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很多。文學史的話,近年來的一個公案應該是孔子是否「刪詩」的問題。清華簡、上博簡、郭店楚簡、馬王堆帛書等等出土材料證明,「孔子刪詩說」的可能性極大,以前學者對司馬遷所說的種種質疑,也失去了根基。其實,以前人很喜歡質疑秦漢人對先秦一些說法是胡說八道,以民國顧頡剛的疑古派為代表吧。但是,出土文獻有時候恰恰證明了,秦漢人說的還是基本正確的,這是挺有意思的一個事情。當然,這個答案可能與問題不太符合,因為這恰恰是證明了史書記載應該是對的,只是後世對史書的質疑基本是沒道理的。
今天看到的【詩經】是毛詩,嚴格說是漢代古文經學的產物。這三百零五首詩作,當然肯定是先秦作品,但是我們拿不到先秦的所謂「詩經」文本,能看的就是漢人整理過的,所以沒法還原先秦「詩經」的樣態。漢人當然還有今文經學,齊魯韓三家,不過都亡了,但是除了對詩的闡釋不一樣,「詩三百」這個範疇是確定的。
「孔子刪詩」這個事兒,先秦典籍沒說過。這是司馬遷在【史記】裏面最先提出來的。【孔子世家】:
古者,【詩】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上采契後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於衽席。故曰【關雎】之亂以為風始,【鹿鳴】為小雅始,【文王】大雅始,【清廟】為頌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韶】【武】【雅】【頌】之音。後代人大都采信這一說法,商周流傳下來的「古詩」原來三千多首,孔子因為要搞素質教育,所以興了「文字獄」,刪減成了漢代人、也是今天人所能看到的「詩三百」。這就是「孔子刪詩」說的大致意思。
從孔穎達開始,這個公案就算是形成了。而且支持孔子並未刪詩的說法逐漸占據主流。因為確立一個說法很難,但是反對一個說法很容易,你只要找出邏輯漏洞就可以了。總之這種漏洞歷代學者找了不少,比如孔子如果刪詩,為什麽留下變風變雅的刺詩,那不就是不符合孔子思想了嗎。等等吧,總之你在反對的邏輯線上看,說法都極有道理。
歷代支持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歐陽修、程灝、王應麟、馬端臨、顧炎武等;反對觀點代表人物主要有:朱熹、葉適、朱彜尊、王士禎、趙翼、梁啟超、胡適、錢玄同等。(這個名單是網上找的材料,懶得自己梳理,主要說出土文獻的事兒)
總之,刪詩不刪詩,歷代吵來吵去沒有定論。
像是有的詩篇不符合孔子思想,因此孔子不可能刪詩,這其實只是一個假設推理。一旦有實物存在,那邏輯推理就沒有意義了。所以,解決孔穎達的質疑才是最主要的,你說孔子刪詩了,那為什麽先秦文獻很少見到除【詩經】之外的詩作呢?三千刪到三百,約十分之九詩作怎麽很難見到,反而這三百篇經常見到?
其實,孔穎達的這個說法也並不嚴謹。如清代馬國翰,他在【玉函山房輯佚書】中,就鉤稽出很多詩經中未收的詩篇、詩句。而山東大學老學者董治安,也致力於這項工作。根據人民大學徐正英教授統計,只他倆找出的【詩經】未收詩,就有114首/句。
根據馬王堆帛書、上博簡、清華簡、郭店楚簡等等近年來的出土文獻,可以找到【詩經】逸詩大約71首/句,由此看來,刪詩說是很能站住腳的。特別是出土文物,由於處在漢之前,材料肯定比傳世文獻可信,那再說孔子看到的就是「詩三百」就不好成立了。
更主要的一個證據,是2012年清華簡第三冊,【周公之舞琴】篇,它為「刪詩說」提供了特殊的證據。(以下均為徐正英教授研究成果的概括。具體可見【清華簡<周公之琴舞>與孔子刪<詩>相關問題】一文,【文學遺產】2014年第5期。)
其一,該組詩確切無疑是 【詩經】「逸詩」,不像其他出土文獻中有的詩歌身份存在爭議。組詩以周公還政、成王嗣位為其內容,存周公儆毖成王及群臣詩四句,成王自儆詩九首,且題目、短序、樂章標識俱全。之所以判定成王所作九首組詩為 【詩經】「逸詩」,是因為該組詩的第一首即為今本 【詩經·周頌】中的 【敬之】篇。九首組詩主旨一致,內容連貫,而且從第一首至第九首,依次標識了「元納啟曰」、「再啟曰」、「三啟曰」直到 「九啟曰」,既然第一首是 【詩經】作品,其他八首自然是後來未被編入 【詩經】的 「逸詩」無疑。一次性貢獻八首完整的 【詩經】 「逸詩」文本,已有出土文獻尚無先例。其二,【周公之琴舞】實際上貢獻的還不只是八首 【詩經】 「逸詩」文本,而是十七首 「逸詩」的數目。組詩在周公四句詩和成王九首詩前各有兩句短序,一為 「周公作多士儆毖,琴 舞 九 絉( 卒) 」,一為 「成王作儆毖,琴舞九絉 ( 卒) 」。所謂 「九絉 ( 卒) 」就是九章樂曲。可見,周公和成王所作的都是九首詩,只是成王的九首完整保存下來了,周公的九首惜僅保存下來半首。周公四句詩開頭也標有 「元納啟曰」,既然如此,之後也應有 「再啟曰」、 「三啟曰」以至於 「九啟曰」樂章標識,不可能只有表示開始的 「元納啟曰」而無結尾。既然成王的九首樂歌原屬於 【詩經】中的一組作品,周公的九首自然也必是 【詩經】原有的作品。因此,清華簡 【周公之琴舞】一次性貢獻了八首半「逸詩」文本和八首半 「逸詩」數目,使 【詩經】 「逸詩」數目增加到了共計一百八十五首,其貢獻不可小覷。相信隨著地下文獻的不斷出土,類似數據還會不斷增加。
其三,也是最為重要的,【周公之琴舞】組詩的發現還為否定質疑派的核心依據提供了經典範本。如上所說,孔穎達等否定司馬遷的 「孔子刪 【詩】」說,主要是認為司馬遷稱 「古者 【詩】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是 「十分去九」,太誇張了。盡管劉毓慶、馬銀琴以劉向校 【管子】等來類推孔子校 【詩經】也有十去其九的可能性,也盡管馬銀琴曾從 【詩經】多次編纂 「版次」重疊流傳
和地域角度為 「三千首」張目①,但只能是合理推測,惜無實據。而 【周公之琴舞】九首組詩的發現,則首次從正面為 「孔子刪 【詩】」十去其九展示了文本範例。未經孔子刪定的 【周公之琴舞】所存成王詩篇是一組九首,而經孔子刪定流傳至今的 【詩經】文本僅保留了 【敬之】一首,九去其八,不就相當於十去其九嗎? 它就是孔子刪 【詩】「十分去九」的經典個案和實證,具有示範意義。
這一經典個案更為重要的認識價值是,它啟示我們重新理解司馬遷 「去其重」的真正含義。此前,人們通常多將司馬遷的 「去其重」理解為孔子編定 【詩經】時,刪除不同版本中的重復篇目。【周公之琴舞】證實,司馬遷所稱孔子 「去其重」還有一層意思,指孔子編訂 【詩經】時,還刪除同一版本中內容相近、主旨相類的不同篇目,每一類僅保留少量代表性的作品於 【詩經】之中。解讀【周公之琴舞】九首作品不難發現,盡管從第二首開始,各首內容前後呼應,依次遞進,各有側重,但又不免交叉重復,整體而言,都沒能超出第一首所涵蓋的祀祖、自戒、戒臣三個方面的內容,所以,孔子編定時僅保留了最有代表性的第一首。也許周公所作九首儆毖詩同樣也僅在今本 【詩經】中保留了一兩首。兩個層次的 「去其重」,孔子在官方幾次編纂 【詩經】的基礎上,為教學需要和恢復周禮,將所謂 「三千篇」刪定為 「詩三百」,最終大體成為流傳至今的 【詩經】文本樣子,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總之,在出土文獻面前,前人種種質疑「孔子刪詩」的理由、依據,基本都失去了價值。當然,出土文獻也沒能解決確定孔子存在「刪詩」這一行為。不過,我們可以明確一點,今日所見【詩經】的體量,遠不及先秦詩歌的總量。如此之多的詩歌消逝於歷史煙塵,就蘊含著寬廣的研究門徑與闡釋空間。更有,為何是這三百零五首詩留存了下來,它們的特殊性在哪,這是一個更值得索驥的問題。
基於評論區糾結的「刪」「選」問題,我不妨再解釋一下。
司馬遷原話是:「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照司馬遷的說法,表達的就是孔子刪除了一些詩,把留下的視為「施於禮義」的範本。但是,其實「刪」就是「選」,你也可以這麽表述,「選」出了一些作為「施於禮義」的範本。至於司馬遷說的對不對,符不符合客觀事實,有沒有說謊,有沒有黑孔子,亦或者是不是漢初人都是這麽認為的,這是另一個問題,今人沒法去當面問司馬遷。但是後人則約定俗成接受了司馬遷「刪」的意思。
另外,之所以說戰國簡可以證明春秋時期的問題,是因為出土文獻雖然多數是戰國簡,但是它們都是楚簡。一般認為,楚國跟中原文化聯系不多,資訊有所滯後,因此保留下【詩經】原始形態是有可能的。
孔子在戰國之前,他老人家自己都已經說了是「詩三百」,那戰國時的楚簡挖出來,反而說明【詩經】最初並不應該是孔子看到的,或者故意說的詩三百,可見孔子之時或者之前,【詩經】經過了改頭換面。
而後世在論及這個「改頭換面」過程的,只有司馬遷說的「孔子刪詩」,後世歷代人所糾結的,不是孔子刪詩還是別人刪詩,而是孔子有沒有刪詩,也都是圍繞孔子來說的。所以他的可能性最大,即出土文獻證明,刪詩應該是存在的,歷史記錄中只出現了「孔子刪詩」,因此他可能性最大。
因此,這個問題本質是,如果歷史上真實存在孔子「整理」【詩】的行為,那麽他究竟是個人的、影響力很小的行為還是形成了官方性的、影響力很大的行為,說白了,孔子的整理行為是不是直接導致了漢朝人只能看到詩三百這個事實。這才是本質。另外,現在學界大多用「整理」一詞。
此外,若司馬遷的認識確乎是事實,漢代人看到的詩三百就是孔子搞出來的,也並非是要說,孔子能夠消滅其他詩作,只給後世留下詩三百,他確實作為一個普通知識分子,沒這麽大能量。
只不過問題的關鍵在於,在歷經戰國秦火等外部環境幾百年的破壞之後,孔子仍可以給漢人保留下二三百首詩,這才是孔子的文化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