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在紐約曼哈頓上班是種怎樣的體驗?

2020-10-20知識

不請自來。 先參照評論區的一個朋友提到的GaWC(世界城市排名):

Alpha級別(世界一線城市)

Alpha++:倫敦、紐約

Alpha+:香港、新加坡、上海 、北京、杜拜、巴黎、東京

再往下的就不貼了,不在此答案的討論範圍以內。

簡單講就是宇宙中心名副其實。

先說一下寫這個答案的背景:在紐約學習+工作總共8年,除了brooklyn以外在各個地方都住過(曼哈頓,羅斯福島,皇後區,紐澤西的jersey city),7月初因為工作調動搬到了加州灣區,俗稱矽谷。本來抱著對新生活的期待來到這裏,結果被灣區的荒以及無聊深深地震撼了。短短一個月,經歷了買蛋塔買不到,吃烤魚吃不到,打遊戲竟然打到無聊,我開始清理知乎上面的邀請。當然這個答案是沒有被邀請的但是我很想寫一寫,大概就是這樣:

交通 :紐約的地鐵很發達,紐約大概是美國唯一一個你不用開車也可以活得很好,甚至有車是一種累贅的地方。我在紐約生活了八年,一直沒有學車買車,因為各種公共交通完全可以滿足日常需求。跟紐澤西之間的交通有path和公交車,去羅島和布魯庫林都是靠地鐵。而且地鐵裏經常會有各種各樣的街頭藝人,還遇到過拉二胡的中國大爺。這算是紐約的一種風景吧。但是地鐵臟亂是真的,軌域上各種老鼠出沒。但是地鐵完全可以滿足上學以及通勤。

34街地鐵站

飲食 :吃喝玩樂方面的話紐約拿出去比任何地方都是欺負。我剛到紐約的時候2013年,那時候國內開過來的網紅奶茶店幾乎沒有。那時候我在23街讀書,只能經常去學校對面的coco奶茶。最近幾年國內的網紅開了好多過來,願茶,喜茶,一芳,老虎堂應有盡有。正宗的中餐特別多,曼哈頓的唐人街以廣式為主,香港那邊的早茶偏多,法拉盛的話真的是什麽麻辣香鍋鹵鴨脖子火鍋冒菜什麽都有。韓餐一般是去32街的南韓城。我們學校在32街有個圖書館,那時候日常白天在圖書管看書,看到中午出來過個街去南韓城吃個部隊鍋,超級懷念的日子。日料也超多,我在時代廣場工作的時候喜歡去40街的大戶屋。義式餐廳也遍布整個曼哈頓,在中央公園南部五十幾街特別多。咖啡更別說了,美國本來就是一個咖啡文化最嚴重的地方,在紐約體現得尤其明顯,什麽星巴克基本是最後的選擇,其他很好的連鎖牌子像blue bottle, grogery, pret the manger基本上每條街都有。還有很多當地的store. 像我這種咖啡重癥患者,不喝咖啡會死星人,是最適合待在紐約的,來了灣區之後出門買不到一杯咖啡我真的很抓狂。。。

時代廣場旁邊的大戶屋,我的日常午飯
南韓城的海鮮鍋

逛街 :逛街這一條大概把紐約拿出去比任何地方也都是欺負。參照另外一個答案:

紐約有多好? - 浪子阿漿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 zhihu.com/question/3599 2083/answer/67046705

我有一個朋友說這個答案太感性了,我覺得是因為她沒有在紐約生活過。在我看來就是很具象地描述紐約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各種地標店網紅建築太多而且非常密集。就曼哈頓那個小島上,從北往南有中央公園,第五大道,茱莉亞音樂學院,哥倫比亞大學,林肯中心(郎朗王羽佳經常來),洛克菲勒中心,大都會博物館,到中城的時代廣場,bryant park, 紐約公共圖書館,中央車站,無畏號航空母艦,再往南走三十幾街大松果,世界上最大的美西百貨,南韓城,帝國大廈,熨鬥樓,哈利波特主題店,然後再往下是下城紐約大學,soho, 唐人街,繼續往南著名的world trade center,華爾街,布魯庫林大橋。。。」你擡頭看到的景色是別人在電影裏魂牽夢繞的鏡頭「——因為你會在各個美國大片以及美劇裏經常看到自己每天上班坐的地鐵站怎麽又被炸了,每天經過的帝國大廈怎麽又被炸了,那些電影美劇裏的取景就在自己身邊,好像是自己身邊真實發生的事情。我曾經在hell's kitchen住過,那段時間夜魔俠在那邊取景;然後我讀書的23街附近的credit suisse也曾在拍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的時候取景,電影ocean's eight開幕的那家bergdorf goodman就在我公司旁邊,我有時候中午吃飯的時候還進去逛一圈。。。

文化 :我默默覺得文化上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地方城市可以和紐約一拼:北京。但不同的是北京是深厚的中國文化,幾千年的歷史,是縱向的;但紐約的文化是橫向的。在紐約你可以聽到世界各地的語言,最多的英文,中文,西班牙語,南韓城很多人講韓語,我最喜歡去的理發店是日本的理發師,歐洲系的德語法語也很常見,而我上一份工作的小老板和她孩子打電話是講義大利語;很多很多的街頭藝術家,在地鐵站裏見過拉二胡的中國大爺,拉查爾達斯舞曲的德國人,甚至聽說高盛的某個C級別還會下班之後在紐約地鐵裏唱歌彈吉他。博物館有世界聞名的大都會博物館,哥大附近有卡耐基廳,林肯中心,郎朗和王羽佳經常來,雖然不像吃飯喝水那麽常見,但也都不是什麽很稀奇的事情。

bryant park的街頭鋼琴家

最後說到工作。我在曼哈頓念的金融工程,讀書的時候就在23街。我們現在所謂的華爾街當然不僅僅是指那一條街,而是泛指整個曼哈頓金融圈,因為很多公司已經搬離華爾街了,聚集在中城附近。讀書的時候就感覺很夢幻,被整個華爾街包圍,來學校校招的公司全都是以前在國內只敢聽說不敢想的夢幻公司,大摩小摩高盛瑞信德意誌,還有很多牛逼的基金像橋水啊什麽的,隨便在這些公司裏面的一家做個實習也能直接讓國內過來的簡歷上一個檔次。

去學校必經的一個小公園的某個春天

我個人而言,讀書的時候在23街,愛過地鐵的那條黃線,愛過學校旁邊瑞士信貸的哥特式風格,每天經過無數人打卡的熨鬥樓;第一份工作在時代廣場,每天上下班的任務就是在人群中擠出一條路,這些人很多都是旅行團,一群人跟著一個拿著旗子的人然後一邊到處拍照,而你工作的地方就是這些人夢想中來旅遊的地方;第二份工作在五十多街,向北走一點是中央公園,我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在42街下公交車之後徒步半小時走到公司,路線是先向東,經過時代廣場,bryant park,一家史坦威的大店,然後往北沿著第五大道,看著各種奢侈品包包,走到公司。bryant park秋冬天各種小攤小店,以及轉角就是一家沒試過的咖啡店,地鐵裏突然遇到中國大爺拉平湖秋月,曼哈頓隨便走幾步就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地標,種種驚喜是別的地方無法帶來的。。。

林肯中心的郎朗
曼哈頓的日落
有一次無意中走進的圖書館

在紐約的時候天天抱怨冬天太冷,可是來了灣區之後每天一成不變的大太陽已經消磨了我出門看看天氣app再穿衣服的習慣,紐約的風雪甚至也成了一種變化之美。我可能不會像思念紐約一樣再去思念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因為紐約已經是宇宙中心了。

最後希望我能順利早點回去吧,8 years it has been, 那裏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