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對決,以靜制軔,誰要是按捺不住出手,誰就是輸家。中美賽局,比的不只是實力,還有耐力。相比於中國對美政策的氣定神閑,美國更像是毫無耐性的市井流氓,坐不住頻繁對中國出招。中美對決,誰勝誰負,大局似乎早就註定。據觀察者網報道,美國務院助理國務卿康達日前吹噓稱:美國正以「自信的立場」與中國接觸。
有美國高官宣稱,他們在對華交往時「特自信」
而康達宣稱「對華打交道特自信」的前提,就是在外交層面上「與中國保持接觸,比任何時候都重要」。這哪是「自信」的體現?純粹就是因為不自信而不得不上門求和的一種姿態。美國是全球霸主,他們需要中國屈服在其「基於規則的世界秩序」之下,充當美國的廉價勞動力。在這一背景下,如果美方真的在對華外交問題上「特自信」,那麽就不需要將對華外交視為頭等大事了,需要什麽就提要求,拿不到就直接搶唄,這幾十年來,美國不是一直都這樣嗎?
叫得越兇的狗一般越不會咬人,不是它不想咬,而是不敢咬,因此只能透過狂叫嚇唬對手,同時也給自己壯膽。美國對華外交如果真的「特自信」,那麽他們就無需常態性使用下三濫手段,施壓其他國家不要與中國合作。更不會因為自家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幹不過人家,撕破臉公開打壓中國制造的科技產品了。說到底,美國在與中國交往時就是因為「特不自信」,所以才不得不透過自吹自擂給自己臉上貼金。
中國已崛起成為世界大國,美國對華交往「特不自信」
美國即便很清楚中國已崛起成一個世界大國,但出於維護霸權主義的臉面考慮,還試圖從實力和地位出發與中國交往。至少要讓盟友看到,美國並沒有輸給中國。但實際上,美國耗費心機的掙紮,已改變不了他們在很多領域都已輸掉對華競爭的現實。所以,美國無論從外交、經貿還是從軍事等領域對中國發起的挑釁,都像打出去的回旋鏢,最終打到了自己的屁股。
所以說,盡管中美關系仍處於緊張狀態,但維持對華接觸,避免中美發生激烈對抗,卻是拜登政府除了大選外的頭等大事。當然,美國高官如果認為這就是對華交往的一種「自信」,那麽,中國完全可以按照這種方式,給美國送去更多的「自信」。所以,日本防衛省日前發出抗議,原因是中國海軍遼寧艦航母進入了沖繩的毗連區,但中方則認為「有關活動符合國際法」。
美國不敢挑起對華戰爭,連打一場代理人戰爭的底氣都沒有
中國航母進入日本毗連區,可以說是打了日本的屁股,疼痛的卻是美國的臉面。原因很簡單,因為日本是美國在全球駐軍最多的國家,同時還是美國拉攏北約盟友插手亞太局勢的「集結地」。所以說,對於中方航母進入日本毗連區的事情,日本在台前提出抗議,而美國則在幕後咬牙切齒。也難怪,日本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美國在亞洲的「殖民地」,中國海軍航母行駛至日本家門口,就是不給美國面子。就像中國海警近期在南海收拾菲律賓那樣,疼痛的是菲律賓,但在國際上丟臉的卻是美國。
美國對華戰略的「自信」,大多數來自華盛頓政客的吹牛。近期,美國海軍領導人和空軍領導人,先後在演講中渲染「中國威脅論」,將中國渲染為比俄羅斯更致命的「挑戰」,還危言聳聽「做好與中國開戰的準備」,說得就像中美沖突明天就爆發似的。但全世界都清楚,美國根本就不敢挑起對華軍事沖突,甚至連打一場對華代理人戰爭的膽量都沒有。否則的話,美國就不會放棄利用中菲南海爭端、挑起一場對華代理人戰爭的機會了。
美國所謂「自信」,就是建立在防止中美發生激烈對抗的基礎上
美國不是不想這樣做,而是他們沒有資本和底氣這樣做。原因就是美國在西太地區已喪失了對華軍事優勢。更何況,在俄烏沖突和巴以沖突長期化的當下,他們承受不起亞太地區再爆發一場沖突的代價。所以說,美方近期頻繁在安全領域尋求與中國軍方的接觸,目的就是希望與中方建立起防止沖突的安全護欄,以確保美軍在亞太地區活動的安全。
所以說,美方高官宣稱他們對華接觸「特自信」,但這種所謂「自信」卻是建立在避免與中國發生激烈對抗的基礎上,這還算是一種「自信」嗎?如果美方將此當成一種對華「戰略自信」的話,那麽他們的自信未免也太廉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