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一則訊息驚爆世界,美韓聯軍針對北韓的【5027作戰計劃】遭到泄露,至於是如何泄露的,兩種說法:一是內鬼,一是黑客,究竟是如何被公之於眾的,對國際社會而言顯然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世界關註的焦點都集中到這份作戰計劃的具體內容。從「5027」這四個數位之後又先後延伸出「5015、5026、5029、5030......」,每一組數位都代表著一把寒光閃閃的屠刀。
上世紀五十年代,發生在北韓半島的那場規模較大的國際性局部戰爭,相信熟知歷史的人都記憶頗深,正是這場戰爭留下了北韓半島長久難安的伏筆。
1958年,中國從北韓撤出全部作戰部隊,而南韓對北韓依舊是心有余悸,堅決要求美國繼續在南韓保持駐軍態勢以震懾北韓,美國這一住就再也沒有撤出的打算,直到今天,美韓聯軍司令部這一機構還在北韓半島賊心不死的覬覦三八線以北的北韓政權,【5027作戰計劃】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5027作戰計劃】的出台與不斷升級的背後,暗藏了哪些殺招?
1973年, 美韓聯合部隊司令J·F·霍林斯沃斯就北韓半島專門送出了一份詳細的針對北韓的作戰計劃,這就是後來泄露的【5027作戰計劃】,為什麽用「5027」這組數位來命名,這是因為在美國五角大廈專門有一個用數位來設定美軍全球戰區指揮區域、敵方國家標識和作戰序號的絕密檔案庫,「50」就是設定為美軍在太平洋的司令部,「2」是設定為北韓半島區域標識,「7」則為作戰序號。該計劃在1974年得到了美國總統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批準,從此,這份計劃成為美韓針對北韓在未來作戰中必須嚴格遵照執行的軍事命令書。
早期的【5027計劃】只是假設當遇到北韓軍事進攻時所要執行的防禦作戰、空中打擊、待援反擊等細節部署,隨著國際形勢的不斷變化,這份計劃也在不斷升級中發生著軍事行動方向的改變,那就是「轉守為攻。」特別是在1991年,國際上發生的最嚴重的兩大事件,將美國軍方這種肆意發動戰爭的野心更推向了高潮。
第一件大事 :1991年1月,美國對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發動了「沙漠風暴」的軍事打擊。在戰爭發起之前,世界各國軍事專家一邊倒地認為,美國在伊拉克采取的軍事行動,將會付出上萬美軍犧牲的代價,這一根據來自於此前對每一場戰爭歷史的推測和伊拉克軍事裝備的整體實力而得出的結論,為此,布希總統一度也曾猶豫不決。最後,在美國參聯會主席鮑威爾和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這些為首的軍方鷹派人物的鼓動下,布希總統最終下達了對伊拉克的作戰命令。
戰爭結果震驚世界,也讓那些曾自以為是的軍事專家們大跌眼鏡。從1月17日到2月27日四十天的作戰時間,美英等五十多萬多國部隊僅僅傷亡600余人,其中美軍死亡只有79人,而號稱世界第三強國的伊拉克,傷亡超過10萬人,175000多人被俘,伊拉克強大的共和國衛隊武裝瞬間土崩瓦解。正是美國發動的這場立體化戰爭,讓包括中國、蘇聯在內的所有國家重新開始思考進行軍事思想的徹底變革,也是這場戰爭讓北韓感覺到殺機四伏。
第二件大事: 1991年12月25日,成立73年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這支龐然大物,一夜之間轟然倒塌,蘇聯轉瞬之間不復存在,其速度之快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始料不及,兩權相爭的超級大國,如今只剩下美國一家獨大,從那一刻起美國在世界布局的戰略中開始傾向於大棒威嚴。
正是1991年年初和年尾這兩件大事發生,導致了美國圖霸世界的野心變得肆無忌憚。站在主導世界話語權巔峰的美國,在經濟上大力推廣美元經濟,利用手上金融支柱的虛無產業在全世界範圍狂割韭菜,科技領域唯我獨尊,任何威脅到美國科技領先地位的國家都將被其視為是對美國的挑戰,這個時候就該是大秀肌肉的展示了,海上大麥克的航空母艦、最先進的作戰飛機,不停歇的在世界各個角落竄來竄去耀武揚威。
再次將視線回到北韓,美國人認為已經過時的【5027作戰計劃】需要進行大振幅的升級改造,因為防衛型作戰計劃顯然已不切實際,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如何應對來自三八線對面的威脅,已經是北韓迫切需要解決的重中之重,為了自身安全,似乎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發展核武。
韓戰之後為金剛護體,北韓傾盡所能謀求核武安身。
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經歷了戰爭創傷的北韓,就開始尋求發展核武器的各種嘗試,再一次北韓內部會議上,金日成明確表示:「 北韓國家雖小,但別國擁有的東西都應該有,包括原子彈。 」1956年,在結束戰爭的三年後,北韓就在蘇聯的幫助下成立了核物理研究所,而這個研究所僅限於和平使用核能的研究,並沒有包括核武器在內。
那時候掌握核武器的國家只有美國、蘇聯和英法兩國,從任何一方獲得有關核武器的研究資料對北韓來說無疑是癡人說夢,但是北韓並沒有放棄能夠獲得核武器研究突破的一切途徑。1964年,中國原子彈試爆成功,北韓也是第一時間向中國政府表示祝賀,當然,金日成更想能從中國這裏得到制造原子彈的幫助,毫無疑問他的如意算盤落了空,任何國家都不會把自己的核心技術傳授他人。
雖然北韓沒有核武器,但是背靠著中蘇兩個大哥可都是核武在手,這最起碼能保證北韓不會受到西方國家的入侵。中蘇關系交惡後,為了消除中國在東北亞地區的影響力,布里茲涅夫同意采取對北韓核武研究進行有限的「幫扶」政策。
大批北韓年輕學者在蘇聯接受了系統性核武器學習與研究,北韓收獲頗豐,直到1982年布里茲涅夫去世以後,蘇朝在核技術方面的合作才出現減緩,到蘇聯解體雙方的核武合作全面停止,但此時的北韓已經基本突破了核武器關鍵技術的瓶頸。沒有了蘇聯的支持,北韓開始在國際市場尋找能夠解決核材料的合作夥伴,由此,就有了北韓與伊朗和巴基史坦軍方高級人員的秘密接觸,促成了地下走私的「黑市交易」。
1991年,美國在伊拉克發動的第一次海灣戰爭極大地刺激了北韓不安的神經,到了年底蘇聯突然垮台,冷戰的鐵幕消失也為北韓核武研究帶來契機,曾經幫助北韓進行核研究的原蘇聯技術人員,被北韓以高薪秘密聘用開始加快核武器研究。
這一資訊也是從彼時的 俄羅斯安全部長維克托·巴拉尼科夫,在1992年的一次講話中透露出來,他說:「他領導的部門已經成功阻止了俄羅斯64名專家前往‘第三國’幫助制造可攜帶核彈頭的飛彈,」這裏所指的「第三國」就是北韓。因為俄羅斯安全部門在莫斯科機場截流了一架正準備飛往北韓的客機,上面有35位前蘇聯核專家。
從1994年開始,美國每兩年都會對【5027作戰計劃】作進一步更新改進,1998年,美日韓三國達成在實施【5027作戰計劃】時的協同合作關系,將防禦完全改變為進攻作戰,屆時,日本將作為半島作戰的最大基地,為盟友提供最有效的作戰條件。從完全防禦到攻防兼備再到完全進攻,美韓聯合司令部用了16年的時間,不能不吃驚這種變化的速度。而此時的北韓預感到不安的緊張空氣,也開始加緊核實驗的腳步。
半島無核化不僅符合國際安全的需要,更會為東北亞地區帶來持久的和平環境,在這一點上,中俄與美日觀點基本一致。但是,目標相同,目的卻大相徑庭。中國反對半島核武是出於維持半島穩定和世界和平的初衷,而美國制裁北韓發展核武的出發點則是想透過核武爭端給北韓戴上邪惡軸心國的帽子,繼而可以向對待伊拉克那樣采取軍事打擊,將北韓從東北亞徹底抹去。
當然,這還是在【5027作戰計劃】泄露以後,才讓世界看清美國人的真正意圖,從這一點來說,美國口中的民主與平等,只是用來裝點門面的一塊偽面具罷了。
2003年,小布希當選美國第43任總統。曾經在老布希手下擔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鮑威爾,這次被小布希提名擔任新一閣政府的國務卿,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國務卿。第二次海灣戰爭在小布希以伊拉克制造大規模殺傷性化學武器的借口下打響了,他的確沒有像他父親那樣再次給薩達姆留下逃生的機會,攻占巴格達之後,布下天羅地網將伊拉克總統薩達姆逮捕,並象征性進行了審判就很快就把這位總統送上了絞刑架。遠在東北亞的北韓,對這一幕絕不會熟視無睹,講道理的妥協是不會換來和平與安全,只有強硬反擊才可能爭取一線生機。
美日韓屢動殺機為何最後會高舉輕放?
韓戰結束後的半島形勢,三八線南北兩側的南北韓雙方,雖沒有大規模的軍事沖突,但彼此之間的流血摩擦時有發生,劍拔弩張的態勢始終沒有得到緩解,這一態勢一直維持到1998年2月金大中正式就任南韓總統之後雙方關系才發生向好變化。也是在這一年,美韓聯合司令部就【5027作戰計劃】進行了自出台以來最大的一次更改,就是將被動性防禦的作戰計劃調整為全面進攻型作戰部署。
自北韓半島停戰後,美國曾經有過兩次對朝開戰的預謀,一次是在1969年,還有一次是在2010年,為什麽美國兩次殺機最後都毫無動靜了呢?是什麽原因讓美國能這樣保持沈默?
1969年4月,美國一架EC-121M預警偵察機從駐日基地起飛向日本與北韓海域上空飛去,這種偵察形式已經飛行了上百次,成為一種例行的飛行任務。在日本空域與北韓空域來回穿梭的美機,並沒有意識到這次飛行將成為自己的留在這個世界最後的一次亮相。
兩架北韓米格-17戰機已經悄悄進入作戰空域,當美軍偵察機再一次進入北韓空域,兩架米格戰機突然出現,餓虎撲食般向美機發起攻擊,猝不及防的美軍偵察機欲轉向掉頭,但米格戰機根本沒有給他留下這個機會,一串火舌襲來,隨著米格戰機猛烈的機關炮掃射,美軍偵察機中彈起火,一頭栽向遼闊的太平洋,機上31名美軍無一生還。
北韓人沒有任何預警的直接硬鋼,是美國人所沒有想到的。緊接著北韓政府對外宣布:在北韓領空擊落一架美軍偵察機,這是對無視北韓領土主權侵略行徑的堅決回擊。
2010年11月,美韓聯合軍事演習期間,韓軍向南北韓存在爭端的海域開炮,北韓迅速做出反應,向南韓占領的延坪島炮兵陣地實施炮擊,北韓軍方共計發射了170余枚炮彈,炸死炸傷南韓軍民十幾人,韓軍也發射炮彈80余枚予以還擊,這次擦槍走火是雙方自北韓停戰以來發生軍事沖突最嚴重的一次。
就是上述這兩起事件,讓美國起了殺心。美軍偵察機被擊落後,美國總統杜魯門緊急召開了以美國軍方為主的高層會議,就如何處理這次事件,會上軍方主張啟動軍事手段進行回擊,而季辛吉則認為應該站在全球角度通盤考慮。
當時的國際形勢,蘇聯集結重兵於歐洲面前,北約最重要的戰略布局也是以歐洲為主,美國作為北約主導國家,卻在亞洲屢屢用兵,五十年代在北韓半島,六十年代末又深陷越戰泥潭,中東戰爭的戰火愈演愈烈,覬覦中東良久的美國如果此時再對北韓第二次發動戰爭,將會出現以下三個不利局面:
一、在亞洲越南、北韓形成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雖然美國是當仁不讓的世界第一強國,但在兩線作戰也是犯了兵家之大忌。越南得到了中國的全面支持,其作戰後方都設在與之完全接壤的中國境內,這遠比美國的戰略保障更具有優勢。如果在北韓再開戰端,一旦不能速戰速決形成第一次韓戰那種僵持局面,對美國國內來說都是無法接受的,以美國選舉政治而言,這種風險任何黨派都不敢承擔;
二、對歐洲盟友會不會還像第一次韓戰那樣組成聯軍同舟共濟完全沒有信心,歐洲所面臨的真正對手是蘇聯,這種無休止在亞洲頻起戰火的任性,歐洲國家對美國早就心存不滿,一旦美國在北韓戰事不利,勢必會影響其在歐洲的影響力,如果沒有歐洲的支持,美國再雄厚的經濟實力,兩線開戰也會出現捉襟見肘的不堪,這不像在中東,再大的付出都會從石油能源中得到豐厚報酬,而北韓窮的除了一望無際的石塊,還有什麽值得如此大動幹戈?
三、北韓之所以敢不予警告就直接擊落美軍飛機,背後是不是有蘇聯人從中操縱,如果有這樣的情況,蘇聯人的真正意圖是什麽?如果沒有,那北韓怎麽會有這樣的膽氣?最後美國人認為這是蘇聯人為了削弱美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而打出的一張「請君入甕」的王牌。於是美國放下高高舉旗的大棒,決定對北韓實施最嚴厲的經濟封鎖,當然,這種制裁收效甚微,原因很簡單,閉關鎖國的北韓與世界經濟始終保持著不相往來的距離。
2010年,美國動第二次殺機的決心遠遠高於1969年,首先,美國在第二次海灣戰爭中的卓越表現對世界而言,立體化戰爭的威力全球有目共睹,高科技武器裝備的實力那絕不是吹出來的,幾十萬伊拉克部隊,連美軍的人影都沒有看到就一敗塗地,前方與後方之分在現代戰爭中已成為歷史。
加上蘇聯已經解體,中國已經將工作重心全部放在經濟建設領域,所以這個時候美國向三面環海的北韓實施軍事打擊,贏面不用懷疑,但為什麽美國最後實施對北韓的軍事行動?
這裏面有兩個重要原因:一、美日韓之間的不協調性起到了一定作用。1998年2月,金大中成為南韓第15屆南韓總統,他的執政理念是既要維持與美日之間的同盟關系,也要緩和、解除與中俄之間緊張的對立狀態,特別是對北韓采取陽光政策,徹底的清除雙方敵對情緒。
2000年6月13日,金大中飛越三八線抵達北韓首都平壤,迎來南北韓雙方的破冰之旅,已經接任北韓最高領導人的金正日給予金大中最高禮儀接待,一奶同胞的兩兄弟經過漫長的磨難兩只手終於握在一起。
15日,金正日與金大中共同 發表了樹立了民族新裏程碑的【6·15韓朝共同宣言】,金大中的這次出訪贏得了當年諾貝爾和平獎,南北韓關系由此揭開新的篇章。遺憾的是2003年金大中受其子受賄、逃稅事件影響,卸任總統。
他的繼任者是秉持他執政理念的盧武鉉,第16屆南韓總統盧武鉉在任期間積極加強包括中國在內的與亞洲各國的友好關系,增進南北雙方一脈相承的兄弟感情。2007年10月,他成為第一個徒步跨過三八線存取北韓的南韓總統。在美日韓同盟關系上,盧武鉉反對日本篡改教科書、參拜靖國神社,抗議日本侵害南韓獨島(日本稱竹島)主權,反對美國對北韓的經濟制裁,一度要求美國從南韓撤軍。
盧武鉉也沒有擺脫南韓總統這個高危職業的魔咒,因不堪忍受檢方對其受賄的調查和國內輿論壓力選擇跳崖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2008年2月李明博入住青瓦台,成為南韓第17屆總統。李明博對美韓同盟關系極為重視,這主要是他內心對美國人的天生畏懼,所以他賦予了美韓聯合司令部很多超出以往所限定的權利。他在任的那幾年,美韓聯合軍演的頻率遠遠超過任何時期。南北韓關系和中韓關系出現倒退。也正因如此,才會發生北韓炮轟延坪島的沖突事件。
在對待日本的關系上,李明博與上兩屆總統保持了一致,獨島主權直接關系著他執政能力的體現,為此,在美日韓同盟關系中,李明博表現得心態最為復雜,他一方面要繼續維持同盟關系的存在,另一方面又要對日本強硬表示擁有獨島主權進行反擊,為了表現自己維護國家主權的決心,他登上獨島宣誓主權,引發日本國內強烈反響,日本政府向南韓提出嚴正抗議,兩國國內輿論出現狂暴對攻。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想要對北韓采取軍事行動首先就要將韓日關系協調到同一個頻道上來,結果卻難以讓美國滿意,夾在中間的美國,在涉及有關民族感情的國家主權問題時,卻顯得一籌莫展。那段時期也是中國和日本就釣魚臺爭端最為對立的時刻。
二、美國雖然具有清除北韓政權的能力和信心,但依舊擺脫不了五十年代那場韓戰的夢魘。1950年的韓戰,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相比,同樣是簡陋到N個等級,但是戰爭的最後結果美國人身陷其中不可自拔,打又打不贏退又退不得的兩難境地,讓美國白宮備受煎熬。
到了時下的二十一世紀,美國的軍事實力雖然有了飛躍性發展,但是中國的軍事力量也沒有原地踏步,雖與美國有差距,但是一旦進入戰爭狀態,海空優勢所要保證的的最終戰爭目的,還是需要地面部隊的來完成,中國軍人的戰鬥意誌早已註入了血性的固定基因,一旦遇到中國軍人,上世紀的那場戰爭的結局會不會重演,美國人並不敢篤定下這個決心。
從1981年到2011年,中國也已經經過了二十年的改革開放,國家綜合實力得到非同一般的提高,雖然蘇聯已經解體,但是俄羅斯的作戰能力並沒有多少損失,普亭的強硬手腕屆時會不會與中朝聯手也未可知。英法德日對中國市場垂涎已久,如果與中國發生正面戰爭,他們會不會不惜一戰,美國並不敢冒險。
最重要的是要師出有名,如果南韓同意與北韓先行挑起戰爭,美國以同盟關系出手那就自然是理所當然,但是很顯然,南韓並不想與北韓動手,美國要是任性到可以隨意向一個主權國家發生戰爭,在國際上也勢必會受到譴責。
美國到底進行過多少次的推演和評估,我們不得而知,打算從地球上抹平北韓的迫切願望,相信始終都是在心心念念之中,否則也不會一直想把「邪惡軸心」刀刻斧鑿的要安在北韓的頭上。
國雖大,忘戰必危,軍雖強,不進則退!在全球風雲不斷變幻的當下,只有自身不斷發展壯大,不斷提高科技強國創新強國的能力,相信再多的「5027」也只是一份空談之論束之高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