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供應鏈、物流、采購到底有什麽區別?

2014-06-04知識

作為供應鏈專業的學生和參與Mann-hummel供應鏈計畫的實習生,我嘗試解答一下。

采購(Purchasing),庫存(Inventory),物流(Logistics)是供應鏈的三大組成成分。三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但也有一定的獨立性。

說的太專業了可能會讓人感覺到無聊,我用我們課堂實驗的一個小遊戲來說明供應鏈的構成吧。

The Beer Game。遊戲算不上多復雜,規則如下:4人為一組,分別控制供應鏈中的某一環節,從上遊到下遊,分別是零售商(Retailer)負責從批發商進貨,負責把產品賣給市場上的消費者(也就是想買啤酒的人);批發商(Wholesaler)負責從經銷商進貨,並把庫存提貨賣給零售商;經銷商(distributor)負責從工廠進貨,並把庫存賣給批發商;工廠(factory)自行采購原材料,並負責生存啤酒,也負責把商品賣給經銷商。

4個環節是一條「鏈」,不能越過上遊銷售物品(當然現實中是可以的,這只是遊戲規則,是為了讓我們更容易發現和總結供應鏈裏會出現的問題)。 玩家只可以向唯一的上遊廠商釋出訂單,也只能從此上遊廠商接收產品 (也就是模擬的啤酒)。 訂單需要2周時間送到上遊廠商的手上,在送達至廠商之前,廠商無法知曉具體的訂單數額;接收訂單後,廠商會立刻出貨,但需要2周時間才能把產品運至下遊廠商的庫存裏。 每一環節都有自己的庫存,都有自己的運輸渠道,都需要自己決定采購的數量。也就是說: 這個遊戲本身就包含了采購,庫存,運輸三大要素

PS:此遊戲是MIT在上世紀60年代創立的,專為供應鏈管理量身打造。
詳情請見:Beer distribution game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舉例說明:零售商本周銷售了五十萬瓶啤酒,他庫存八十萬瓶(現實生活中肯定不止一個零售商,遊戲裏是抽象化,簡化了)。零售商賣出五十萬瓶後庫存剩下三十萬瓶,他預測以後的市場會走暖,於是本周制定了一百萬啤酒訂單的計算。

第二周零售商的訂單經過董事會決定後下達,但還沒有和批發商簽合約。第三周,合約簽完,批發商出貨一百萬瓶(如果他庫存裏有這麽多的話,數量不足就變成擠壓訂單,會造成經濟和信譽上的損失)。第四周,啤酒還在路上。第五周,啤酒終於到了零售商的庫存。假設此時零售商庫存為兩百萬瓶,而市場沒有走暖反而降溫,銷售份額下降到十萬瓶。本周零售商只能賣出十萬瓶,也就是說他會余留下一百九十萬瓶的庫存,造成大量庫存積壓。而相反的,如果零售商的庫存很低,但市場需求量很大,零售商庫存不足,則會導致無貨可賣,實際利潤降低。

因為資訊的不透明,導致遊戲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產品積壓,或者某一環節缺貨,都是常見的現象。(不要懷疑,這就是傳統產業鏈模式,下遊廠商拿不到第一手的市場數據。也不是根據即時市場需求和市場走向來采購和存貨,而是按需供給。即是說,別人下多少訂單我就做多少,賣多少。)

從上面的例子引申一下你可能會更明白協調供應鏈資訊化,一體化的意義:零售商錯誤的判斷了市場走向,向批發商下達了大額訂單。批發商根據零售商的訂單也錯誤的判斷了需求,於是向經銷商下達了更大額的訂單。經銷商又向工廠提供了錯誤的市場資訊。。。這樣必然會導致庫存溢位,產品積壓,浪費了生產力,虧本了原材料,也大大增加了庫存開銷。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工廠和經銷商堆積了大量庫存,而零售商和批發商由於對市場更容易判斷,更容易糾錯,所以庫存壓力不會太大。

遊戲的目標是在滿足市場的前提下,盡量降低自己的開銷。這也正是 供應鏈的目標,更快,更便宜!(Better, Faster, and Cheaper!) 以本遊戲的背景說明,如果有供應鏈管理系統支持,把各環節的資訊進行匯總,進行分析和反饋。那麽每個環節的廠商都會能夠降低自己的庫存水平,降低物流開支;采購數額會根據供應鏈協調出的最優數量進行,也會杜絕庫存不足、產能不足等問題。

當然這只不過是一個簡化的入門級供應鏈遊戲,現實中的供應鏈更龐大更復雜。每一個產品都有數以萬計的潛在供應商,每個供應商的國家環境,用工成本,產品品質,安全系數,距離成本,距離和庫存的對比關系等等,都有很大的區別。供應鏈管理的從業人員所做的就是在這龐大的資料庫中,推算和試驗得出更高效更低成本的可行供應鏈。

無論是采購,庫存,還是物流,在供應鏈裏都不能完全獨立分割出來看。這是因為現代供應鏈的 總成本論(Total Cost of Ownership)和零庫存論(In-Time Inventory Logistics) 。總成本論認為,傳統的產品鏈只計算單一環節的最低成本,實際上總成本上並不是最優,應當綜合分析采購,庫存,運輸三大因素,再加上供應商(Supplier)的條件才能得出最低的成本方案。零庫存論認為,低成本的供應商並不一定是最好的的供應商,需要綜合考慮運輸成本,運輸距離(時間成本),和運輸條件(比如運輸損壞率,比如水果保質期),也要考總庫存成本(因為長距離的供應鏈會造成更大的庫存成本,人力資源成本和管理成本)。

舉例來說,一個電子配件從中國運至美國,價格上比美國低了一倍,產品合格率大約比美國本地公司低3%,運輸至美國庫存需要越一周時間。雖然美國本土的工廠價格貴了一杯,但綜合考慮下,美國本土的銷售商仍然可能會考慮用本土工廠(當然也很有可能都用,合理數量的供應商會降低市場風險和庫存風險)。因為零庫存供應鏈條件下,銷售商只需要保有很低的庫存即可銷售產品,而本土企業具有運輸距離和時間上的優勢,非常利好零庫存,雖然售價比中國高了一倍,但綜合成本卻不一定比從中國進貨高,另外還具有庫存風險和市場風險更低的優勢。

有任何疑問或者見解,都可以來評論區和我討論。我希望能在知乎認識到更多熟悉供應鏈,對供應鏈有更多想法的專業人士。