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針對「人類的愛情被消費主義拿來割韭菜」這一現象,年輕人看得更通透嗎?

2022-02-10知識

在情人節將近之際,我作為一個半自媒體人,正在挖空心思想如何撰寫情人節的行銷軟文時,這個問題映入了我的眼簾。

讓我不禁開始思考,愛情這個被世代歌頌的情感形式,怎麽就和消費主義牢牢繫結在一起了呢。

試想一下,我身為一個剛脫單不久的女青年,想到情人節的時候,第一時間思考的問題,竟然是「我要給他買什麽情人節禮物?」。這麽理所當然的思考方式,想必在年輕人中並不少見。

年輕的女孩兒們湊在一起聊的是物件們給自己買了什麽貴重的禮物,中年的婦女們湊在一起聊的是住什麽樣的房子買什麽樣的車孩子上的是什麽輔導班...我們的生活處處都是消費主義的影子。

那,愛情和消費主義繫結起來,也並不奇怪了?

我隱隱的還是覺得有些不對。

比如,如果搜尋「情人節,大家都是怎麽過的」,「怎麽給女朋友過情人節」等,得到的結果幾乎都是「怎麽約女生」,「怎麽送禮物給女生」這樣答非所問的結果。

那是因為在消費主義的語境下,情人節已經被規定為一個男生想辦法花錢來購買女生芳心的日子。 愛情仿佛成為了一場交易,而對方的禮物價值,成為了衡量你們感情品質的重要憑證。

我曾聽同事講過一個他的愛情故事,他和他的前女友彼此從相愛,變成了昂貴禮物的互贈者,因為對方買的禮物越來越貴,男生也只能不斷提高自己的禮物價格,最後導致禮物成為了他高昂的情感負擔,已經遠遠背離了他們感情的初衷,最後這份感情也不了了之。

還有朋友透過給女票買禮物來緩解對方的不滿情緒,沒想到這個女票也是一個沒有分寸的人,最後慢慢演變成了,想要什麽東西就靠發脾氣和他要禮物,來達成自己買買買的心願。這個女生被自己膨脹的購物欲一步步驅使,當這個男生滿足不了她的購物欲時,馬上換了男友。

消費主義的本質是對於人的異化:你所購買的東西為你貼著的標簽,這標簽成為你前進的動力。外在取代內在,享樂取代勤奮,條件取代心意,所以說是一種很隱蔽的異化。 消費主義的刺激,已潛移默化地改變了許多人的價值觀,就像我剛才提到的兩個故事。

消費主義物化了女性,把女性的價值定義為美貌和子宮,繼而給美貌和子宮定價,換取包包,香水和房子。
消費主義也同樣物化了男性,把男性的能力定義為購買力。如果沒錢,就失去了擁有愛情的資格,唯一能給女孩的就是自由。

「人類的愛情被消費主義拿來割韭菜」,年輕人很難看破也很難參透,即使看破說明,難不成要做個羅曼蒂克的傻子?豈非讓人笑話。


我是阿K學姐,一個人間觀察家。歡迎共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