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成飛六代機實作歷史性跨越,美國如何應對新「斯普特尼克時刻」?

2025-01-01軍情

再說一期成飛的「大寶貝」,算是給前面三期做個小結。

看到評論區有人在向我喊話,說你能不能說個狠話,到底是不是六代機?其實用不著說狠話,妥妥的就是六代機,憑什麽你說六代機就是六代機了呢,有什麽依據嗎?

當然有依據,包括前面我做的三個視訊,所講的技術方向也都是有依據的,依據是什麽呢?依據的是兩年前我看到的楊偉院士在【航空學報】上公開發表的一篇論文,那篇論文總結了美國在論證六代機的過程當中的一些想法,包括五個能力。

第一個能力是穿透性制空能力,什麽意思呢?就是能夠進入高度對抗的環境,並奪取制空權。用美國人自己的話講,就是要進入強大對手,專門預設的拒止反介入區域並奪取制空權。聽上去這應該像是一個總的目標,下面的四個能力就具體的多了。

第二個是遠航、久航能力;第三個是多武器密集掛載帶來的強殺傷能力;第四個超音速無尾布局帶來的全向寬頻隱身能力;第五個硬殺傷末端防禦能力。

看一看這五個能力,我前面講的就是其中的三個能力高隱身、大載彈、遠航程,至於說最後一個能力,硬殺傷末端防禦能力,這個東西我們現在還看不清,但是講到硬殺傷末端防禦,相信大家想到最多的一定是雷射武器,而不會是飛彈打飛彈。

2萬米以上的平流層,這是雷射武器發揮的最好的舞台,沒有雲雨霧雪也沒有更多的灰塵,空氣相對稀薄,雷射衰減、散射的情況,比地面要好得多,也就是說地面上,可能100千瓦輸出功率的雷射武器能夠達到的效果,在這裏三四十千瓦就可以了。那麽使用雷射武器前提條件是什麽呢?前提條件是飛機要有強大的持續自發電能力。所以有些朋友講三發動機可以帶來強大的自發電能力,這個說法是有道理、說得通的。

說到這一定會有人說,講來講去怎麽又是美國人在說呢?沒辦法,這是楊院士公開發表的論文,你總不能讓他去講我們對六代機的定義吧。借用美國人說法表達一下自己的意思,應該是沒問題的。

更何況這個論文當中,楊院士還有另外一段很重要的話,這段話說的是:「跨代技術發展不是所有能力的跨越,而是根據未來的需要進行合理的選擇,有跨越,有繼承,有舍棄」。把楊院士的這些話讀下來好好消化一下,應該對六代機就有一個大體的輪廓了,而其中最直白、最核心的三個能力,高隱身、大載彈、遠航程在成飛的新機當中都有所體現,也是我前面重點講的三個技術方向。

你看我說它是六代機,包括我前面講的那些內容依據的是什麽呢?依據的就是楊院士的這個論文。想講的另一個方面的內容就是中國的六代機現身了,它會產生一個怎樣的影響?

概括地說中國的六代機現身,意味著中國在軍用航空領域對美國實作了歷史性的跨越,這話說的是不是重了點呢?一點都不重。看一看美國人,看一看外媒是怎麽看待這個問題的?我看到國外的說法,除了俄羅斯那邊有人有點酸,歐美這邊講的都是「這是一次技術突襲」。講的最多的是「斯普特尼克時刻」又重新來了 ,「斯普特尼克時刻」是怎麽回事呢?

那是1957年在美國情報部門沒有任何察覺的情況下,蘇聯突然成功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名字就叫「斯普特尼克」1號,這個事給美國產生了巨大的沖擊,現在美國人又在提「斯普特尼克時刻」又來了,我想這個東西體現的是美國的真實想法。看一看美國的六代機研發過程就可以清楚這一點,其實公開宣稱研發六代機的沒有人比美國更早。

2020年的時候,美國就曾經試飛過一架全尺寸的技術演示機,當時這個事被炒得火熱,但是美國人卻把這個技術演示機的外形捂得嚴嚴實實的。兩年後,2022年美國的空軍部長宣布,美國下一代空中優勢戰鬥機計畫正式進入工程和制造開發階段,說白了就是開始建造原型機了,沒想到又過了兩年,2024年7月份的時候,美軍對外宣稱這個計畫被暫停了,原因是太貴了,單價可能接近3億美元。說是太貴了,我想真正暫停的原因,恐怕絕不是太貴了,而是碰到什麽技術障礙,一下子過不去了,3億美元一架,100架300億美元,對於美國的軍費來說九牛一毛,真不是大事,但是碰到一時過不去的技術障礙,那就不得不停了。

什麽障礙呢?我猜大機率是飛控。其實誰都知道,這種超音速無尾布局好處大大的,但是為什麽大家都不用呢?技術難度太大了。難在哪裏?難在飛控。巧了,成飛的技術長項,恰恰就是在飛控這一塊,結果中國的六代機出現在天空上了,而且一出現還不止一個構型,不止一家研發單位。

而美國六代機計畫被暫停了,暫停到什麽時候呢?用美國空軍部長自己的話講,它的命運要交給川普政府決定了。換句話來,美國的六代機生死未蔔,中國的六代機已經在天上飛了,還不止一型。這個事你讓美國人,讓美軍看是怎麽樣的一個感受呢?我們看了是驚喜,他們看了第一眼應該是震驚,再往後驚嚇、驚恐。

因為對美軍來說,從二戰以來他們打的所有仗都是在空中優勢的條件下打的,沒了空中優勢,美軍還會打仗,還敢打仗嗎?所以說「斯普特尼克時刻」是實實在在的又重現了,接下來美國會怎麽辦呢?

上一個「斯普特尼克時刻」,美國進行了緊急的調整和全面的布局,用了十年多的時間重新奪回了在太空技術方面的優勢,但是那個時候美國還是一個充滿活力的「青壯年」,現在越來越像一個充滿暮氣的「中老年」了,新的「斯普特尼克時刻」美國還能應對,還能應對的過來嗎?如果應對不了會怎麽辦呢?從實力地位說話的實力地位就不存在了,接下來會引起一系列政策上的變化,當然這個政策變化不會很快。

參考一下歷史上的東西,當年我們成功爆炸了原子彈、氫彈,完成了兩彈結合試驗,再加上承受到蘇聯的巨大壓力,於是有了尼克森的訪華和中美關系的正常化,又過了好幾年到了卡特的時代,中美才真正建立了外交關系,過程確實是挺長的,但是這種趨勢一旦形成卻不可逆轉。

接下來我們會看到什麽呢?短期內我們會看到,美國如何來應對新的「斯普特尼克時刻」,長期或許我們會看到,美國的對華政策潛移默化地發生著變化,這個變化會是什麽呢?相信十年之內,我們應該能夠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