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講另一個事情。
很難想象在21世紀的現代社會,作為世界上的教育發達的超級大國的美國,居然有20%的人認為是太陽圍繞地球轉的。
然而美國人真的連這點常識都沒有嗎?
小學的比例會更高。我個人的觀點是:有些人就是故意「唱反調」,認為「與眾不同」的言論很有個性,或者換句話說就是擡杠,為了反對而反對。
回到這個回答本身。Sean Olive博士的關於耳機聽音偏好細分的研究表明:
不同聽偏好的群體的差異主要集中在低頻與中低頻部份量感的差異。並因此可以大致將不同的聽音者依據聽音偏好分為三類:1. 目標曲線愛好者(64%的聽音者) 大多數聽眾更喜歡設計成哈曼目標曲線的耳機,而且在年齡、性別和聽音經驗等所有人口統計類別中都有相對平等的代表性。
2. 低音越多越好(15%的聽音者) 他們喜歡的耳機比目標曲線在低頻部份多3~6dB。這些聽音者主要由年輕男性(30歲以下)和訓練有素的聽音者組成。
3. 低音越少越好(21%的聽音者) 他們完全是由未經訓練的聽音者組成,其中包含有女性和年齡較大的聽音者。這些聽眾通常更喜歡低音在100Hz以下低於目標曲線的耳機,而不喜歡低音高於目標曲線的耳機。 對於第一類和第三類聽音者(哈曼曲線愛好者和低音越少越好的聽音者),最討厭的耳機是低頻過多的耳機(與此同時200~300Hz也偏多)。
而對於第二類聽音者(低音越多越好),最討厭的耳機是第一類聽音者和第三類聽音者所喜歡的,接近哈曼曲線的耳機(除100Hz以下)。而他們所喜歡的耳機,除了低頻部份過多以外,在200~300Hz左右也偏多。這一點會導致人聲偏厚。
這個實驗說明了即便是目標曲線也無法讓所有人都完全滿意,或者說並不會成為所有聽眾一致評分最高的耳機。有可能存在一些耳機大多數人喜歡,但是少數人不喜歡,或是反之。
然而,一個很耐人尋味的問題是。會存在一些同一個品牌的耳機,甚至均為高價耳機,但一個耳機剛好落入上述研究中偏向哈曼曲線的調音,而另一個耳機剛好落入上述研究中第二類聽音者偏向的調音即200~300Hz以內整體偏多或類似的調音。例如某個品牌的旗艦開放式頭戴耳機和旗艦封閉式頭戴耳機。 那麽如果是雙盲聽,則很可能出現一個人很喜歡其中一款但特別討厭另一款的情況。
然而,在現實世界中,我們卻很少看到有人很喜歡這個品牌的一款耳機,但極度討厭另一款耳機的情況。 多數時候則是,認為這個品牌的一款耳機很好,而另一款耳機「很有特色」。
至少我認為,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而以上討論的範疇也僅僅是基於聽覺和「腦放」。而在現實世界中,有些人就是為了反對而反對,故意唱反調。「那麽多人覺得好,我偏覺得不好,顯得我很與眾不同」。所以我覺得任何一款耳機,至少大部份耳機,都有可能存在兩極分化的情況,只不過很多時候這種兩極分化和聽覺不一定有較強的關系,甚至和耳機本身都不一定有關系。
想一下,20%的美國人認為太陽圍繞地球轉。「5G訊號塔都能傳染病毒」
一切皆有可能。
原道的口碑也可以很好,至少能「秒大奧」。
哦對了,IE40Pro還是可以的,不知道幾百塊聲音做成這樣有啥可黑的。當然,這聲音確實不是那麽Hi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