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為何中國能仿制蘇聯武器,但很難仿制美式武器?是因為太難嗎?

2024-04-30軍情

為何中國能仿制蘇聯武器,但很難仿制美式武器?是因為太難嗎?

俄羅斯士兵對澤連斯基的感謝引發了一些熱議,其實背後涉及到了對戰場繳獲武器的合理利用。在戰爭中,俄軍繳獲了一些美制步兵戰車和英國制巡航飛彈,這些武器的逆向工程可以為俄羅斯的軍事技術提供寶貴的資訊。雖然各國都在自主研發武器,但利用戰場上繳獲的對方武器進行逆向工程仍然是一種常見的做法。中國在武器發展上也有類似的歷程,但為何沒有仿制制美制武器,這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麽呢?

中國之所以能夠仿制蘇聯武器,而較難仿制美制武器,有幾個重要原因。

首先,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中蘇簽訂了【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蘇聯在軍事上支持中國。蘇聯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裝備,並派遣專家顧問,指導中國建立裝甲部隊和航空兵師,提供各類訓練和技術支持。這使得中國迅速實作了全軍蘇械化,並成為亞洲最強裝甲部隊之一,擁有世界第三空軍大國的實力。

當考慮到蘇聯對中國軍工的支持和援助時,不僅要看到其提供的技術和裝置,還要理解這種援助對中國實際情況的適應力。蘇聯援建的軍工計畫,如撫順鋼廠和大連鋼廠的改建擴建,為中國提供了生產蘇聯式武器的基礎和能力。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中國得以生產米格17到米格21等各種戰機和轟炸機,以及T-54型坦克、AK47系列槍族等武器裝備。

這些蘇式武器不僅與中國軍隊的戰術相契合,而且通用性較好,降低了後勤保障難度。例如,中國以蘇聯AK47槍族為基礎研發的56槍族系列,其零配件大部份可以通用,這大大提高了武器的靈活運用和維護便捷性。

總的來說,蘇聯的支持不僅提升了中國的軍事實力,還為中國提供了永續發展的軍工基礎。

然而,與蘇聯武器相比,美國武器的設計更為復雜,技術含量更高,包括隱形技術、飛彈制導技術等先進技術,使得仿制難度較大。此外,美國對其武器進行嚴格的技術保護和控制,限制了其他國家的獲取和仿制。因此,中國在仿制美制武器方面面臨更大的挑戰。

在七八十年代,中國並未大規模仿制美式武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美國對其武器技術進行嚴格的保護和控制,限制了其他國家的獲取和仿制。美國在軍事技術方面的優勢和保護政策使得其武器系統難以直接仿制。

舉例來說,美國曾計劃向中國出口F-16戰機,但提供的是使用J79發動機的簡化版F-16/79版本戰機。由於J79發動機已於1979年停止生產,這使得F-16/79的技術相對較舊,無法滿足中國的要求。類似地,美國在與中國合作開發的美洲豹坦克計畫中,提供的是較為落後的105公釐主炮,與當時已普遍采用的120-125公釐主炮相比顯得不足。

此外,美國在對外軍事合作中往往限制技術的傳遞和使用,對提供的技術裝備也有嚴格的限制。例如,雖然中美合作獲得了一些新技術,但整體合作規模較小,沒有提供特別先進的型號,也沒有形成持續的合作關系。

從戰術層面來看,美式武器也不完全適合中國軍隊的作戰需求。中國軍隊註重炮兵、火箭炮兵和防空系統等方面的戰術,而美式武器的設計可能並不完全符合這些需求。因此,盡管中美在軍事技術方面有一定的合作,但中國並未大規模仿制美式武器。

在美國軍事戰術中,炮兵並不是首要考慮的領域,野戰防空更是被較少關註。這一情況得益於美國強大的空軍,美國陸軍在炮兵和野戰防空方面並不是主要側重點。

美軍對野戰防空的態度可以說是放棄治療的,近年來才勉強裝備了一些裝置。相比之下,中國軍隊對野戰防空投入了大量資源和精力。因此,兩國在旅級部隊裝備中的側重點存在明顯差異。

中國軍隊非常重視工兵技術,工兵在解放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掌握了爆破和挖戰壕等技術。工兵是一個技術性很高的兵種,尤其在爆破方面,是全世界少數幾家能夠勝任的。

此外,現代西方坦克通常是超重戰車殲擊車,重量達到50-60噸以上。這些坦克通常采用高技術堆砌,但重量過重,不利於大規模生產。與之相反,中國軍隊需要裝備數量大、適應力強的坦克殲擊車,而西方的坦克殲擊車無法滿足這一需求。

在戰術訓練方面,有趣的是,一支曾參與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的美軍陸軍部隊,在厄文堡進行對抗演習時遇到了困難。他們遇到了復雜的電磁環境,導致通訊故障,甚至無法正常運作。這表明他們在伊拉克等地的作戰經驗並不能完全適應復雜的作戰環境。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