機的升級,

都需要十幾年的時間。

可等你做好了這一代升級,

別人又會進行下一代研制,

永遠遙遙領先。

我們和國外戰機之間的間隔,

設計師們所看到的不是三十年,

不是技術壁壘,

他們看到的,

那完全就是一道永遠追不上的天塹。

那時候,我們的先輩們,

我們的戰機設計師們,

什麽都想過了,

就是沒有想過投降!

宋文驄

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

擁有第四代戰鬥機,

我們在1986年,

才開始研發第三代戰鬥機。

作為第三代戰機:

殲-10總設計師的宋文驄,

為了護住殲-10不被歷史抹去,

為了抵抗買國外現成戰機的話語,

下班後為謀生去擺地攤。

後世有的說他是賣面條,

有的說他賣油條。

在「搞飛彈不如賣茶葉蛋」的時代,

他耗盡12年歲月,

把殲-10送上藍天,

1998年試飛那天,試飛員下機,

和宋老抱頭痛哭。

可在殲-10試飛一年前,

美國已經試飛人類第五代戰機F22。

而我們殲-10離裝備部隊還很遠,

當時服役的主力還是殲-8。

F22的效能高到讓人絕望,

軍事論壇上,

有人甚至作出這樣的打算:

8架殲-8換別人1架F22,

也就是8個飛行員,

願意犧牲自己的性命,

去給戰友創造一個,

接近對方戰機的機會。

但實際上,

用8架殲-8去換一架F22,

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為美國舉辦的軍演中,

144架四代戰機,

才能打下來一架F22戰機。

何況殲-8才是第三代戰機,

我們要用多少條人命,

才能填得滿這道鴻溝?!

在這樣的絕望之下,

科學家們,

開始奮勇拓荒,開始披荊斬棘。

12年死磕不放棄,

總設計師宋文驄捧出四代機殲-10;

10年苦心孤詣,

總設計師楊偉捧出五代機殲-20,

13年碧血鑄劍,

總設計師王海峰,

主持下一代戰機即第六代機研制。

從抗美援朝的空戰,

到81192無法返航,

再走到今天。

近百年血淚背後,

是一代又一代熱血者的托舉。

有的人灑了血,有的人舍了命,

有的人,付出了一生,

這就是真正中國人的血性和骨氣!

各位,

正是因為不知道當年他們有多絕望,

所以從來也沒法理解,

當殲-10沖天, 當殲-20盤旋,

當看到第六代戰機出現在成都沈陽,

當這些個瞬間發生時,

他們為什麽會哭。

但今日,

看到一派沈默的西方媒體,

我忽然能明白了。

因為,

這條路走到今天,

是很多人用命和血鋪陳的,

但從今往後,

我們,我們的後人,

再也不用走這樣 鮮血淋漓的路!

只有在先進戰鬥機守護之下,

只有在先進飛彈大炮庇護之內,

所有中國人,

才可以站著說話!

致敬為此奮勇相拼的總師,

致敬所有不服輸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