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任誰都不會想到,在美國空軍第六代戰鬥機研發計畫NGAD於此前被曝出現嚴重超支問題,並不得不以修改設計和降低效能等方式予以妥協後,美國海軍的第六代戰鬥機研發計畫F/A-XX也出事了,且最終下場比空軍還要慘……
「戰區」網站的相關報道
據美國防務媒體「戰區」報道,依據美國參議院國防法案,美國海軍下一代戰鬥機計劃F/A-XX被徹底取消 。不得不說,這一訊息來得著實突然,看來繼下一代戰略核潛艇「哥倫比亞」級的開工遭推遲、下一代驅逐艦DDG(X)計畫開發工作延後,以及「星座」級護衛艦首艦交付延遲後,美國海軍又一項重點新裝備的研制工作遭殃了,且還是直接就被一刀砍沒了。對於廣大國內軍迷來說,這還真是個值得驚喜的好訊息。
空軍的NGAD戰鬥機計畫更受重視
其實從美國國會對空軍和海軍各自的六代機研發計畫的態度中,我們就能很清晰地看到其中的「親疏有別」。 雖說海軍貴為美國軍隊中的「一等人」,空軍則是「二等人」,但在各自發展六代機的過程中,海軍的F/A-XX計畫從未在獲得國會撥款一事上比空軍更多,甚至可說是只拿到了相當於空軍NGAD戰鬥機計畫撥款總額的零頭 。回想2020財年,美國海軍為F/A-XX戰鬥機開發計畫申請了2070萬美元預算,結果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大手一揮,直接砍掉了高達三分之二的申請額度,只批準了710萬美元經費。相比之下,美國空軍在同一財年為NGAD戰鬥機開發計畫申請了高達10億美元之巨的預算,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卻只砍掉了10%,向空軍批準了9億美元。
海軍的F/A-XX戰鬥機計畫被直接砍沒
按理說這「手心手背都是肉」,美國空軍的六代機計畫憑什麽就能比海軍的六代機計畫獲得更多的支持呢? 從某種角度來說,這其實與中國存在不小的關系,準確地說是與解放軍所打造的「反介入/區域拒止體系」有關 。我們知道,當下的美國海軍航母艦載機聯隊主要以非隱身的F/A-18E/F艦載戰鬥機和F-35C隱身艦載戰鬥機這一組合為主要作戰編組。在不進行空中加油的情況下,這兩款戰機在執行對空作戰時的最大作戰半徑基本在1000公裏左右。在執行對地或對海攻擊時,最大作戰半徑則為700~800公裏。而在接受至少1次空中加油後,它們在執行各類作戰任務時的作戰半徑基本為1500公裏。
MQ-25A艦載無人機為艦載預警機加油
如果以中國為假想敵,那美軍航母艦載機的活動範圍完全處於解放軍的「反介入/區域拒止體系」之內,即便加上機載彈藥自身的射程,美軍航母的火力投射距離也只是增加到了約2000公裏,依舊沒能脫離諸如「東風-26」反艦彈道飛彈等彈藥的打擊範圍。 不僅如此,就連美國海軍設想中的透過使用MQ-25A「黃貂魚」隱身無人艦載加油機為F-35C實施空中加油,以擴大航母的火力投射範圍一事,也因解放軍反隱身作戰能力的持續提高而不再靠譜 。不誇張地說,在以解放軍為對抗目標時,隱身效能已不再是美軍各類航空器的一張無敵王牌,MQ-25A恐很難從容地為其他有人駕駛戰機實施空中加油。
中國「東風-26」反艦彈道飛彈
看明白了這些,我們也就不難明白為何美國國會對海軍的第六代戰鬥機計畫F/A-XX「不感冒」了。 原因很簡單,在「反介入/區域拒止體系」、尤其是大量的「東風」飛彈面前,就連航母自己都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更遑論其搭載的艦載機呢 ?事實上,近年來美國國內始終存在這樣一種聲音,那就是開發一款隱身效能極強且具有2000~3000公裏大作戰半徑的多用途艦載無人機,以便讓航母在盡可能遠解離放軍反航母火力範圍的海域內,安全地放飛這種「長腿」戰機,用這種無人機執行對空、對海和對陸等作戰任務。
殲-35隱身艦載機完全體預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