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俄拒購華艦,面子之下藏深因,真相曝光

2024-10-07軍情

全球現在的發展局勢已經讓許多國家都開始關註起來了,因為這已不再是各國有各自的想法就可以應對的事情了,而是需要多個國家聯合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

而中國長期以來的建設方針和發展方針也讓許多國家對中國投來了支持和信任。

據當前掌握的數據表示,在國際武器市場中,中國和俄羅斯這兩個國家一直都是緊密合作,相互扶持。

但是有一個顯著的現象就是,盡管中國軍艦的建造技術突飛猛進,俄羅斯卻從未向中國采購過任何一款軍艦。

這個情況引起了人們廣泛的議論,大家認為俄羅斯是放不下面子,可是事實上,俄方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比我們想象的要清楚得多。

「貴族軍種」軍艦的高昂造價是俄羅斯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

一艘現代驅逐艦造價高達幾十億美元,而即使是4000噸級的護衛艦,費用也以「億」為單位計算。

這只是采購費用,軍艦在整個生命周期內的使用成本更為驚人,包括船員的衣食住行、艦艇的維修保養以及各種設施的開銷。

據估計,一艘現代驅逐艦在整個生命周期內的使用成本可能超過百億美元。

對於軍費預算僅為600億美元的俄羅斯而言,這樣的開銷無疑是沈重的負擔。

俄羅斯的經濟狀況。

俄羅斯近年來一直面臨著許多困難,特別是自從俄烏沖突爆發以來,其經濟壓力進一步加大。

俄羅斯央行行長發出警告,稱資金、物資和武器儲備幾乎已經耗盡,該國經濟可能即將陷入衰退。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很難再承擔購買軍艦的費用,更何況還有後續高昂的維護和使用成本。

俄羅斯雖然擁有廣袤的領土和漫長的海岸線,但其海軍的發展卻受制於地理條件。

隨著俄烏沖突的爆發,北約對俄羅斯的敵對態度日益加劇,導致俄羅斯在黑海和波羅的海的出海口被封鎖。

俄羅斯目前只擁有兩個主要的出海口,分別面向北冰洋和太平洋。

然而,這兩個方向的海洋環境都相當惡劣,不利於海軍的長期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購買軍艦的意願必然會受到影響。

海軍自尊與榮譽感。

作為海軍歷史十分悠久的大國,俄羅斯海軍的自尊心和榮譽感非常強烈。

對於俄羅斯來說,海軍不但是捍衛國家安全的基石,更是民族自豪的象征。

盡管俄羅斯海軍正面臨裝備老化的問題,但他們更傾向於透過自主研發和建造的方式來自身實力,將引進中國軍艦視為一種「屈服」或「依賴」,這種做法會損害俄羅斯海軍的尊嚴,因此他們難以接受。

俄羅斯深諳建造優於購買、購買優於租賃的道理。

對於國防發展而言,本國造船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若俄羅斯選擇購買中國軍艦,將直接削弱本國造船業的競爭力,影響未來在海軍裝備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

從長遠規劃的角度來看,俄羅斯更傾向於支持本國造船業的發展。

自主研發與技術創新。

俄羅斯在軍事裝備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包括新型坦克、戰鬥機、核潛艇等先進裝備的研制和服役。

這些成就不僅提升了俄羅斯軍隊的戰鬥力,也為該國在海軍裝備領域的自主研發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俄羅斯致力於透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自主研發來保持其在海軍裝備領域的領先地位,而非簡單依賴外部采購。

中俄海軍合作的未來展望。

盡管俄羅斯無意購買中國軍艦,但這並不影響中俄兩國在海軍領域的深入合作。

在將來,中俄海軍的合作可能會更加重視技術轉移和子系統供應等領域。

俄羅斯可以引進中國在艦載武器系統、雷達電子裝置以及艦船設計軟體等方面的領先技術,以提升其本國艦船的技術水平。

此外,兩國還可以在艦艇維護和修理領域加強合作,以提高艦艇的持久可用性和戰鬥力。

因此,俄羅斯拒絕購買中國軍艦的原因,並非僅僅涉及面子問題,而是多方面因素的綜合考量所致。

俄羅斯面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國內經濟壓力,因此更傾向於透過自主研發和建造來增強海軍實力,而不是依賴外部采購。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俄兩國在海軍領域的合作將會停止。

相反,兩國可在技術轉移、子系統供應以及艦艇維修等多個領域深化合作,共同推進海軍現代化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