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為什麽現在的古裝劇一股現代味?

2021-06-26知識

這些古裝劇,透著從內到外的「假」

主創的傲慢,還是觀眾的偏見?

「你這人怎麽這樣啊?你看我頭家都病成什麽樣了?你們還不放人!你們是想眼睜睜地看著他病死嗎?」【嘉南傳】中,化著淡妝、穿著粗麻衣服,扮成難民的女孩對著守城士兵吼道。

這一吼收效很大,他們順利出城了。再看她身旁重病的「頭家」,腮紅、紅唇、鼻影、眉毛一個沒漏,還有熟悉的兩側絨毛,修飾著鞠婧祎精美的臉。但只要她輕輕一咳嗽,就能讓士兵們相信,這是一個重病的男人。

在豆瓣小組討論這個「難民妝」貼文下方,有一條點贊數將近1W的評論:「都已經不帶頭飾了還想怎樣啦」。

對於這樣不分場合的美麗,觀眾已經太過熟悉。這套被無數美妝博主研究過的「半永久妝容」,在【嘉南傳】中,無論鞠婧祎飾演的郡主是被大火困住,還是臥病在床,都時刻保持。

豆瓣4.7分的【嘉南傳】,已經不是今年第一個因「假」出圈的古裝劇。【國子監來了個女弟子】裏,趙露思留著一頭現代的棕色頭發,有場景甚至暴露了大量攝制組人員;【君九齡】裏女突兀的假發片,也讓彭小苒失去了往日在【東宮】時的驚艷。

這些穿著古裝的現代人,化著流行的妝,說著不合時宜的台詞。從服化道、造型,再到劇本,古裝劇的「假」,總能從外到內,面面俱到。

美與真實,不可兼得?

年2月播出的【風起霓裳】,以繡娘安氏的故事作為起點。

安氏是宮外名滿天下的繡娘。一日,她在宮內貪圖權勢的徒弟卓氏找上門來,威脅安氏幫她修改一件皇後袆衣。卓氏希望借制作這件衣服,討好傳言將登上皇後之位的妃子……

【風起霓裳】中的皇後袆衣

「其實袆衣根本沒動什麽,台詞硬掰扯說什麽好看了。而且皇後的袆衣,沒有命令怎麽可能有人敢隨便做?禮儀在古代是有儀軌的,每一處都有細致規定。這就是編劇不懂和服裝瞎搞了。」參與過古裝劇制作,對歷史服飾研究多年的秋原說。

在這部以服飾為核心元素推動的劇集裏,開篇服飾制作上的不合規矩只是一個開始。後續劇情中,還有大量不合古制的劇情。劇中,被選為才人的女孩來客製一件入宮時身穿的服飾,希望能讓人「過目不忘」。事實上,入宮後的衣服有統一的級別和制式,並不需要自己客製,更不會有剛入宮的才人要求做一件「與眾不同」的衣服。

這樣的錯誤,在當下古裝劇中不勝列舉。【錦心似玉】故事發生在明代,服飾本應寬袍大袖,但在這部劇中,所有人身上的布料看起來都「捉襟見肘」;【與君歌】中,女主角一身官服也過於修身。這顯然是現代的立體剪裁,在衣服腰部收口,刻意的留出身體線條,但古代一些衣服也顯瘦,但采用的是平面剪裁,利用褶子加布料弄出來的線條感。

【錦心似玉】中的服飾

在「放量」這件事上,秋原也表示:「現在很多袖子就是做到手腕的地方,但以前做袖子是要超出手腕一大截,正式的大禮服更是要很長很長的袖子,那個東西是堆疊出來的,是放量出來的,但是現在演員就是要顯出她的身材。」

上述的假發片過於假、演員染發不加以掩飾的情況,秋原也曾經歷過,「有一些演員擔心自己發際線和發質受影響,不想帶頭套也不願意染發。」

【國子監來了個女弟子】 中的趙露思

在當代的審美面前,古裝劇的真實只能一次次讓路。但也有一些劇組,選擇了尊重歷史。

【長安十二時辰】的服裝造型指導之一,是成立了14年的中國裝束復原團隊,古人所穿所用,都是他們研究和復原的物件。封面新聞的采訪中提到,劇組購買了團隊的部份服飾進行仿制,而這個團隊還幫助修改過劇本中不合史實的部份。種種努力下,這部劇被網友稱贊,「還原了盛唐風采」。

在秋原看來,想要達成美術的考究,充足的預算和時間都缺一不可。「預算可以讓衣服看起來不‘假’,但演員要想培訓整體古代人的禮儀需要時間,是要在組裏陪著打磨的。」

曾參與多部古裝劇的美術指導段元合也認同這樣的說法。在他看來,3到4個月是一個中等體量劇作的標準籌備時間,半年一年也不是沒可能,「籌備時間越長,美術道具置景的準備越充分,當然這也意味著制作方的預算能夠支撐這樣的籌備時間。」

演員對於「面光」的過多追求,在段元合看來也是造成「假」的原因之一。為了滿足演員臉上無瑕疵的要求,大平光成了一種偷懶的辦法,這也是許多觀眾覺得國產劇的燈光過「白」的原因。

「電影的每個鏡頭都是設計過的,劇的敘事結構和每天的拍攝量註定了這一點不好實作,除非是短劇還有可能。所以大平光就成了常態。」段元合說。

當然,預算不是偷懶的借口。秋原就表示,沒有預算開染缸染布料,也有價效比高的布料可以替代。「比如說絲,現在的仿絲布料就有很多,雪紡也有質感不錯的,前提是——懂。」

遇到預算不夠的情況,段元合通常會跟導演溝通在不影響戲的情況下合並場景,刪除某些場景。

抓大放小,是平衡品質和預算的核心。「比如男女一號的出場,一部戲的開場和結局,涉及到重要劇情節點的場景,我們會著重分配預算,把有限的資金用在這些地方。根據預算前期不盲目搭景,合理分配預算,保證整個戲的品質能夠基本維持在一個平均線上。」

古裝劇,流量的工具

在豆瓣國產劇小組,老劇時不時會被網友翻出來討論。主角泡面頭的【小李飛刀】,趙敏頭上插了扇子的【倚天屠龍記】,頭上綴滿塑膠花朵的【東遊記】……這些劇的造型不甚考究,卻總能出現在被誇贊的陣營裏。

秋原從服飾復原的角度認為,服飾反而是現在更考究,過去古裝劇更多時候參考的是戲曲的服飾。但觀眾會對過去的劇更有好評,是因為過去的劇集整體制作在基礎線之上。

這些被誇贊的古裝劇,大多產自2010年之前。2011年,國產劇產量躋身世界第一,在有了互聯網平台後,為了填補24小時不停歇的檔期,產量連年上升,品質卻參差不齊。

「雷劇」風潮之後,又迎來了「IP+流量」的持續轟炸,而2017年【雙世寵妃】,則為古裝劇拉開了「小成本甜寵」的帷幕。它們共同示範了一種可能——古裝劇不需要考究,只要在劇情上有持續的快節奏,就能吸引觀眾。

除了「持續下沈」,古裝劇的另一個大趨勢是改編網文。女頻網文時常從真實歷史中汲取靈感,但為了塑造「大女主」以及尋找「純愛」故事,常有許多背離史實之處,無數人為果郡王和甄嬛的愛情落下眼淚,但歷史上親王不可能留宿皇宮。

但這些不考究、不真實,全然不影響古裝劇的熱度。在2010-2016年左右,古裝偶像劇是造星最多劇種之一,85花、90花都有高收視、高流量的古偶劇。從那之後,對以流量為考核KPI的愛豆來說,古裝劇更是流量轉換的工具。藝人的重點不是留下角色,而是讓角色服務於自己的形象。

鞠婧祎的半永久妝容就是這套邏輯下的產物。有網友把鞠婧祎多部古裝劇拼圖,除了珠鏈掛飾之外,並看不出這幾部絲芭傳媒出品的劇集有任何本質上的區別,甚至連表演風格都一模一樣。

角色塑造的準確度不再是愛豆的職責所在,「無縫進組」才是粉絲眼中的事業心。在他們看來,這也是愛豆熱度和市場價值的體現。袁冰妍、江疏影、趙麗穎、成毅等小花小生的微博底下都有催「無縫進組」的言論,張彬彬也曾線上下被粉絲喊「無縫進組」。

這種浮躁的創作氣氛,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古裝劇的「假」。秋原經歷過不少劇組後,發現因為演員的不排練,如今的走位鏡頭非常少,取而代之的是不少上半身特寫。

「拍一個走位,需要有大量排練時間。但現在為了壓縮拍攝時間,不排練,鏡頭語言就必然會變得呆板,只能做上半身特寫然後正反打,這樣的鏡頭是沒有資訊量的……但也沒辦法,現在很多時候演員參與劇組圍讀都要發個通稿誇敬業了。」

如今古裝劇常常被批評「太現代」,與劇本自然脫不開關系。近幾年來,即使是有「正劇範兒」的古裝劇,骨子裏也是現代的價值觀。「現代人視角寫古代人的問題,就兩個答案,要麽自由至上,要麽愛情至上。」秋原說。

而豆瓣9.4分的【瑯琊榜】則是一個好的古裝範例。即使有不少人因為主角的CP走紅和胡歌的出演而將其劃入古偶的範疇,但它無論是制作,還是整體的故事走向,都是在一個古代世界觀體系下進行的。

很多古裝劇的美術場景、服化道能「假」到被觀眾一眼識破,很多時候劇本沒完成的創新,壓力卻到了美術這裏。段元合無奈地表示,現階段對於設計是濫用的。「古裝戲泛濫導致的同質化是催生過渡追求設計的前提。大家都不想輸給別人。」

「觀眾不會在乎這些的、觀眾看不出來的,這些話我在這個行業裏屢次聽到,這是對觀眾的不尊重對劇作和這個行業的不尊重。」在段元合看來,首先要改變的,是劇組主創高高在上的姿態。

「什麽時候把‘來吧,我給你吃這個!’變成‘觀眾老爺,您嘗嘗看這個怎麽樣’,這個行業才能真正走向常態化和專業化。」

文 | 符瓊尹

編輯 | 趙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