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中巴互惠軍貿,中方引進先進防空系統,邁向紅旗新時代!

2024-07-23軍情

一貫以來,巴基史坦從中國購買武器,你顯然不知,中國其實也曾從巴基史坦購買過飛彈。紅旗-7是我軍最早實作「三軍通用」的防空飛彈,已有30多年服役歷史。尤其是從中衍生出的海紅旗-7,更是中國海軍首款實用的艦載防空飛彈。

至今,紅旗-7B依然在陸軍和海軍中服役。在陸軍中,部份合成旅的防空營依舊以紅旗-7B為主要防空力量;在海軍中,嘉興艦(521)和三明艦(524)這兩艘053p護衛艦,以及兩艘052驅逐艦,仍然裝備著海紅旗-7。

早在1973年,巴基史坦空軍就從法國引進了「響尾蛇」地空飛彈系統,因此對這種武器相當熟悉。因此,在80年代初,中國便直接從巴基史坦引進了第一套「響尾蛇」系統。1983年6月,當中國首次對引進的「響尾蛇」飛彈進行打靶試驗時,特地邀請了巴基史坦空軍協助進行測試。

令人意外的是,對付僅能以亞音速飛行的靶機,6枚「響尾蛇」飛彈中僅有1枚命中目標。其余5枚中,1枚偏離軌域,2枚失控墜毀,另外2枚甚至未能成功點火。局面非常尷尬。

值得註意的是,當時現場不僅有部隊人員,還有低空飛彈專家,其中包括紅旗-61飛彈的研發團隊。邀請他們的初衷是為了讓大家了解國際先進水平的裝備,結果卻鬧了個大笑話。

這件事直接導致紅旗-61計畫得以保留。當時國內已經仿制了被稱為紅旗-7的「響尾蛇」飛彈,因此技術水平相近的紅旗-61面臨著被取消的危險。然而,這次打靶的失敗讓大家意識到,仿制「響尾蛇」的過程可能不會一帆風順。為了保險起見,繼續保留紅旗-61計畫,雙管齊下,是十分必要的。

1984年8月,中國從巴基史坦引進了一批「響尾蛇」飛彈,並於1985年11月再次與巴基史坦進行聯合打靶試驗。這次試驗計劃中,我們準備用4枚飛彈攻擊2架靶機。然而,意外的是,率先出擊的巴空軍再次未能命中靶機。相反,剛剛完成改裝訓練的原地空飛彈5師95營,卻成功擊落了第二架靶機。

與巴基史坦空軍航空兵卓越的組織相比,其地空飛彈部隊的水平實在是不盡如人意。1987年,95營開始參與紅旗-7系列的試驗工作,並於1990年6月正式接收全軍首套紅旗-7。到1996年,紅旗-7完成了所有試驗,達到了可使用的標準,正式交付給陸軍。同時,艦載型海紅旗-7也在大致相同的時間,與113青島艦一同服役(而112哈爾濱艦則裝備的是原裝引進的「海響尾蛇」)。

由於引進受限,113的裝置大多已更換為國產型號。從首次引進「響尾蛇」飛彈,到在世紀末實作成熟發展並大規模裝備,歷時近二十年。不論是紅旗-7,還是海紅旗-7,一經服役便遭遇落後局面。

特別是紅旗-7飛彈的射高僅為5500公尺,射程只有12公裏,這些指標在陸軍野戰防空中勉強能應付武裝直升機。然而,用於空軍的要地防空和反導任務,或是海軍艦隊的防空,這些效能就顯得完全不足了。

因此,自2007年起,空軍地導部隊開始裝備紅旗-6A飛彈系統,將其作為近程防空反導火力的主要裝備。紅旗-6A系統是一個集飛彈和炮彈於一體的綜合系統。其飛彈的射高提升至12千米,射程也增加到18千米。而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其配備的7管30公釐近防炮,射速高達4500發/分鐘。

在海軍方面,海紅旗-7被替換為海紅旗-10。雖然海紅旗-10的射高和射程等參數與海紅旗-7相差不大,因為它主要負責攔截最後掠海飛行的目標,但其火力密度、飛行速度和制導精度都得到了顯著提升。

海紅旗-10的24管型號,主要部署在052D和055型驅逐艦上。在紅旗-7通用時代結束後,海、陸、空三軍在低空防空飛彈領域各自開辟了獨特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