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循證心理咨詢 05 完 | 認真的咨詢科普系列

2021-06-05知識

【康復之路】

在康復的過程中,既需要恢復人本來的認知和行為功能,也需要辨識與替換原先的不適用的並導致問題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中,來訪可以逐漸建立安全感,穩定感,積累社會資源,穩固自我效能並且由衷的產生對於未來的期望。

心理學家Stevan E. Hobfoll把創傷的幹預與康復之路抽象成為五個不同的元素:safety(安全感),Calmness(平靜感),connectedness(聯結感),self-efficacy(自我效能感)與Hope(希望感)。

建立 安全感 是最基礎的,在所有康復中都有核心的地位的幹預目標。本質上來說,所有咨詢的目的都是讓來訪在做完咨詢以後感覺好一點,盡管這個好可能包括不同的維度:情感支持,認知調整,思維梳理等等。絕大多數療法的核心都是在於,幹擾和切斷有害刺激源與無害刺激源之間的聯系,無論是從身體維度,情緒維度,行為維度或者是認知維度。

人是依據不安全的感覺做出在實際安全環境中的不適應反應,因此對於許多人來說,當危險的環境過去,心理問題自然就會消退;換言之,那些無法消退、長期存在的過度反復喚醒和不良適應模式才是幹預的核心目標。人不應該也無法成為完人,但至少可以成為一個安全的人。而在這個過程中,除了基於醫學的幹預之外(適宜的藥物與咨詢幹預都能起到這個階段的提供安全感效果),擁有社會支持網路也是至關重要的。在這個階段,來自信任的人的支持與幫助是非常重要甚至占據核心地位的。絕大多數藥物都有副作用,絕大多數心理療法都會造成認知負擔和學習負擔,來自值得信賴的人的愛與支持則沒有。在這個階段和杏仁核對話比和前額葉對話更有效,因為這種危險的感覺通常不是認知,而是感受。

獲得 平靜的感覺 則是建立在安全感上的一種「進階體驗。絕大多數心理疾病都和焦慮有關,調整PTSD的核心目標就是學會降低焦慮感。學會真正進入一種平靜的、放松的、不含評判的狀態,是一種非常寶貴的技能。好的應對策略(coping skill)增加真實的平靜感;而不好的應對策略則采用逃避和補償的方式獲得虛假的平靜感(例如成癮,拖延等方式)。基於認知的咨詢工作從這裏才可以開始真正地有作用的。在確定了安全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開始對情緒,認知或行為進行一些針對性調整。需要明確的是,平靜的感覺並不是幸福、快樂或者成就的感覺,平靜的感覺既可以在順境時獲得,實際上在逆境中也更加的寶貴(接納)。積極的自我對話,改善當下的手段,令人愉悅的日常活動甚至最簡單的呼吸都可以幫助我們完成這個階段的目標,學習獲得平靜的感覺。

自我效能感 是一種認知:我的行為更可能有積極的結果。這是個體開始真正建立「我可以掌控我自己的生活「的時刻。絕大多數心理疾病都是對個體基本功能性的剝奪(社交、工作、積極體驗等等)。與之相對的就是一個挺火爆的心理學名詞「習得性無助」,也就是「我無法掌控我的生活」或者「我對我的生活絕望了」的一種描述。

在這個階段,幹預的目標應該從一間小房間裏走出來,真正鼓勵來訪在生活中身體力行的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行為,」知行合一「。在習得性無助的實驗後,狗也是透過顫顫巍巍的伸出爪子擴充套件了自己的舒適區,不經過行為驗證的新知始終是無效的。如何設定可行的目標,在這個階段啟用和支持到來訪完成合適的目標,是非常必要的。人只能活在真實的世界裏,但是真實的世界絕沒想象中的那麽危險。這一步就是為了達成這個目標而采取的承上啟下的關鍵一步。 聯結感 可以在自我效能的基礎上被理解為一種個體在集體中的效能。在中文網路上它更火爆的名字可能是「歸屬感「。我屬不屬於一個集體,被不被社會接受,可以透過什麽證明呢?本質上就是一種信念:我是的,我屬於。被病恥感所影響,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常常認為自己即使狀況好轉也是暫時好轉,害怕自己始終無法見容於一個集體或者社會,也即自己是不同的、羞恥的。

透過社會支持建立的聯結感就是對抗病恥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這樣的團體也不僅僅局限於精神心理類疾病,大多數慢性病長期病通常都有自己的社群、組織和團體,這正是個體在追求康復的路上的自發組織的朋輩支持。在這個階段,很多人事實上已經沒有了癥狀,也掌握了足夠的技能,可以在一定的支持下開始嘗試獨立的開始生活了,這樣的聯結感就是開始生活的重要一步。而上文提到的「我是的,我屬於「的信念,就是一種 希望感 。Hasse等學者把希望在心理學上定義為:「積極的、以行動為核心,相信著積極的結果會發生的預期「。咨詢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就是滴灌希望,這樣的希望是基於優點與進步的。在這個過程中,來訪真正開始去相信,我的生活是可以更好的。這種改變固然有可能發生在咨詢室裏,但是更有可能的是發生在社群和生活中。只依靠藥物治療或者心理咨詢,從某種意義上是一種補漏填坑的無奈之舉。

全民的整體健康水平提高,和建立有效的支持預防和預後體系是分不開的;也只有當社會真正建立了這樣的體系之後,人才能滿懷希望的對待自己康復後的生活。畢竟,心理上的康復,通常都是在被一個社會支持系統,一個團體或者一種被理解與支持的狀態下才會發生。而康復之後,人也更傾向於回到這樣一個環境中去生活。

本文核心觀點基於以下兩篇論文: Hobfoll, S. E., Watson, P., Bell, C. C., Bryant, R. A., Brymer, M. J., Friedman, M. J., ... & Ursano, R. J. (2007). Five essential elements of immediate and mid–term mass trauma intervention: Empirical evidence . Psychiatry: Interpersonal and Biological Processes, 70(4), 283-315.

Kohrt, B. A., Ottman, K., Panter-Brick, C., Konner, M., & Patel, V. (2020). Why we heal: The evolution of psychological healing and implications for global mental health.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1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