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者的秘籍千篇一律,失敗者的弱點各有不同。
回顧整部甄嬛傳的炮灰們,
有的人天生張狂,註定活不過三集;
有的人天生沒腦子,屢屢實名制下毒坑自己;
但有的人天生特聰明,還是沒能走到最後,比如,安陵容和曹琴默。
很多人替她們惋惜,把二人的悲劇歸因於,原生家庭造就的細膩敏感性格。
可這話,我後宮捉奸大隊長敬妃第一個不服。
任何性格都是一把雙刃劍,一切皆取決於用劍的人。
安曹二人的「性格失控」並不簡單。
01
安陵容和曹琴默的心思細膩都是官方蓋章認證過的。
兩人也都有很拿得出手的「代表作」。
比如,余氏下毒事件。
大多數人都記得余氏的瘋狂、華妃的狠辣、麗嬪的無腦、甄嬛和槿汐的聰慧,甚至是小允子身上的功夫……
卻往往會忽視這一局最大的「焦點人物」——曹琴默。
她的鏡頭很少,但每一個都充滿了深意。
一個眼神,暴露了她是最早猜到事件結局的人。
早在華妃讓麗嬪宮裏的小印子去伺候余氏時,她便知道;
這次,麗嬪要倒大黴了。
被嫉妒沖昏頭腦的華妃,加上頭腦一直發昏的麗嬪,只能碰撞出一個絕世昏招——長期投毒。
隔夜就到碎玉軒門口打卡的小印子或早或晚總會暴露,那麗嬪的下線還會遠嗎?
一次缺席,暴露了她是最早看透對手計謀的人。
甄嬛團隊一招裝神弄鬼造輿論,無形中考驗了後宮眾人的智商。
皇後就算是有寶鵑這個臥底當外掛,配合起甄嬛的行動還是磕磕巴巴;
華妃就算是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底氣,直到麗嬪嚇瘋都沒搞明白究竟是誰在「搞鬼」;
而曹琴默既沒有內幕訊息,也沒有硬氣的後台,卻是第一個看出其中關竅的人。
一個計謀,暴露了她是整個事件的節奏掌控者。
小印子工作調動的隱患,她看破不說破;
余氏投毒計劃暴露,她積極幫華妃善後;
甄嬛裝神弄鬼,她晨昏定省連面都不露;
麗嬪瘋癲,她獻上了早就醞釀好的計策。
這一局,她明明是敗方的一員,卻成了最大的贏家。
保全了自己、扳倒了麗嬪、還討好了華妃,一舉三得。
同樣的場景在滴血驗親局裏被安陵容完美復刻了。
作為安琪拉團隊的節奏大師,她慫恿祺嬪當炮灰,割了靜白的舌頭封口,察覺溫眉的曖昧害死了眉莊。
也是當之無愧的敗方MVP。
02
顯然,和麗嬪、余氏、祺嬪這幾位背鍋俠相比,安曹二人在宮鬥中擁有了碾壓性的優勢。
她們總能憑著細膩的心思,察覺旁人忽視掉的資訊;
進而出其不意的放致命大招,或者有針對性的防守。
但最終結局卻是「聰明人」和「背鍋俠」殊途同歸了。
因為背鍋俠身上的劣根性,這兩位聰明人全都有。
一壺糙米薏仁湯讓祺嬪從「不失可愛」變成了「不良之風」。
小允子說過,祺嬪這個病跟欣貴人的牌子有諧音梗;
只要欣貴人的牌子一翻,祺嬪的病就必犯。
為啥祺嬪回回都敢搶欣貴人的恩寵呢?
除了四大爺喜歡外,更是仗著有皇後撐腰,欣貴人搬不出儲秀宮,只能任她欺淩。
說白了,就是狐假虎威。
作為從一入宮就把「淺薄張揚」標簽貼在臉上的人,祺嬪這麽做並不稀奇。
但稀奇的是,安陵容和曹琴默竟然也是這樣的人。
一丈紅名場面你一定不會忘,但誰記得這名場面是怎麽來的呢?
「罪魁禍首」其實安陵容的一句,姐姐驍勇。
前不久的安陵容還是在夏冬春面前被噴成狗,都大氣不敢喘的小可憐;
到甄府進修幾天,怎麽就變成嘴炮小達人了?
甄府並沒有什麽話術秘籍,只是後台足夠硬。
站在兩位潛力寵妃的身邊,向來「膽小」的安陵容也瞬間底氣十足。
無獨有偶,一直抱華妃大腿的曹琴默也喜歡搞這一套。
年羹堯回京華妃在後宮一枝獨秀,連帶著曹貴人也支棱起來了。
富察貴人公布有孕的訊息後,她不幫華妃謀劃著鞏固恩寵,不替溫宜盤算著保住父愛;
偏偏毫無緣由的把矛頭對準了甄嬛,諷刺甄嬛恩寵再多也懷不上孩子。
這損人不利己的事辦的,對得起廣大觀眾的厚愛嗎?配得上後宮第一軍師的封號嗎?
除了祺嬪,余氏的弱點也被安曹二人學了個十足十。
余氏原本只是圓明園裏的普通宮女,陰差陽錯聽了一句詩,騙來了榮華富貴。
槿汐姑姑那句話咋說的,放不下榮華富貴的人永遠成不了大事。
這句話對余氏、曹琴默和安陵容都很適用。
余氏貪慕富貴犯了欺君大罪;
曹琴默貪慕富貴,被四大爺和太後移除出了群聊;
而安陵容眼裏總是盯著甄嬛有,自己卻沒有的好東西,把好好的姐妹情一步步作沒了。
三個人的下場並沒有什麽區別。
最後,就連「根嬪」的槽點,安曹也沒能躲得過。
根嬪最拿手的就是拿太監們的身體殘疾說事。
可槿汐姑姑的cp,另一位金句小能手蘇公公說過:太監也是人,也有人的情意。
每個有血有肉的生命都是值得被尊重、被敬畏的,無論是太監還是嬪妃。
但很多人往往會被宮鬥的廝殺蒙蔽雙眼,變得冷血殘酷。
根嬪毫不避諱的把太監當「殘次品」;
安陵容殺完余氏興沖沖的跑到碎玉軒邀功;
曹琴默害死了淳兒還美滋滋在家逗娃為自己鼓掌……
這些生命在她們眼裏都只不過是東西,或是幫她們上位的工具。
冷酷無情的人,即便再聰明再有手腕,旁人也必然敬而遠之。
03
其實,這些道理真的再簡單不過了。
看祺嬪、余氏和麗嬪犯錯時,作為觀眾的我們都覺得愚蠢膚淺,安陵容和曹琴默又如何能不懂呢?
可輪到自己時,聰明如安曹卻看不透了。
歸根到底,還是一個「妒」字。
她們二人同樣出身不高,在後宮生存不易,所以多年來表面一直都是謹小慎微的。
害怕得罪有背景的嬪妃;
地位不高也用不上什麽好東西;
更沒有其他很多有個性的嬪妃得寵。
漸漸的,這份謹慎壓抑成了嫉妒。
安陵容嫉妒夏冬春的出身,曹琴默嫉妒甄嬛的家世;
安陵容想要玉釵自由,曹琴默想用私人訂制香粉;
安陵容恨余氏讓自己完璧歸趙,曹琴默恨淳兒天真無知博皇上喜歡。
一旦她們尋到了可乘之機,這些嫉妒之情就會變本加厲的被發泄出來。
這是心思細膩的鍋嗎?
心思細膩與格局狹隘本是兩回事。
比如,敬妃。
除了紫禁城捉奸大滿貫的戰績;
她還幫禁足的眉莊躲過了毒害;
教朧月玩出了皇額娘推了熹娘娘的大招。
可以說,敬妃遇事的細膩程度絲毫不亞於安曹。
但在人生格局上,三人卻是天壤之別。
敬妃也謹小慎微了很多年;
在華妃房裏被折磨,在後宮當透明人,即便封了妃還時不時被華妃當眾羞辱。
可這樣的日子她卻越活越透徹。
她不會去爭一斛螺子黛,自信的人自然眉不畫而黑;
她也不會盤算著當妃、貴妃,再高的位分也不過是宮鬥中的棋子;
她更不會去嫉妒其他嬪妃得寵,相反,能拉一把的時候她從不吝惜自己的善意。
她不是不能鬥,而是知道什麽值得,什麽不值得。
這世上遭受苦難的人很多。
有的人用苦難「勵誌」努力去拱城裏的白菜,有的人用苦難「修身」絕不做創造苦難的人。
苦難,不能成為任何人變質的理由。
相關完整版解讀連結如下:
本文完整版發於微信公眾號:悅微評劇
【甄嬛傳】、【知否】、【三十而已】、【笑傲江湖】系列解讀已上線,【瑯琊榜】、【長安十二時辰】、【陳情令】、【還珠格格】系列解讀已完結。歡迎關註悅微評劇,每周二、周五晚上8點熱劇陪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