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有一種尊貴的大國地位,稀缺性超五常,這就是洲際飛彈通知國

2024-10-06軍情

中國最近一次洲際彈道飛彈發射,猶如一場無聲的宣言,向世界傳遞了清晰的訊號。它不僅展示了中國日益增長的軍事實力,更揭示了當今國際格局的微妙變化。曾經被視為金科玉律的「五常」概念,在國家利益面前顯得日漸蒼白。

誕生於80年前的權力架構,已經無法準確反映當今世界多極化、多邊化的趨勢。國家之間的賽局,最終還是要依靠實力說話。在當今世界,真正的尊貴地位,不是來自歷史的榮耀,而是來自實實在在的力量。

洲際飛彈通知國,就是一個比「五常」更為稀缺的標簽。中國發射東風31AG洲際飛彈,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國家有資格收到提前通知,包括彈道途徑的澳洲和紐西蘭,以及俄羅斯、美國和法國。這種選擇性的通知,本身就蘊含著深意。

這次發射,讓英國的尷尬處境暴露無遺。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如今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被排除在通知名單之外,淪為國際舞台上的「邊緣角色」。這種地位的落差,無疑刺痛了英國的自尊心。

而法國,雖然因為海外領地新喀裏多尼亞的關系,名義上是飛彈軌跡的途徑國,但實際上,它與中國在軍事透明度和互信方面並沒有建立起像俄美那樣穩固的機制。真正能夠做到既不途徑又無必須約束,卻依然能收到中國通告的國家,只有美國。

這體現了中國對美國作為唯一戰略競爭對手的清醒認識。在實力為尊的國際競爭中,中國和美國無疑是站在金字塔頂端的兩個玩家。面對中國的飛彈試射,美國的反應耐人尋味。盡管五角大廈聲稱中國「射得好」,但其背後的焦慮和不安卻難以掩蓋。

這就好比三國演義中的劉備,內心驚慌失措,表面卻故作鎮定。這次洲際飛彈實驗,也清晰地表明了誰才是中國的心腹大患日本。對於試射,中國選擇不通知日本,這一舉動本身就釋放出強烈的訊號。

日本官方對此表達了強烈不滿,而民間則表現出一種無奈的「自知之明」。日網民的評論「既然咱是美國的附庸國,他們大概認為通知美國就可以了」,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日本在中美賽局中的尷尬地位。

中國之所以不通知日本,一方面是因為兩國之間存在著復雜的歷史和現實矛盾,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日本在安全問題上過度依賴美國,已經失去了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國沒有必要也沒有義務去向一個「聽命於美國」的國家通報自己的軍事行動。

更諷刺的是,在美國的安排下,澳洲、紐西蘭和日本三國海軍,竟然在中國試射飛彈當天穿越了台灣海峽。這種「配合默契」的舉動,無疑是在火上澆油,進一步加劇了地區的緊張局勢。日本在被蒙蔽的同時,也不禁懷疑自己在美國心中的地位。

「一衣帶水」,這個看似美好的詞語,在中日兩國的歷史交往中,卻充滿了血與火的記憶。每一次「一衣帶水」的呼喚,都伴隨著戰爭的陰雲。隋文帝、宋將、五代晉軍的例子,無不說明了這一點。

對於中國人來說,「一衣帶水」並非簡單的地理概念,而是蘊含著深刻歷史教訓的警示語。日本當然明白「一衣帶水」的含義,所以他們才會用「吳越同舟」來回應。吳越爭霸,最終以越滅吳告終。日本將中日關系比作吳越同舟,其背後的深意不言自明。

中國沒有通知日本試射洲際飛彈,正是因為這種歷史和現實的復雜性。洲際飛彈一旦在戰時狀態下使用,必然會搭載核彈頭。對於美國,中國更多的是一種戰略威懾,而對於日本,則包含著更為復雜的情緒。

這次飛彈實驗,也暴露出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世界安全,竟然如此脆弱。在過去一年中,俄羅斯、美國、英國的洲際飛彈試射都以失敗告終,五大常任理事國的成功率竟然只有40%。這不禁讓人懷疑,在核戰爭的陰影下,人類的安全究竟還有多少保障?

中國這次洲際飛彈試射的成功,無疑給世界註入了一針強心劑。它表明,即使在當今復雜的國際形勢下,依然有國家能夠保持強大的軍事實力,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值得註意的是,這次試射發生在一個特殊的背景下。

中美兩國近期都釋出了汽車收音機功能的相關規定,並幾乎同時釋出了本國公民撤離黎巴嫩的通知。與此同時,中國國內正在積極進行糧食安全的戰略儲備,恢復農田,引導產業向中西部轉移。

這些舉措,無不顯示出中國正在為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做好充分準備。在這個充滿挑戰和不確定性的時代,中國人民之所以能夠安居樂業,是因為有一群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

他們是科學家、工程師、軍人、外交官,他們隱姓埋名,為國家安全和人民福祉默默付出。他們的故事,值得被銘記,他們的精神,值得被傳頌。

中國人的脊梁,由無數這樣無私奉獻的個體組成。正是因為有了他們,中華民族才能在歷史的風雨中屹立不倒,走向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