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到片中根本就沒有片名裏角色的程度,爛到導演都抓狂的程度,爛到值得專門拍個紀錄片來回顧的程度……
【巨魔2】這個片名,本身就值得說道說道。
那些有勇氣堅持95分鐘把全片看下來的人,會有一個同樣的疑問:巨魔在哪裏?
答案是:【巨魔2】雷根本就沒什麽巨魔,只有一群五短身材的地精和小妖怪。
這是因為影片的發行商對它實在沒信心,想蹭蹭1986年恐怖片【巨魔】的熱度,於是起了個像續集的片名,其實兩者沒有半點關系。
一些中文媒體如實地把片名譯為【矮人怪2】,但是又面臨著根本沒有【矮人怪1】的尷尬。
從片名就可以看出,【巨魔2】是一部擰巴的電影,這種擰巴還要追溯到它的拍攝背景上。
【巨魔2】的導演克勞迪奧·弗拉加索是義大利人,劇本是他和妻子蘿塞拉·德魯迪共同完成的。
劇組是標準的夫妻老婆店,一切由弗拉加索夫婦說了算,這二位只會講義大利語。
由於電影預定在美國發行,演員基本上都是美國人,而弗拉索夫婦帶來的職員班底則以義大利人為主。
在為期三周的拍攝時間裏,演員和職員幾乎無法溝通,只有出生於印尼的服裝師略懂英語和義大利語。
靠著服裝師的轉譯,片子勉強能拍下去,但原本就糟糕的劇本拍成什麽樣也就可想而知了。
一家四口度假不去迪士尼樂園,而是去猶他州的一個無名小鎮,這本就離譜,何況鎮上的警長還姓「怪胎」(Freak)。
結果這座小鎮果然有鬼,鎮上居民都是地精和妖怪幻化成人形,外來者被他們變成植物充當盤中餐。
前來度假的一家人渾然不知自己面臨的危險,好在小男孩喬舒亞有死去的爺爺薩夫魂靈庇佑。
薩夫向孫子揭穿了小鎮的真相,要他阻止全家人吃當地的食物,地精們則千方百計要吃掉這家人。
當雙方圖窮匕見時,喬舒亞跟薩夫的鬼魂聯手,找到了對付地精的秘密武器,摧毀了這群食人妖怪。
跟許多爛片一樣,觀眾看到這裏以為正義終於戰勝了邪惡,後面還有個大反轉在等著他們。
喬舒亞一家回到自己家後,他母親吃了家裏的食物,卻不知道地精在他家冰箱裏下了毒。
影片的結尾,喬舒亞走進廚房,發現一群地精正在撕咬他母親的屍體,他大聲尖叫……全劇終。
這樣一部光聽劇情就能判斷為爛片的電影,導演弗拉加索還頗為敝帚自珍,容不得別人說半點不好。
殘酷的現實是,【巨魔2】上映後就惡評如潮,弗拉加索脆弱的小心臟幾近崩潰。
一次新聞釋出會後,這位導演終於情緒失控,在走廊上痛罵劇組的其他同事是「騙子」和「狗」。
由於片子特別爛,每逢爛片排名【巨魔2】必然榜上有名,竟然因此出了名。
在片中出演小男孩喬舒亞的麥可·史帝芬森當年只有12歲,他在片中的表情管理被影評家稱為「有如便秘」。
常人遭受這樣的打擊,怕是會一輩子遠離演藝界,可史帝芬森一直在這個圈子裏堅持著。
2009年,已經31歲的史帝芬森作為制片人兼導演,為【巨魔2】拍了一部紀錄片,名為【最好的爛片】。
史帝芬森讓【巨魔2】的部份演職人員重聚在一起,回顧了拍攝制作的過程,並探討了它作為邪典電影受到追捧背後的文化根源。
【最好的爛片】是一部輕松坦誠的紀錄片,面世後廣受好評,並在多個電影節中奪獎。
只有爛到成為經典的爛片,才值得用一部紀錄片回顧,【巨魔2】對此當之無愧。
-----都看到這兒了,點個贊再走唄-----
後記: 這是「爛成經典」系列的第十篇。
拍一部好電影很難,拍一部大爛片也沒那麽容易。
大部份電影是平庸之作,但凡劇本、導演、攝影、表演有兩樣在及格線上,也爛不到哪裏去。
這就是爛片總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其中最爛的那些甚至成了另一種意義上的經典。
我的新文章會在個人公眾號 弄影記 (微訊號: feiyumylife )提前先發,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爛成經典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