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為什麽中國的科研人才總是留不住,作為普通人我們能做什麽?

2020-07-20知識

墻裂建議改變宣傳導向和敘事方式,徹底拋棄苦情路線,讓科研人員 只牛逼不苦逼 成為社會共識,自然留得住人才!

2000多年前,孔子就嚴重警告過世人不要宣揚超越人性的壯舉,可惜,誰也沒聽進去。

春秋晚期,魯國曾出台一項仁政,凡是本國公民在外國淪為奴隸的,不論誰把他們贖出來,都可以回國找政府報銷贖金。

對這樣的好政策,孔子眼中「瑚璉之器」的學生子貢自然積極響應,但他作為富甲天下的大財主,對報銷那幾個「小錢」當然是看不上眼的,甘當「無名英雄」,還在孔子面前沾沾自喜、「邀功」「求贊」。

孔子曾對子路搭救一個溺水者後收了人家一頭牛大加表揚,知道子貢的「高風亮節」後,非但沒有誇獎,反而把他劈頭蓋臉訓了一頓,「取其金則無失真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

孔子的邏輯很簡單。你這麽起高調,別人贖人後是報銷還是不報銷?

不報吧,要承擔經濟壓力,報了吧,要背上道德壓力。

像子貢這種極少數既富且仁的君子,自然樂得「舉手之勞」,然而絕大多數普通老百姓能有多少選擇余地?

不贖人固然不會被捧為善人,起碼也不會被罵成小人。

由此,贖人善政日益曲高和寡,乏人問津。

社會執行規律就是這麽吊詭,出發點如此高尚的德政,竟然會被如此高潔的君子和如此高調的導向消解到名存實亡。

孔子雖然只是就事論事,但他顯然並非僅僅是擔心贖人這一個問題,而是敏銳預見到,一旦子貢這類事跡得到鼓勵、褒獎、甚至吹捧,導向一成,弊病必生。

社會道德標準會被無限拔高,但大眾根本學不來或者不願學,做了善事反倒尷尬,只能索性不去行善、不求善名,導致社會道德水準反而逐漸走低,完全背離樹標桿、立牌坊的初衷。

不幸的是,兩千多年來,孔子擔心的「社會道德標準拔高反而導致社會道德水準走低」的悖論卻周而復始、輪番應驗。

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在宣揚偶像時,不知立了多少高高在上的「貞節牌坊」,搞了多少轟轟烈烈的「造神運動」,但理論正確和統計正確往往大相徑庭,動機美好和結果美好常常背道而馳。

傳統敘事中,君子只言「義」,小人才言「利」。

所有站上神壇的英模必須「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必須「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必須「只講大我,不計小我」,必須「沒有槽點,無懈可擊」。

曾參、閔子騫這樣苦出身的孝子才是至孝,豫讓、荊軻這樣死得慘的俠客才算猛士,李煜、朱由檢這樣丟了江山的皇帝才值得同情,嶽飛、於謙這樣沒有好下場的功臣才會被銘記,劉蘭芝、祝英台這樣主動殉情的烈女才會被推崇,海瑞、於成龍這樣窮得叮當響的清官才會被傳頌……

在這樣的輿論導引下,人們的觀念趨於刻板。「做好事留了名」算什麽好人?「拾金不昧但收了禮」有什麽了不起?醫生怎麽能拿高薪?科學家怎麽能不清貧?軍人當然得讓座,教師自然要義務補課,戴名表的公務員一定是貪官……

這樣下去,怎麽得了!

希望肉食者認真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