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日是第75周年,雖然按照「五年小慶、十年大慶」的安排,今年沒有舉行閱兵儀式,但一些新型武器裝備仍然在網路上露面,為國慶獻禮。例如,前幾天我軍在時隔44年後再次向太平洋發射了一枚「東風-31AG」型洲際飛彈,這不僅展示了國家的實力,還有效地震懾了小覷者。此外,剛剛出現的運/油-20空中加油機高畫質照片,也讓軍事愛好者們大為欣喜。
這架7812號與之前服役的運/油-20有所不同,配備了國產渦扇-20/WS-20發動機,並且屬於MRTT型(即多功能用途加油運輸機)。這樣一來,這架運-20在安裝內部油箱和軟管加油艙後便能成為加油機,而拆除這些裝置後又可用作普通戰略運輸機。這種設計顯著提升了裝備的通用性,不同於美軍的加油機那樣需要「轉型使用」,從而大幅降低了裝備成本和保障費用。
運/油-20的燃油容量一直是軍迷們熱切關註的話題。根據央視的報道,早期裝配俄羅斯D-30KP2航空發動機的運/油-20A可以儲存接近100噸燃油。然而,該發動機與我們自主研發的WS-20存在較大差異。而安裝國產發動機後,「胖妞」加油機的攜帶燃料量預計會超過100噸,這將使其超越美軍KC-46A(最多可搭載96.2噸)和俄軍伊爾-78加油機(92.8噸),成為全球最先進的大型加油飛機之一。
那麽,這100噸燃油(實際上是JP燃料,而非航空煤油)能夠支持多少架重型戰鬥機在空中飛行呢?根據目前公開的資訊,殲-20的最大載油量預計可達到10~12噸。一架運/油-20可以為8~9架進行加 fuel,足以維持大約兩個中隊的殲-20(一個中隊由4架組成)。更重要的是,這是在假設殲-20沒有任何余油的情況下。如果考慮到戰鬥機在進行空中加 fuel時通常會留下至少一半或三分之一的燃料,一架運/油-20實際上可以補給3~4個殲-20或殲-16中隊,這已經能滿足一次適度規模空戰所需的補給。
在上屆珠海航展中,運/油20的艙尾門被開啟,遺憾的是非專業人士無法登機參觀。
大型加油機在特種飛機中與預警機同樣至關重要。自1980年代起,空中作戰隊伍致力於聯合作戰,需要預警機、加油機和電子戰飛機等特種航材來支持戰鬥機的指揮和資訊傳遞,同時提供油料保障。這一模式可以類比於海軍的航空母艦編隊,如果沒有補給艦,整個航母群也難以持續行動。因此,加油機如同補給艦,讓重型戰鬥機的作戰半徑至少擴充套件1000公裏左右。如果為戰略轟炸機關註fuel,那便真正實作了「雖遠必誅」的戰略目標!這充分體現了大型加油機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在「南非國防展」上,運-20與巴西的KC390並肩展示。盡管拍攝角度存在差異,仍然可以明顯看出前者作為四發戰略運輸機,相較於後者的雙發戰術運輸機要大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