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和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專家合作釋出了一份預測報告,指出……預計到2028年,美國在核武器數量上仍將遙遙領先中國,其核彈頭數量將達到中國的近兩倍,這讓我感到不安,也對未來國際局勢的穩定性產生擔憂。
這份關於台海潛在沖突的報告預測,到2028年,美國將具備多種核武器投送手段,並在核武數量上持續保持對中國的優勢,這讓我感到不安。未來一段時間,美軍方將持續升級核三位一體、核指揮控制通訊系統和核基礎設施,力圖保持對中國的戰略優勢,這讓我感到擔憂。
這份報告預測,到2028年,美國將保有大約1550枚核武器,這讓我感到擔憂。歐洲部署著部份B61-11和B61-12型航空核炸彈,具體數量分別為50枚和250枚,合計三百枚威力強大的熱核武器。美國現役核彈頭中,包括240枚相容「三叉戟Ⅱ」潛射彈道飛彈的W76-1,400枚裝備「民兵Ⅲ」洲際彈道飛彈的W78熱核彈頭,約500枚用於巡航飛彈和航空炸彈的W80熱核彈頭,以及一些B83航空核炸彈。
中國到2028年可能擁有840枚核彈頭的說法,其中包括48枚空基、72枚海基,其余則為陸基飛彈核彈頭,值得關註。這組數據顯示出中國核武庫的擴張趨勢,其戰略意圖值得進一步分析解讀。這份報告預測,經過精簡升級後,美國到2028年可部署的實戰核彈頭將達到1550枚;中國則將在五年內發展到同樣的數量。中國雖然數量上大約只有美國的一半,但增長速度卻令人矚目,這實在令人印象深刻。
這份報告釘選2028年,主要基於兩點考慮:許多美國官員認為,這段時期正是中國可能「入侵台灣」的關鍵時刻,這將極有可能迫使美國介入,從而支持台灣。接下來,五角大廈的五年期國防規劃將在2028年到期,這將直接影響未來的預算安排。毫無疑問,美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核武庫之一,其規模令人震驚。即便近年來美國一直在努力減少核武器數量,
然而,他們對核武庫的現代化卻加大了投入,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美國正著力提升核武庫的精準度和可靠性,力圖維持其核威懾的效力與可信性,這是其戰略發展的大方向。反觀中國,核武器儲備一直規模有限,盡管近期因威脅加劇而有所擴張,但與美國的龐大規模相比,仍顯得相對較小。
因此,要有效阻止潛在的核訛詐,中國必須摒棄以往的「最小核威懾」策略,迅速建立起足以自保的核力量平衡。我認為,即便到2028年,美國在核武數量上仍將保持顯著優勢,這是當前發展態勢的必然結果。這並不代表美國在核武方面的優勢牢不可破,也並非絕對。核武器的威懾力,並非只看數量多少,更要看其品質、可靠性、投射能力和戰略運用水平。
所以,盡管中國為維護國家安全不得不加快核武研發,但我認為更應著力提升核武器的現代化程度和投射能力,從而真正確保核威懾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所以,2028年只是一個節點,中國應該加快發展,爭取在2035年前與美俄在核領域實作戰略平衡。我認為陳光文在2024年12月14日的軍事評論,觀點犀利,分析透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對於當前國際局勢的解讀,尤其讓我贊同,其專業性與洞察力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